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年級、科目:適合全年級學生。
二、遊戲所需準備的材料:一週的報紙、有顏色的粗字筆、有顏色的細字筆、電視、可上網的電腦、本活動附表、一張空白紙(約A4大小)。
三、活動簡介與目標:
本次主題:「原」來如此!
目的:最近原住民題材的電影受到大家矚目,欣逢建國百年的關係,也舉辦了許多原住民系列活動,「原住民族」似乎因此而站上了舞台,甚至在國際間成為台灣獨有的特色。
然而,回首原住民族在台灣媒體中,卻也經常被認為有「刻板」的呈現,對於原住民族的人格特質、外貌特徵,還有專長與職業發展,都有刻板的路線可循。
本活動跟孩子一起看看媒體中的原住民(尤以新聞為主),也藉此認識關於原住民族的重要議題,在熱門電影吸引眾人目光與注意時,正好可有機會從其他面向來更深一層地認識這個族群。同時,也因此發現新聞報導的侷限,培養自行透過多元管道尋找消息的能力與習慣。
此外,本活動讓孩子學習搜尋網路資訊、整理資訊,並運用正確的資訊來進行議題分析,也藉由操作Microsoft Office的Word軟體,使文書處理能力更為熟練。
四、製作或活動步驟或重點:
1.首先從最近一週報紙上找到原住民的相關報導,並且用有顏色的粗字筆圈起來。最近一週,因為賣座電影的熱潮,相關報導可能圍繞在出現在電影中的原住民族文化及電影的介紹,也藉此跟孩子討論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如果有機會也有興趣,也可跟孩子看完電影之後再進行本活動。
2.然後,跟孩子彼此分享對於原住民族的想法、態度和想像,以及會有這些看法的原因。(例如,因為經常在新聞或綜藝節目中看到這種形象的原住民朋友)
3.接著,跟孩子一起透過網路找尋過往與原住民族相關的新聞或重要事件介紹:
(1)將新聞報導的報刊名稱、日期、標題、內容,使用複製貼上的功能,貼到Word檔中。
(2)若在搜尋過程中,除新聞以外,也發現重要的原住民族相關議題、事件的探討,只要是適合孩子閱讀的內容,也可複製貼上到Word中。
(3)另外,若在個人的社群網站也有朋友分享的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資料,也可以此方式處理。
4.尋找資料的同時,一邊整理剛剛找到的資料:
(1)填寫附件的表格,以整理資料的重點。表格可以列印多張使用,也可複製多張於電腦上填寫。
(2)其中的「內容大意」,讓孩子學習用精鍊的文字,以新聞分析的「5W1H」寫下簡短的大意。
「5W1H」分別為:
–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Where:在哪發生
–What:發生何事
–When:何時發生
–Why:發生原因
–How:如何發生
5.在所有資料整理、登陸完畢之後,跟孩子討論這些資料的分類,針對這些消息中提及或呈現原住民族的方式或議題來進行分類,並用有顏色的細字筆,在剛剛提寫的表格中,寫下該則消息的分類名稱。最簡單的分類方式為「正面」(例如該消息以介紹原住民族的文化為主,甚至是在重要場合上,以原住民族的表演做完迎賓表演)、「負面」(例如,原住民族涉及的犯罪案件,或原住民族的失業率,或土地被徵收的新聞);也可以原住民議題的面向來分類,例如教育、就業、文化、產業等等。
可以和孩子討論出多種分類方式,每種分類方式用不同顏色的細字筆在表格中註記。
6.附表整理、標記完畢後,和孩子一起討論:
(1)先統計所有分類的消息數量,每一種分類都進行統計,將結果寫在空白紙上。
(2)和孩子看看哪些分類的消息多,哪些較少。
7.經過如此資料整裡的過程,可看出原住民族在媒體中呈現的大致樣貌,和孩子討論:
(1)是否有刻板化的呈現?
(2)自己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是否受到這些媒體訊息的影響?
(3)覺得這樣的影響是正面或負面?
(4)是否有看到大眾媒體的新聞報導中所忽略議題的相關消息?這些議題討論的是什麼面向?
(5)覺得是哪些原因造成這些問題/議題被大眾媒體的新聞報導忽略了?(此處的忽略,指的是報導頻率低,甚至未報導)
(6)覺得這些被大眾媒體的新聞報導忽略的議題,是重要的問題嗎?需要被大眾知道嗎?
(7)想一下,如果今天沒有進行這個活動,是否能發現自己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有限,而大眾媒體的內容也有所侷限,很可能讓自己對於原住民族的認識刻板化或有偏頗?
(8)上述第(6)點的問題,有沒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的議題中?例如哪些議題?(可先由自己分享引導孩子回答,「例如對於其他國家的認識」)
最後,引導孩子思考,因為媒體的篇幅、時間限制,又為了商業運作需達到最高的收視率、閱報率,因此能夠被報導的議題、內容有限,都以能夠快速吸引大眾目光的方式來呈現;另外,因為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與篇幅內很快讓讀者或觀眾瞭解內容,所以,都選擇以符合既定刻板印象的方式來呈現(例如廣告、綜藝節目或戲劇中的呈現)。此外,一些重要議題也可能因為有政治、政策運作上的考量,或因為收視率的訴求,新聞報導多偏向特定的面向報導,或強化事件的衝突性,或忽略不報導,若想知道事件的原貌、較完整的面向,只好由讀者或觀眾自行透過其他管道來搜尋資料。
跟孩子分享自己進行本活動的想法。活動完畢,也許只發現了新聞報導的侷限、原住民族議題在新聞媒體中的刻板化或低重視,但也因此發現了這個問題,未來可以從其他消息來源發掘更多相關資料,不過渡依賴大眾媒體,反而可利用自己的資訊能力,成為更能獨立思考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