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年級、科目:適合中年級以上學童。

二、遊戲所需準備的材料:相機、生活環境。

三、活動簡介與目標:

本次主題:顏色的秘密
生活中看到繽紛的顏色,一點也不稀奇;然而,可有發現顏色也有其不言可喻的象徵意義?為何在中國習俗裡喜帖用「紅」包,過年掛「紅」燈籠;在某些時刻與場合,若以白色取代卻有相反的意義?在卡通裡,為何反派的魔王經常身穿黑衣,而正派的英雄卻穿著色彩繽紛的衣服(並且經常是藍色與紅色的搭配)?

為了讓觀眾能快速的領會媒體訊息所傳遞的意義,在廣告、卡通、戲劇或電影裡,經常使用大家所能理解的象徵符號--色彩即為其中的一個表徵系統,例如看到身穿黑衣的人物,觀眾很快地懷疑他的意圖、注意他的一舉一動,並開始猜測劇情的走向。不過,作為象徵符號,當然也受到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在A文化裡代表某種價值與意義,在B文化卻需做相反的解讀。

本活動帶孩子一起注意生活中的色彩與其代表意義,也體會媒體訊息中每一個出現的物品、元素,都有其目的,並增進孩子對於象徵符號的掌握與運用能力。每個人都同時是訊息接收者也是訊息創造者,手邊任何工具都可以是傳遞意義的媒材--尤其當影像創作工具如此易接近、好操作的世代,學習表達意義的方式,也就掌握了發聲的能力。

四、製作或活動步驟或重點:

1.首先,跟孩子一起看最近愛看的卡通或電影。跟孩子一起討論影片中出現明亮、溫暖色彩與冷調、陰暗色彩的時候,分別讓觀眾有何種感覺,在劇情上代表何種意義?
以【白雪公主】卡通為例,白雪公主身穿白裳,巫婆則披上黑袍,分別代表正、邪兩方;觀眾看到巫婆時也心中一凜,感覺到低沈的氣氛。
同樣地,在【天外奇蹟】電影裡,欲捉補大鳥的冒險家居住在幽暗的洞穴中,劇情走到這裡,觀眾也能感覺環境中的不安氣氛,懷疑冒險家的用心。

2.然後,和孩子討論對於這些顏色,在接收到訊息的當下立即有特定聯想的原因。是否在生活的其他地方、時刻或場合,某些顏色也代表了特定的價值與意義,或帶給人特別的感受?
象徵符號所象徵的意義,主要來自於日積月累的學習,在社會文化的教育與引導下,身在其中的人們自然而然的學會這套意義表徵系統,並進一步將這套知識(或常識)應用於生活中。
因此,對於媒體訊息的解讀,也來自於觀看前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因為在這個文化裡,學會了明亮與溫暖的色彩帶有正面的價值,因此在解讀媒體訊息時,也用如此的認知來推測其表達的意義。

3.接下來的一週,跟孩子一起玩觀察顏色的遊戲。無論在觀看媒體訊息時,或在平日生活中,在感到某一色彩代表特定意義的時刻,便和彼此討論和與分享;我們將發現,這套意義象徵的系統,其實就滲透在生活的所有縫隙。

五、參考資料:

電影視覺符號之表達-光的應用技巧和效果
攝影–捕捉光影的瞬間
如何看電影
2.3-6 色彩與族群文化的符號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