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 教學時數:40分鐘

三、 適用年級:國小

四、 主題:檢視新聞用語,避免刻板印象 (ppt下載)

五、 媒體素養基本能力:

2-3-1檢視媒體內容中的刻板印象,並探究其影響。

六、 對應能力指標:

2-4-7 充分蒐集運用或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判斷與決定。

七、 教學目標:

1.      檢視新聞特定用語的意涵。

2.      省思新聞特定用語將造成主觀的刻板印象。

3.      找出報紙中存在的特定用語。

八、 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簡報檔、電腦單槍設備、影片網址、每組一份報紙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5’

1.    猜一猜:下列這些在媒體中常被運用的詞彙,你可知道它們的意涵: 外籍新娘、人妻、靠爸族、富二代、草莓族、媽寶、新台灣之子、嫩模、22K

l   外籍新娘: 1990年代以後,台灣外籍配偶人數漸增,台灣主流媒體往往特別對於其中的女性配偶,冠以「新娘」的稱呼。

l   人妻:已結婚的女性。

l   靠爸族: 對方的成功來自於倚靠家中長輩,職場上也有靠爸族獲得比一般人更多的工作機會,也指倚靠父親等親屬的勢力取得庇護或開後門。

l   富二代:繼承鉅額家產的富家子女。

l   草莓族: 出生的世代普遍有着抗壓性低、承受挫力低、忠誠度低、服從性低、穩定度低、個人權益優先於群體權益的特色。

l   媽寶:過度聽從母親意見與依賴母親的小孩。

l   新台灣之子: 外籍配偶子女係指父親或母親是外籍人士的國民。

l   嫩模: 是指專業模特及普通業餘模特兒外,以潮流及性感打扮為主的年輕女性模特兒族群。

l   22K: 201022K是政府的計畫,22K方案就是「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 因為薪水只有二萬二,所以也稱為22k方案,後來被泛指大學生畢業後工作的普遍薪資。

2.      猜一猜:為什麼在新聞的處理上,常會使用這些特定用語來代表一群人或一件事物呢?這樣的代表性是否會產生問題呢?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法,老師不給予答案。

 

【二:發展課程】-25’

1            新聞讀一讀:教師發下一篇新聞,讓學生說明此篇新聞的重點。

新聞解碼》洪瓊娟:檢視新聞用語 落實精確報導

NOWnews  2013109日 文/簡彤容

由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廣公司與新聞評議委員會合作製播的「新聞解碼」與新評會委員洪瓊娟電話連線,針對新聞報導「貼標籤」的現象進行探討。洪瓊娟表示,這些標籤雖能在最短的時間,讓閱聽眾印象深刻。但長期使用,便容易產生刻板印象。

嫩模、媽寶、靠爸族等字,常於報導中可看見。洪瓊娟說,編輯、主播及記者,為了能在最短時間,用最簡潔的方式讓觀眾更快了解,便會製造許多特別用語。洪瓊娟舉例,「男主內,女主外」、「22K」、「外籍新娘」等詞彙,看似震撼且令人印象深刻,但這些詞彙對社會真實事件及當事人是有影響的。而新聞媒體在描述某些現象時,使用的字句,通常都不是正面的。然而,若閱聽眾不了解整起事件的脈絡,在長期接收這些訊息下,便會形成刻板印象。

另外,洪瓊娟指出,新聞媒體若為了圖方便,未經正確調查而輕率的使用這些詞彙,把事件的細節省略,不僅影響民眾的觀念,也會造成當事人與社會的隔閡,這對報導是非常不利的。

洪瓊娟也提到,在使用特別用語時,媒體工作者應再三思考,否則用得太輕率,便會降低媒體在閱聽者心裡的信用度。「要有依據,言之有物」才是報導的最佳展現,洪瓊娟說。

最後,洪瓊娟提出「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觀念,她建議媒體從業人員,在採訪事件時應更用功、更深入,在撰寫報導時也應更用心。此外,也要貼近事件的真實性,追求「真善美」,事件的真實、社會的和善及專業的完美呈現,這些都是媒體的重要職責。

2            想一想: 此篇新聞中提及「嫩模、媽寶、靠爸族等字,常於報導中可看見。」媒體為何要製造這些特殊用語?

        為了能在最短時間,用最簡潔的方式讓觀眾更快了解,便會製造許多特別用語。

3            想一想: 此篇新聞中提及「新聞媒體在描述某些現象時,使用的字句,通常都不是正面。」請學生回顧外籍新娘、人妻、靠爸族、富二代、草莓族、媽寶、新台灣之子、嫩模、22K,有哪些不是正面字義??

   例如: 外籍新娘、靠爸族、富二代、草莓族、媽寶、新台灣之子22K……等。

4            想一想: 此篇新聞中提及「新聞媒體若為了圖方便,未經正確調查而輕率的使用這些詞彙,把事件的細節省略,不僅影響民眾的觀念,也會造成當事人與社會的隔閡。」請學生回想是否曾經也有過如此的經驗嗎?

   學生自由回答。

5            想一想: 我們對於「外籍新娘」有何想像?她們都是為了賺錢才來台灣?她們都愛慕虛榮?她們都過著不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對她們有更深的了解…?

   教師可播放『2012.12.02紀錄台灣/香港大廚新越菜 外籍新娘新人生』http://www.youtube.com/watch?v=1ZBtTFkylqs

6            想一想: 我們對於「草莓族」有何想像?他們在職場上抗壓力低?他們沒有工作熱誠,沒有責任感?他們每月幾乎花光收入?讓我們對她們有更深的了解…

   教師可播放『甜草莓非爛草莓 七年級生追夢-民視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A5Pa1he3g

7            想一想: 我們對於「富二代」有何想像?他們奢華浪費,生活糜爛?他們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他們品德不佳,常闖禍?讓我們對她們有更深的了解…

   教師可播放『【中天】8/19創業不靠爸!企業千金怕被冠「富二代」之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9S6PKmBDM

8            想一想: 難道聽媽媽的話就是「媽寶」?難道家中有個顯赫的爸爸就叫做「靠爸族」?難道現在的大學生畢業起薪就只能有「22K」?

               讓學生分享看法。

9            想一想: 當媒體想要用最簡潔的方式,讓觀眾快速了解,而製造許多特別用語。但是,這些用語卻往往以偏概全,甚至在報導中不斷有大量的負面刻板報導,導致閱聽者無形中受到影響,容易對這些特定的人事物有主觀判斷。然而,這些被框限定義的人事物,每個都有其差異性,千萬不能因為少數的行為,而界定了多數的結果。甚至給了許多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值得深思…。

 

【三:綜合活動】-10’

1.      大偵探辦案時間:讓同學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在一份報紙中,尋找是否也有類似的特定用語,並用紅筆畫出,與同組同學討論,這樣的特定用語,是否會帶來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

2.      上台發表: 每一組可派一位同學上台分享討論內容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