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國小三四年級「資訊教育」重大議題
四、對應能力指標: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領域】4-3-2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領域】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1-4 瞭解科技與媒體文本的聯動關係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4-3 瞭解公共媒體與商業媒體的區別
五、主題:讓世界看見台灣 澎湖風情 BBC撰文推薦
(http://news.chinatimes.com/domestic/11050612/112011101000243.html)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讓世界看見台灣 澎湖風情 BBC撰文推薦
日期:2011-10-10
刊登媒體:中國時報
記者:陳可文
日前行政院新聞局牽線偕同十多名國際媒體記者跨海澎湖行,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台記者返台後撰寫專文將澎湖之美推薦於BBC網站旅遊專欄,澎湖之美獲得熱烈迴響,讓全世界更認識這美麗島嶼。
BBC的旅遊專文推薦台灣離島之美,介紹澎湖、馬祖及小琉球等,網站文章中稱讚澎湖之美,彷彿散落海面上的璀璨明珠,尤其最具特色的七美島雙心石滬,過去是漁民捕魚用的傳統海中陷阱,以石頭堆砌成雙心的形狀,如今變成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
此外,澎湖獨特的玄武岩地質景觀、珊瑚礁及海中的景觀都很值得深入探索。關於澎湖先民就地取才,利用珊瑚礁建成的典型閩南式老房子,作者推薦悠閒漫步於傳統聚落,細細品嘗漁村風情。
BBC記者Cindy Sui對於澎湖行留下良好與深刻的印象,著文讚賞澎湖悠閒原味的海島風情最具旅遊特色與發展潛力,文章出爐引起澎湖地方熱烈回應,澎湖縣政府也於有榮焉感到雀躍。
澎湖縣長王乾發表示,澎湖群島累積歷史人文智慧結晶與壯麗海洋景色,豐富的觀光資源正是發展國際觀光度假島嶼最大潛力;澎湖縣感謝國際媒體記者的慧眼,透過對澎湖的美麗報導,增加國際能見度,將澎湖美景一舉躍上國際舞台。
七、教學目標:
1、認識國際公共媒體。
2、了解網路訊息的特性與優勢。
3、學習如何推廣資訊。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將全班學生分為四組。
2、將學生帶至電腦教室,令每組學生至少可操作一台電腦。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投影BBC網站「Old world charm on Taiwan’s outlying islands」供學生瀏覽。
2、請學生猜猜看報導中的主角為台灣的哪三個地方?(澎湖、馬祖、小琉球),並請曾去過這三個地方遊覽的同學分享旅遊經驗。
二、發展活動
1、教師請學生猜猜看,透過這樣的報導管道,會對報導中的地點產生什麼影響?
2、發下「讓世界看見台灣 澎湖風情 BBC撰文推薦」之新聞,或利用投影方式請學生詳讀。
3、新聞閱畢,請學生回答下列與「BBC」相關的問題。
①文中提到的「BBC」指的是?(英國廣播公司),
②曾聽過「BBC」這個名詞嗎?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聽到的?它是哪一個國家的媒體?
③英國廣播公司會透過哪些管道發送訊息呢?(電視、廣播、網站)
④教師可補充說明BBC的歷史和BBC身為公共媒體的使命,以及BBC在新聞界之地位(參考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wiki/BBC)。
⑤公共媒體跟商業媒體有什麼不同呢?
⑥台灣是否有類似BBC的公共媒體呢?
4、教師請問學生對於不同媒體的認知。
①平常多是藉由哪些資訊管道得知新聞訊息呢?(電視、廣播、網路、報紙、與親朋好友的互動),並請發言的學生將所發表的訊息管道書寫在黑板上。
②請學生比較看看,在上述管道中,哪一個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中讓最多的人得知訊息?而自己又最喜歡使用哪種管道獲知訊息呢?
③請問學生是否同意新聞標題所說的,透過BBC的報導,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台灣?為什麼?
三、綜合活動
1、請學生分組,使用網路進行資料搜尋查詢,若今天大家都是BBC記者Cindy Sui,除了報導中提到的景點外,還會放入哪些資訊來介紹澎湖?並請各組同學進行腦力激盪,想出屬於該組的介紹方式。
2、討論完畢,請各組以自己討論出來的方式和內容,介紹澎湖讓他組同學對於澎湖有更深層的認識,介紹完畢,請該組解釋為什麼使用這樣的方式,以及希望對於閱聽眾造成怎樣的影響。
3、請全班同學票選自己最喜歡的介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