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PPT下載
二、 教學時數:40分鐘
三、 適用年級:國小
四、 主題:知曉新聞為人為產製結果
五、 媒體素養基本能力:
1-3-1了解相同的訊息經大眾媒體傳播會有差異性。
六、 對應能力指標:
綜2-4-7 充分蒐集運用或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判斷與決定。
七、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為人為產製,會有主觀的選擇。
2.學習比較不同報紙對同一事件之新聞差異。
八、 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簡報檔、電腦單槍設備、影片網址、不同家報紙數份(依組別)。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10’
1.想一想:讓同學分享在最近一次的戶外教學中,哪一個活動最有趣?
為什麼?為什麼大家認為有趣的事,都不太一樣?
2.情境假設:
今天小明與小華去動物園戶外教學,在參觀的過程中,小明採到了狗大便,小華卻意外的遇到自己的偶像,請問他們回來後,所寫的遊記重點會一樣嗎?哪裡不一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遊記重點及感想?
教師提醒同學思考雖然在一時間與地點,但是每個人所經歷的事件、觀看的角度、體會的感受都不盡相同,導致對事件紀錄的重點有可能會產生差異性。
【二:發展課程】-15’
1猜一猜:在相同的新聞事件中,經過不同的記者報導,你覺得呈現出來的重點會一樣嗎?為什麼?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法,老師不給予答案。
2新聞比一比:讓同學比較下列這兩則新聞有何不同的差異性?
A.2011.5.22-雙J上海三度合體 合唱「無言以對」(蔡依林周杰倫)-東森新聞http://www.youtube.com/watch?v=8F8_bS_fHRU
B.雙J上海合體 合唱「無言以對」-民視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LhAdBVzMKA
3比一比:
A則與B則新聞的5W1H為何?
A則的新聞報導重點為何?如何呈現雙J互動的狀況?
B則的新聞報導重點為何? 如何呈現雙J互動的狀況?
為什麼A與B的新聞重點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你會發現同一事件經過不同觀點的解釋與畫面的剪接,竟然可以產生如此差異大的效果,你該如何重新看待新聞的角度呢?
若將遊記視為幫旅遊做紀錄,那麼新聞報導無疑是替新聞事件做紀錄,為了讓大眾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新聞報導在處理上會更講求正確性、客觀性與中立性。雖然如此,卻無可避免新聞經過人為主觀的紀錄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紀錄觀點,導致每則新聞報導的重點或結論,都可能會產生差異性。
因此,為了避免只單純從一個角度看新聞事件,可以比較多種不同的新聞報導,避免一味相信新聞報導的內容,並開始學習省思新聞報導中給了我們哪些觀點,以及檢視我們可能會忽視哪些層面的觀點?這樣才能成為一位聰明的閱聽人喔!
【三:綜合活動】-15’
1.比一比:教師選取AB兩家不同報紙針對同事件報導的2則新聞,讓學生分組從新聞中比較差異。
先尋找5W1H,從5W1H中尋找兩則新聞的共通性。
比較兩則新聞主標題及副標題上如何呈現重點及差異?
比較兩則新聞的第一段導言有何立場差異?
第二段-最後一段間的次要訊息有哪些差異?
整體而言,兩則新聞所呈現的重點為何?是否有差異?
搭配的新聞照片是否有吻合新聞內文的重點?
造成這樣的差異,原因為何?
2.上台發表:讓學生將結果上台發表,與同學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