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適用對象:國小中年級以上
四、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3-1-1分享個人使用媒體的經驗。
3-2-1培養合宜的媒體使用行為。
五、主題:社群網站的益處 (PPT下載)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社群網站有益慢熟男童交誼
日期:2012/12/25
刊登媒體:Yahoo新聞網
記者:台灣醒報莊瑞萌
新聞連結:http://tw.news.yahoo.com/%E7%A4%BE%E7%BE%A4%E7%B6%B2%E7%AB%99%E6%9C%89%E7%9B%8A%E6%85%A2%E7%86%9F%E7%94%B7%E7%AB%A5%E4%BA%A4%E8%AA%BC-074200765.html
新聞內文:
英國一所大學針對國中小學童研究發現,自我表達較慢的男生,常會透過使用社群網站練習表達,因此,社群網站可以成為連結現實生活中友誼的管道。另一項瑞士研究則指出,學童過度沉迷網路,容易出現沮喪的情緒。
英國約克大學訪問443名9歲到13歲的國中小學童平日使用社群網站的時間,其中男童約佔49%,詢問題目包括「花多少時間在社群網站與其他朋友交談」以及「頻率如何」,發現年紀較長的兒童多半認為使用網路可以增進與朋友的歸屬感。
研究者昆恩表示,現實世界中,男生自我表露的能力大約在13到14歲才開始展現,通常較女生慢。因此,這次研究結果與之前的假設不謀而合,因為男生會先透過在網路練習如何表達情感,換言之,社群網站給予了社交技巧較不成熟的學童很好的練習機會。
研究也指出,網路交談與增進友情品質及親密感有關,而且13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網站的比率已越來越多。
不過,網路沉迷的後果也不可不慎,瑞士洛桑大學同樣訪問7200位16歲到20歲青少年,其中只要每天使用網路超過2小時以上者,則被視為「重度」使用網路,每周不定期使用或每天使用2小時,則歸類為「正常」使用。
研究者發現重度使用網路的男童與從未使用網路的學生相比,出現「沮喪」的機率多出三成,重度使用網路的女生,沮喪的機率也多出86%,至於從未使用網路的女生,出現沮喪情緒的機率則為46%。
七、教案設計概念:
以往對於社群網站的研究多聚焦於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透過「社群網站有益慢熟男童交誼」之新聞報導,顯見社群網站亦有其正面助益。藉由此教案的引導,讓學生反思使用社群網站對自身所可能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了解網路行為過猶不及的概念,並學習如何在使用社群網站時建立適切的使用習慣。
八、教學目標:
1、 認識社群網站對於社交能力帶來的正面影響。
2、 學會合理掌控社群網站的使用,避免過猶不及。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可上網亦可投影之電化設備。
2、對應全班人數的便條紙。
3、將學生分為四組,以利課程進行。
學生—1、每組準備一張四開壁報紙
2、準備繪製海報的相關美工用品。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 請學生說說看,什麼是「社群網站」?平常是否有使用社群網站(如FaceBook、微博、無名小站、奇摩部落格、痞克邦等)的習慣,互動的對象有哪些?
2、 請慣用社群網站的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吸引自己持續使用社群網站的原因是什麼?使用的時間和頻率為和?自己從社群網得到怎樣的益處?
3、 教師發下便條紙,請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使用社群網站時最常做的三件事,教師則隨機抽選一位學生,請他說出寫在便條紙上的其中一件事,並請其他也同樣在便條紙上寫上這件事的同學舉手,將該項事件的名稱及人數書寫在黑板上,並依此規則,逐漸調查完全班同學所寫事項。統計完畢,則依班上同學所列述事項彙整為「情感分享」、「知識增進」、「調劑娛樂」等社群網站使用目的類別。教師並說明今日的課程與社群網站的情感分享有關。
二、發展活動
1、 請學生詳讀「社群網站有益慢熟男童交誼」之新聞。新聞閱畢,請學生運用5W1H解析新聞。
①WHO-新聞主角是誰?(社群網站)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英國研究顯示,社群網站可以成為連結現實生活中友誼的管道)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新聞中未標明研究是甚麼時候進行的,但本新聞是2012年12月25日發布的)
④WHERE—發生在哪裡?(英國)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男生自我表露的能力通常較女生慢,因此社群網站給予了社交技巧較不成熟的學童很好的練習機會)
⑥HOW—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網路交談可以增進友情品質及親密感,但也要審慎防治網路沉迷)
2、 針對新聞中所述,教師請學生思考看看,透過社交網站,為什麼使用者會較容易表達自我的感情?例如:
①不用見到面,可以避開面對面的尷尬
②文字表達可以幾經思索後再送出,避免一時衝動而說錯話,可以提高交談者的安全感,也提升互動的和諧度
③在社群網站中有些網友在現實生活中不會見到面,也不知道彼此真實身分,讓使用者更可以打開心胸交換心情和想法
教師請問學生,這些優點可能是網路或社群網站的什麼特性所造成的?
3、 請學生想想,自己在社群網站裡會比較在現實生活中容易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嗎?請有習慣使用社群網站的學生說說看自己的經驗。
4、 除了新聞中所提到的這個優點外,請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提出至少三個社群網站可能為使用者帶來的正向影響。並與書寫在黑板上供全班參考。教師並根據討論的答案彙整出幾個社群網站的優點以加深學生印象。
5、 本次課程討論到社群網站對於社交和情感分享能力的正向影響,但請學生想想,若過度依靠社群網站進行社交,或是花費過多時間在社群網站上,是否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後果呢?(例如:網路沉迷、過度洩漏個資、網路詐騙、與實際的人群疏離等等)請學生提出一些建議來避免這個不良影響。
6、 關於社群網站,新聞中除了提到優點之外,也列舉一些負面影響,例如沉迷帶來的情緒沮喪;請學生回答,是否有哪些做法或實際建議可以協助預防或減緩網路沉迷的狀況發生。
7、 教師提醒學生,任何事物都有一體的兩面,社群網站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可以創造相當多的正向影響,但若超過使用的限度,則會過猶不及,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身心健康狀況。
三、綜合活動
1、 使用投影片P9,請各組討論社群網站優缺點的比對填空(比對項目可自行增減),請各組分別派代表說出討論結果。
2、 請各組以四開壁報紙,以「社群網站正向影響」為題,製作宣導海報,並張貼於教室公布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