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想看的、想聽的、想找的、想買的…,網路都可以滿足需求,真是一點也不為過。看報紙有電子報、看影片有影音網、聽音樂有線上音樂庫、找資料有google大神……,想買東西,網路上更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賣。
前陣子因腳傷無法出門採買,於是在網路上點選生鮮魚肉蛋奶等,好料理菜餚餵飽家人;家裡養貓需要糧食和貓沙,24小時內送到,且有宅配先生幫忙扛上無電梯的公寓住宅,省得我這貓奴搬得氣喘噓噓;舉凡筆電、電暖爐、音響…等,幾乎都在網路上買了,逛街照逛、比價照比,但回家後只要動動手指,一樣的品質、優惠的價格、還有專人送到府,何樂而不為?
引導孩子透視商品背後的行銷手法
記得大兒子小四的時候,同儕間風靡「戰鬥陀螺」,暴風天馬、浴火鳳凰、地獄三頭犬…,孩子對每一顆陀螺、零件的特性瞭若指掌,為了知道陀螺底盤的重量,還搬了我烘焙用的電子秤,一一測量。孩子每個時期總會風行一種遊戲,我們小時候是跳高、跳繩、彈珠,時代不同,孩子時興的玩意兒也與時俱進。
我沒阻止孩子喜愛,但提醒孩子戰鬥陀螺背後的「行銷方式」,除了卡通的廣告是收益來源之外,周邊產品更是大宗。廠商不會一次把最厲害的商品推出來,一次次升等、加值,才能掏盡孩子荷包裡的銀兩,也就是父母的血汗錢。
大兒子在耳提面命之下,倒也有所節制。不過平時父母上網選購產品的生活方式,孩子有樣學樣,他也在網路上蒐尋「戰鬥陀螺」的價格,發現有高有低,有正品、有仿冒、有含運費也有運費外加,再和實體商店的價格相較,發現網路上的價格略勝一籌。
由於筆者在院校教授「行銷管理」課程,趁這大好機會,把行銷4P(產品、價格、宣傳、通路)用「兒童版」的方式向大兒子解釋,他聽得津津有味,決定要販賣「戰鬥陀螺」。
一場網路拍賣體驗課
有這想法,來自於先生在香港工作,幾次到香港,孩子發現某些款式的戰鬥陀螺,香港不僅率先推出,而且價格約是台灣的六~七折,他決定向爸爸「訂貨」,帶回台灣賣給同學。
同學之間怎麼可以出現商業行為!?於是我和孩子約法三章:第一,不可以帶到學校賣給同學;第二,可以在網路嘗試拍賣;第三,只賣一個,瞭解流程和方法,體驗即可。
所以大兒子開始瞭解台灣和香港「差價」最大的陀螺,也瞭解該款式在台灣是不是最夯的,也就是有沒有市場,決定款式之後,請爸爸買回。
拿到陀螺,第一個動作先拍「產品照」,兒子搬出了爸爸的單眼相機,為陀螺打光,並特寫可以證明為「正品」的標章,孩子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瞭解這是買家最在意的事情。
第二,用電腦撰寫說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廣告文案,「全新產品、絕對正版、優惠超值」都在文案中,孩子看多了廣告用語,自然而然會用。
包含註冊資料、成立拍賣商店,孩子都自行處理,此時我們得提醒小朋友留意買賣及資料的安全,不要「面交」產品,而選擇超商付款取貨。產品上線之後,見他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到了第三天,孩子嚷嚷:「媽咪,我的陀螺結標了!」
人生的第一筆進帳,得之不易的二十元
接下來該怎麼處理呢?請孩子先打電話給得標的買家,對方是一位爸爸,要買給同樣讀小四的孩子,聽到兒子稚氣的聲音,他很驚訝,或許沒想到是個這麼小的賣家吧!
之後,孩子依網站指示將結標的頁面印下,依訂單編號到超商操作機器取得條碼,再將產品交付寄送,結果運費需要五十元,這點倒是沒在兒子的規劃中。
這一切的過程,都由兒子自行完成,我則擔任司機,停車在超商門前等他。
完成這次買賣,兒子賺得他人生中第一筆進帳,二十元,投報率約百分之九。
不過,我們還是仔細地向孩子解釋,因為是爸爸協助帶回陀螺,其中少估算了購買的「運費」和「人力」等成本,孩子因此瞭解,賺錢不是這麼容易,成本也是重要的考量項目。
實作中學習行銷4P,孩子也辦得到
拍賣的過程裡,他不僅做了商品比價、定價的工作,也為產品做了定位,同時還練習宣傳的文字和圖片設計,並且練習產品包裝和物流的程序。
有了這次的經驗,我也請教授班級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進行網拍,並做成期中報告;小四的孩子都可以辦到了,他們沒有理由做不到,於是有了一堂結合理論和實務的課程操作,學生們賣的產品五花八門,創意十足,理論不再是平面,而立體呈現在實作中,讓課程活潑許多。
歲末將至,請孩子大掃除時,不妨挑選些保存不錯、但已經用不上的物品,放上網拍賣,既做到物品交流,孩子也賺些零用錢,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他們實際體驗網路拍賣的流程,家長也可傳達網路交易安全的相關訊息。
孩子接觸的世界不再傳統,父母也該進行版本更新,跟著孩子成長。給孩子機會、放手讓孩子嘗試,因著興趣和熱情,孩子學到的會比我們想像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