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PPT下載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國小五六年級「資訊科技」重大議題
四、對應能力指標: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3-1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五、主題:
上網時間長 小心網路成癮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331001372&cid=1211)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上網時間長 小心網路成癮
日期:2011-03-31
刊登媒體:中廣新聞
記者:林麗玉
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一天上網多久?尤其放假,許多人幾乎是不出門,就黏在電腦前上網聊天,台北市衛生局調查台北市去年度,學生的上網習慣,結果在接受調查的5萬7475人當中,國小及國中、高中學生當中,每天使用網路一到三個小時的人數達2萬多人,占了調查人數的35.35%;使用3-5個小時的則有5千多人,占了8.97%;使用5個小時以上、也就是一下課就在電腦前不斷上網的人數,也有高達3720人,占了6.47%,而這份調查也驚人發現,台北市高中以下學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上網時間超一個小時以上。而網路世界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越來越不可或缺,調查個案也發現,有國中學生,因為上國中,看著同學都有心儀的對象,因為聽說網路聊天室可以交到各式各樣的朋友,而沈溺網路;也有高中學生,因為到了高三,課業壓力大得不得了,原本想要發洩一下壓力上上網,沒想到迷上了網路遊戲,覺得在網路的世界裡,可以發洩壓抑的情緒,暫時可以讓他不用對面數學低空略空的現實;還有獨生子女,因為父母不允許常常亂跑出門,孩子就把電腦當成是最好的朋友,透過網路,可以交到好多不一樣類型的朋友。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說,網路成癮雖然還不是精神醫學討論的疾病診斷,不過已經成為一種行為成癮的問題。
高偉君說,網路成癮的表現,包括超乎正常的強烈渴望、越來越難滿足上網的樂趣、難以忍受無法使用網路、甚至因為長時間上網,有些同學也因為長時間在電腦前,忽略原有的朋友圈、生活作息也變得不固定、影響到學業、甚至身體心理上,出現了眼睛乾澀、視力減退、肩膀酸痛、睡眠不足等。
而面對孩子上網上個不停,家長該怎麼樣讓孩子適度休息、維持正常作息、多從事戶外活動等,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說,如果家中有網路成癮的孩子,建議家長可以給予一些適度合理的約束、甚至予其去拒絕孩子上網,不如參與孩子的上網活動,學習瞭解、熟悉電腦網路相關資訊。
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訂定有共識地網路使用環境、將家中的電腦放在家裡的客廳等共用場所;也鼓勵家長多培養與青少年多元的興趣及創造親子共享的活動。至於學校方面,可以獎勵學生多元的能力發揮,提供學生替代性、選擇性的活動,取代長時間使用網路。
七、教學目標:
根據調查顯示,「上網」已成為現今學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學童的上網習慣未必適當,網路沉迷或成癮的狀況在新聞中歷歷可見,除了影響學童的學習能力之外,更危及學童的身體健康和人際關係。
除了師長們對於學童上網時間和行為的控制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童自我體認過度地沉浸在網路世界,可能伴隨的不良影響,必須從自身建立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和時間管理,才能在上網時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被網路控制了上網行為。
教學目標:
1、認識何謂網路成癮,以及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2、建立適當的網路使用習慣。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學生—於上課前一個禮拜每天(含周六、日)在聯絡簿上記錄自己的上網時間(以小時為單位),並在課前完成每天平均上網時間的計算。
教師—統計全班平均上網時數,製作成長直方圖,了解班上學生上網時間的分部狀況。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我的上網時間
1、展示計算出的全班同學平均上網時數長條圖,讓學生了解自己與其他同學上午時間的比較,並請不同時數的同學談談自己在網路世界中在會進行什麼活動。
2、請問學生是否聽過「網路成癮」這個詞語,並請學生猜猜看該詞的意思?教師先不公布答案,等新聞閱畢後再行討論。
二、發展活動—看新聞 想想看
1、發下「上網時間長 小心網路成癮」之新聞,或利用投影方式請學生詳讀。
2、新聞閱畢,請學生回答新聞中出現的問題以加深對新問內容的印象。
①這則新聞的標題是什麼?(上網時間長 小心網路成癮)
②看完新聞後你覺得什麼是網路成癮?
③新聞中提到,多數的學生每天上網多久?占調查人數的百分之幾?(1-3小時,35.35%)
④請班上平均每天上網大於3小時的學生分享他們為什麼喜歡上網,或是網路世界對他們來說有什麼魔力?
⑤新聞中提到學生沉迷於網路的原因有哪些?(為了尋找心儀對象、為了宣洩課業壓力、為了交到朋友)
⑥上述理由除了透過上網解決外,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
⑦網路成癮的狀況有哪些?(愈來愈難滿足上網的欲望、難以忍受無法使用網路)
⑧長時間使用網路可能帶來什麼影響?(忽視原本的朋友、作息不固定、課業受影響、身體出現狀況)
⑨新聞中教了我們哪些預防網路成癮的方法?(將電腦放在家中的公共環境、培養多元興趣和創造親子共同的活動)
3、請教班上每周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的學生談談他們長時間使用網路有沒有產生一些不好的感受或者對生活的負面影響?家中長輩的反應如何?自己認為需不需要縮短網路使用時間?
4、請問學生在生活周遭是否認識疑似網路成癮的人,與班上同學聊聊你看到的狀況,或對這些人的上網行為提出評論,如果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可請學生參閱以下連結後提出對於網路成癮者的看法: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71876/IssueID/20110620/pvtype/r(南韓200萬人 罹網路成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7HZ-g8L3nc&feature=related (少年泡網咖成癮 易出現情緒障礙)
http://www.nownews.com/2011/01/25/327-2684650.htm (健康上網 避免兒童寒假期間沉迷網路)
5、請學生動動腦想一想,除了新聞中提到的方法外,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可以防範網路成癮?若已經出現網路成癮的狀況,該如何處理?
三、綜合活動—小明的一天
1、教師出示一狀況題:小明是一個很愛上網的六年級小朋友,特別是周六、周日更是他大玩特玩的好時機,但因為功課出現的狀況,讓他興起想要改變自己過度上網的壞習慣,請大家幫忙小明列出一張周末的時間規畫表,讓他既可以花心思在課業上,又可以運動,還可以培養其他休閒興趣,在適當的時段中還可以上網;除了時間表排定外,再請同學幫小明想出3個防範網路成癮的電腦使用小撇步,討論完畢,請每組用壁報紙將時間規畫畫在上面,並向別組同學介紹該組的時間規畫方式和小撇步。
2、透過此活動,教師協助學生建立適當的網路使用時間概念,並讓大家懂得從自身的時間規畫做起,避免網路成癮症狀出現而影響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