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我看的節目很適齡 ? (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國小學童
三、活動所需材料: A4空白紙數張(可記錄下孩子的想法)、電腦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電視機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發展至今,我們可以收看的頻道眾多,節目內容繁雜,甚至因為網路、手機的發達,使得我們可以收看電視節目的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與便利。然而正因為節目內容眾多,一直以來都呈現良莠不齊的狀態,加上「親子共視」的效果每個家庭皆不同,因此孩子常常看了很多不適齡的節目內容,所以本活動希望藉著「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制度」的相關資訊,與孩子一同來檢視自己喜歡的節目內容是否適合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以及,透過分析部分節目內容去瞭解那些節目獲得標章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收視品味。
五、活動說明:
1、請孩子舉例3個自己最愛或最常看的節目內容
2、分別就孩子提出的3個節目進行討論:
(1)這些節目分別適合哪個年齡層的人收看?你知道嗎?從哪裡得知到?(像是節目播送前的分級標章…)
(2)你看節目前會特別留意或確實遵守它的適齡對象嗎?為什麼?
(3)你自己覺得這幾個節目適合你嗎?為什麼?
(4)透過網路查詢,蒐集這幾個節目的基本資訊:目標觀眾群、製作理念…等
3、與孩子一起來認識「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制度」(參考網址),包括相關辦法、活動目的,有哪些節目分類?年齡如何分層…等。
…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評選作業由產學各方專家所組成之評審團,依據節目類型(綜合紀實類、生活教育類、卡通類、戲劇類)進行分類,並依據年齡層(2-6 歲、7-9 歲、10-12 歲、7-12 歲)進行評選,其目的主要在鼓勵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播品質,同時提供兒童更好的觀看節目環境,而進行本評選作業…
4、請孩子試著思考適齡兒童節目的重要與必要性,以目前的媒體環境來說,這個標章制度會產生哪些效果?
5、下載「適齡兒童電視節目標章」節目單:(可以先不讓孩子看到推薦理由)
(1)請孩子找出在自己所屬年齡層中(例如11歲,就找適齡層10-12歲的節目),有哪些節目被推薦。
(2)這些節目你都看過嗎?為什麼?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為何,你覺得他們為什麼會被推薦?
(3)將節目單與自己最常或最愛的節目進行比對,看看所提出的節目有無列在名單中?你覺得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6、讓孩子看節目單中各節目的推薦理由,再與孩子根據所屬適齡層試選一個適齡節目進行親子共視
7、讓孩子表達收視後的感想與喜惡狀況,反思自己的收視品味,試想為什麼有些適齡節目卻是自己不喜歡看的,自己喜歡的節目為什麼是不適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