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發假新聞」教案大綱(PPT下載)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教學時數:50分鐘
三、適用年級:國中
四、主題:了解新聞真相
五、媒體素養基本能力:
2-4-1解讀媒體內容潛藏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
3-4-1察覺媒體內容對個人、家人、社會流行文化的影響層面,並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六、教學目標:
1.瞭解與探究假新聞的影響性。
2.知曉國內外假新聞事件。
3.學習思辨新聞並做為主動閱聽人。七、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簡報檔、電腦單槍設備、影片網址。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5’
1.真實故事引導:1992年2月8日報載,台中市國中女生林曉芳,於1月31日上午被人擄走,歹徒分兩次取得共六十萬元,贖款後未依約放人。警方2月4 日逮捕涉案的廖金富,但未救出人質。而後,部分媒體以林同學認識廖家兄弟為發揮,「國中女生綁架案爆發驚人內幕」做為新聞標題,寫出假綁架、真私奔的報導。不久,2月14日林曉芳平安返家,並否認認識廖家兄弟。經警方進一步查訪的結果,發覺此傳言完全是廖家兄弟製造出來的假象。
2.反思:然而媒體卻在未經查證就報導,假綁架真私奔的影射內文,如果你是當事人有何想法?當事人會受到那些傷害?【二:發展課程】-30’
1.新聞大揭密:A.未查證的新聞B.作假的新聞:
iPS細胞治心臟病竟是烏龍 讀賣新聞道歉/
中廣新聞網 (2012-10-13)
資料來源:發下此篇新聞內容與學生分享,讓學生說明此篇新聞的重點。新聞探究:「森口尚史」宣稱運用「新型萬能細胞」的「iPS細胞」,在人體臨床實驗治療心臟病,已經獲得初步成功。你可知「iPS細胞」為何?」
醫療學上,所謂的iPS細胞俗稱萬能細胞,透過基因導入可以製造出心臟肌肉、神經等人體組織,對未來器官再生帶來革命性突破。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因研究iPS細胞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iPS細胞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被認為是拯救人類健康的最好良藥。新聞探究:「關於「iPS細胞治療心臟病」這則新聞,各家報社的處理方式,有何不同的差異?」
日本「朝日新聞」與「NHK」在瞭解之後,研判可信度極低,因此決定不報導。而率先報導的「讀賣新聞」,星期六則是刊登了「反省報導」,向讀者致歉。至於跟進的「共同通訊社」、「日本經濟新聞」與「每日新聞」等也表示,將一一調查過去有關森口的報導,是否屬實。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為何有些報社在未經完全查證下,就直接刊登這則醫學突破的假新聞?」
由於新聞行業競爭激烈,對一些熱門問題、時效性強的消息,如果跟不上其他新聞台的發佈腳步,就會有競爭壓力;再加上有些記者自身責任感缺失,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查證事件的真實性,有人甚至認為,報導假新聞不一定是問題,但如果他們的競爭對手報導了,而他們漏掉了,那就是大問題了,這也是造就假新聞的重要原因。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出現未經求證的新聞,新聞台的職守為何,有何缺失?」
假新聞的一再出現,證明了電視新聞台缺乏防範假新聞的職業規範。在新聞學中,對於記者基本的職業要求,是在發佈新聞前應該予以求證。對於影響巨大的事件,首先要有權威的消息來源,如果沒有的話,也應當找到切實可信的消息來源進行核實,並且必須說明消息來源是未經證實的,有些媒體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國內是否也曾出現類似未經求證的假新聞?」
TVBS於2006年12月20日晚間播出『〈獨家〉煮鴨驚魂! 民眾投訴買到「瀝青鴨」』的新聞,接著兩天以來一共播出十三則相關新聞,導致政府稽查小組的深入調查與一般民眾的恐慌。 但是調查結果卻指出,沒有發現TVBS所報導的瀝青鴨,全台灣十一家合法鴨隻屠宰場,皆使用合法的松膠或石蠟除毛。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國內是否也曾出現類似未經求證的假新聞?」
2002年10月1日,親民黨立委李慶安表示一週前接獲民眾的投訴,表示衛生署代署長涂醒哲是雙性戀者,且對男性友人性騷擾,且人證、物證皆俱。該事件經媒體揭露後,電子媒體、平面媒體皆大幅度報導,部分媒體也影射或暗示衛生署代署長涂醒哲就是當事人。10月4日,經由法務部政風司及檢調兩波調查後,查出8月6日和鄭可榮、丁瑞豐等人在松江路錢櫃KTV聚會者,是衛生署人事室主任屠豪麟,而不是涂醒哲。「屠」與「涂」的同音之誤,使這場性騷擾案搞錯了對象。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國內是否也曾出現類似未經求證的假新聞?」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梵蒂岡接見台灣朝覲團,成員有法藍瓷公司總裁陳立恆、《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等人。隔日自由、聯合皆刊登此新聞,然自由的報導照片中卻不見王效蘭。聯合報質疑自由刻意將發行人王效蘭「消除」。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國內是否也曾出現類似未經求證的假新聞?」
TVBS播出黑道分子周政保嗆聲影帶,各電視台爭相播放涉及台中槍擊案黑道分子周政保自拍擁搶恐嚇影,引發民眾對治安敗壞恐慌之虞,事後發現為為南投駐地記者史鎮康拍攝,媒體亦未善盡守門人職責之嫌。最後NCC處以TVBS二百萬罰鍰,以及限期撤換總經理李濤。法律部分,史鎮、張裕保遭致起訴,而TVBS高層則因犯意難以認定,不予起訴。
原文網址新聞探究:「國內是否也曾出現類似未經求證的假新聞?」
《今周刊》2012年一篇「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的報導,指出台灣一流學府人才淪落到澳洲當屠夫賺錢,引發社會震撼。不過有網友踢爆該報導與事實有出入;對此,《今周刊》表示,報導採取的「三合一」報導。
原文網址提供資料:更多有關國內新聞在未經查證或製作假新聞,而導致新聞真實性被質疑的事件,皆可上「新聞OK蹦」了解更多喔!
引導思考:在知曉這麼多假新聞的事件後,身為閱聽人的你,可曾深入思考過這樣的假新聞對社會與個人,將造成那些可怕的影響?
【三:綜合活動】-15
1.動動腦時間:
請每一組分別抽出一個新聞事件,在時間內共同討論,在假新聞事件中,誰會受到了不當的影響…
A.在《瀝青鴨》的假新聞事件中,你覺得受影響的會是…
B.在《舔耳案》的假新聞事件中,你覺得受影響的會是…
C.在《消失的王效蘭》假新聞事件中,你覺得受影響的會是…
D.在《周政保嗆聲影帶》假新聞事件中,你覺得受影響的會是…
E.在《淪為澳洲屠夫》假新聞事件中,你覺得受影響的會是…
引導思考:當你了解假新聞的事件後,可能會造成許多傷害時,身為閱聽人的你,可曾思考過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不斷發生?NCC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為了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國民權利、保障消費者利益,國家設立NCC來監督廣播、電視、網路媒體。
媒體自律篇:《紐約時報》曾發生記者杜撰、抄襲事件,令這家全球報業模範生蒙羞。該報旋即展開內部調查,七人小組兩個月後提出五十八頁報告,《時報》刊登七千二百字全文,外加「編者按語」向公眾誠實以告。兩年後,《時報》再就本案重新檢討,提出十六頁報告,強調有系統防止錯誤重複發生,尤其是事實錯誤。該報此一事件,不僅最後導致總編輯下台,還為此設置公共編輯(public editor)一職,代表並反映讀者對新聞處理的意見。原文網址
閱聽人思辨篇:每天面對如此多的新聞資訊,聰明的閱聽人要懂得思辨內容的可信,保持懷疑的態度,未經確實不隨便傳佈消息,並勇於糾舉媒體的不當,如此,才能讓謠言止於智者,讓資訊的流通較具正確性,提供給社會大眾有用的資訊,也不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