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結合年級:國小
三、教學時數:50分鐘課程
四、對應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2-1 辨識媒介內容中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性傾向等各種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
2-2 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
2-3 解讀媒介再現所潛藏的價值意涵與意識型態
五、主題說明:(ppt)
大眾媒體透過各種形式傳遞對於特定身型的偏好,偶像明星更是當中的翹楚,各個想盡辦法維持在大眾眼中的理想身型;稍微「胖」一些,明星也將受到新聞媒體與網友們的調侃與攻擊。
對於兒童與青少年來說,媒體是他們認識世界、建立自我認同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媒體中對於特定身型的褒貶、對於胖與瘦的價值判斷、對於胸部尺寸的異樣眼光無所不在,在在都讓兒童與青少年難逃媒體的影響,也因此鞏固了對於身型的意識形態與刻板印象,嚴重地影響他們的認知與價值建立。
本課程帶學生從看自己的偶像開始,省思對身型的價值判斷及其重要性。
六、參考資料:
〈鍾欣凌:愛上胖胖的自己〉,康健雜誌86
 
七、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       將學生分為5-6人一組,上課時須按照組別坐好。
2.       印出參考資料,每組2-3份。可兩人共讀一份。
3.       讓學生準備自己偶像的相關資料(姓名、成功因素、自己喜歡偶像的原因、照片數張),上課時向大家介紹。
上課
1.       首先,請每位學生先以自己準備的資料,向組員介紹自己的偶像。各組最後需整理出該組成員喜歡的偶像名單、喜歡偶像的原因、偶像的成功因素、偶像的經歷。(10分鐘)
2.       請各組派一位代表到黑板上寫下該組的偶像名單,各組書寫完畢後,教師請每組一人為代表介紹一位偶像(秀出照片、偶像的成功因素、偶像的經歷、喜歡偶像的原因)。
       每組介紹的偶像需儘量不重複。(10分鐘)
3.       接下來,請學生找出這些偶像的共通特色、特質,包括外型與成功經歷。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共通特色、特質寫在黑板上。(5分鐘)也請學生找出偶像受歡迎的共同原因,教師同時記在黑板上。
4.       教師特別提出關於「身型」的討論。大部分的偶像、明星均擁有纖瘦的身型,無論男女。詢問學生,偶像的身型、對某種身型的偏好、偶像的身體外觀、偶像的穿著打扮,是否也會影響自己對這些方面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像偶像一樣,或者模仿偶像的作法(如減肥、穿著打扮)?(3分鐘)
5.       詢問學生,對於這些偶像來說,他的成功是否因為他的身材或某些特定的身體外觀?(3分鐘)
6.       確實,在目前的主流文化之下,對特定身型與外觀的崇尚和貶抑,讓擁有特定身材與外觀的人容易成為偶像;而相反地,較胖的人不但機會較少,也容易以特定的方式在媒體中出現。
請各組經過討論,提出他們熟悉的「胖」明星,及這些明星在媒體中的角色、角色的形象。(5分鐘)
7.       一般來說,「胖」在媒體訊息中常帶有負面的價值,「胖」角色通常有著行動遲緩、受人欺壓、角色不重要(配角)、詼諧搞笑等刻板印象,甚至有可能一部媒體作品中完全看不到「胖」角色。不過,還是有表現出色且經常飾演要角的「胖」明星。請學生看參考資料,並討論以下問題:(10分鐘)
(1)     鍾欣凌的成功因素
(2)     「胖」對鍾欣凌有哪些影響?
(3)     鍾欣凌對「胖」的看法
(4)     你認為鍾欣凌是否需要減肥?為什麼?
(5)     鍾欣凌的身材,是否影響你對他的認知、喜愛?
8.       各組派一位代表發表討論結果。(10分鐘)
9.       請學生想想看,是否也有其他像鍾欣凌一樣成功的胖明星?若在前面的討論中,已經有提到,則教師可呼應前面的學生的討論內容。
10.    最後,請學生回想自己的偶像。詢問,若偶像發胖,自己是否可接受?會基於什麼樣的原因關心偶像的身材?也請學生想想,是什麼原因造成自己或大部分民眾對於特定身材的認知與偏好?
11.    回家作業:請學生完成下頁學習單,下週上課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