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不等同伊斯蘭教」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40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 六下社會 第一單元文明與科技生活 第一課古代的文明與科技

南一 六上社會 第五單元文化亞洲 第二課亞洲其他地區文化

翰林 六下社會 第一單元放眼世界看文化 第一課宗教與人類生活

五、 對應能力指標:

4-3-2認識人類社會中的主要宗教與信仰。

6-2-4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族群、階層等)文化與其他生命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 與歧視。

     9-1-2覺察並尊重不同文化間的歧異性。

六、 主題:請將伊斯蘭教與ISIS分開,因為ISIS不是伊斯蘭教的面貌(PPT)

七、 新聞來源及本文:

【2015-11-14獨立評論@天下雜誌/Dwiita Vita投書

全世界試圖把伊斯蘭教跟恐怖主義視為兩件事,是在否認伊斯蘭恐怖主義存在的現實。在伊斯蘭國(ISIS)用古蘭經的神聖文本來合理化其暴力的同時,假裝這種暴力行為與伊斯蘭信仰毫無關係,是極其虛偽的。

我們知道,ISIS是伊拉克和敘利亞內政糾葛的向外延伸,由阿布�巴卡爾�巴格達迪(Abu Bakar Al-Baghdadi)建立於2013年4月9日。當然,這個政府的存在仍然是片面的,因為無論是伊拉克、敘利亞或其他國家,都不承認ISIS的存在。

近來,ISIS持續因為違反伊斯蘭教和人權而引起注意,他們的罪行罄竹難書。可悲的是,這也暴露了人類的集體失敗,無法適當地回應極端主義。一直以來,都是ISIS在設定議程,並在過程中凸顯我們的無能。

舉個例子,ISIS逼迫無數伊拉克的少數民族亞茲迪(Yazidi)婦女成為性奴隸,ISIS聲稱此等作為歷史悠久。這種說法是極為荒謬且錯誤的,事實上,如果回歸伊斯蘭的基本教義,上帝創造人類的的自然狀態應是自由的,他們的說法侮辱了基本教義。這是根基於伊斯蘭教的第一支柱(信仰的聲明)。所有人在上帝面前皆為平等,他們的優劣只從行為來區分。

事實上,古蘭經主張要把人類從這個古老的束縛解放出來,呼籲公正和人道的對待奴隸作為人而非財產的權利。它還鼓勵釋放奴隸,以表示對神的敬拜。奴隸制在全世界都屬非法,如果我們認為「解放」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價值,那我們就不應該復辟奴隸制度。

那麼為什麼,ISIS這樣的組織可以用過時的教條,來合理化謀殺和強姦,還同時創造他們擁有宗教合法性的假象?

問題在於,如ISIS這種組織,故意挑選出一些過時的習俗,再蒙上以伊斯蘭的面貌來合理化他們的行為。今天穆斯林世界爭議的問題核心,在於ISIS故意混淆視聽,試圖利用對教義的錯誤認識,推動他們自己的議程。

然而,儘管一些穆斯林學者表示譴責ISIS的謊言,其他人對於是否該廢除這些令人髮指的行為,多半保持沉默,或是更糟的,他們認為穆斯林不該要求太多,否則便是犯了罪。已經過時的做法,就應該走入歷史。現代的奴隸制,例如納妾和人口販運,都是可憎的行為。

事實上,伊斯蘭宗教從未停止改革,希望將其規範和文化習俗提升至接近古蘭經當中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因此,追本溯源伊斯蘭教的原始本質,是為人類帶來尊嚴、為世界帶來慈悲,並在我們所居之土地建立正義。伊斯蘭教應該是一股新鮮空氣,是世人免於戰爭和迫害的避難所,免於宗教或世俗統治者的壓迫。

穆斯林必須盡一切可能,擺脫厭女的、瘋狂的、令人髮指的,卻偽裝成伊斯蘭教義的行為。穆斯林們也必須更努力地、不厭其煩地向大眾解釋,何謂伊斯蘭真正的教義,而不只是對個別的極端主義組織表示憤慨。

伊斯蘭教的核心是關於思想自由,任何違背思想自由的舉措,都違背了神的意志。古蘭經上說,上帝主持正義、善良和寬宏,他禁止一切可恥的與違背常理的行為。伊斯蘭律法並非是一套根據幾百年前訂下的規則運行,毫無彈性的鐵板一塊。相反的,這是一套靈活、動態的規則,能夠與時俱進,完全兼容於現代的人權框架。

伊斯蘭教的理解,必須基於信仰本身(古蘭經和聖訓),並永遠選擇站在被壓迫者和在苦難之中的人身邊。

*作者為居住於高雄的印尼籍看護工,第二屆移民工文學獎首獎得主。

八、 教學目標:

1.      辨識刻板印象的存在。

2.      瞭解刻板印象的意涵。

3.      發覺媒體形塑的刻板印象。

九、 教學重點建議:

一、教學準備

①影印「請將伊斯蘭教與ISIS分開,因為ISIS不是伊斯蘭教的面貌」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②預先開啟或下載以下網頁:

奥斯卡主持人调侃亚裔儿童涉歧视 引网友吐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UBvgVxtOY)

李安抗議歧視亞洲 奧斯卡道歉造成傷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gwlzmblPA)

▥ 【認識伊斯蘭】聖戰=神聖的戰爭?穆斯林:戰爭從來就不是神聖的

二、課程實施

(一) 引導活動

 1.【哪裡有問題?】

①觀賞影片:

 開啟「奥斯卡主持人调侃亚裔儿童涉歧视 引网友吐槽」網頁,請學生觀賞新聞報導。

②老師提問:

 ▥ 你覺得主持人Christ Rock的言語中,有沒有什麼問題?

③老師說明:

 對許多歐美國家的外國人而言,他們對亞洲裔移民的印象就是:精通數學計算、任勞任怨、不會抱怨,以及亞洲人會非法雇用童工工作。所以主持人Christ Rock安排了3位亞裔的小朋友上台,並且鋪陳了這個橋段,目的在於嘲諷這樣的現象。然而身為亞洲人,你認為這樣的印象是正確的嗎?

④觀賞影片:

 開啟「李安抗議歧視亞洲 奧斯卡道歉造成傷害」網頁,請學生觀賞新聞報導。

(二) 發展活動

       1.【刻板印象】

     ①機智搶答:(聽完題目的第一時間就搶答,不要給太多時間考慮,也不需細問問題)

▥ 你覺得原住民最適合從事的工作是哪三種?

▥ 小明的媽媽開車帶著他出去玩,結果路上發生車禍,兩人都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醫院後,小明就被送進開刀房準備動手術,這時候負責協助醫生開刀的護士一看的小明,驚呼:「我的小孩怎麼會在這裡!」請問是怎麼一回事?

▥ 勞工跟老闆相比,你覺得誰的收入比較高?

②老師說明:

▥ 剛才的第一題,呈現的是我們對原住民擅長事物的印象,但實際上原住民的能力不只如此,卻因為這樣的印象,往往限制了他們的發展。第二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護士是小明的爸爸。如果在搶答的過程中,猜測其他奇奇怪怪、更複雜的答案,則顯示出我們對於什麼性別從事什麼職業,已經產生固定的看法。第三題則看出我們心中對職業收入的印象。題目刻意不明說是什麼行業的勞工與老闆,但其實勞工的範圍很廣,如果是高科技業的員工,月薪加分紅,其實收入不見得比自己開店的老闆差。

▥凡是我們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而且大多數是負面而先入為主的,並不能夠代表每個屬於這個類型的人事物都擁有這樣的特質,就稱為「刻板印象」。

2.【伊斯蘭教好恐怖?】

    揭示照片:

    開啟伊斯蘭教文化、穆斯林的照片,請學生發表看到照片聯想到什麼。

    ②老師提問:

   ▥ 你有接觸過穆斯林的經驗嗎?如果沒有或很少的話,你對於他們的想像是從何而來?

 ③新聞閱讀:

   ▥ 發下「請將伊斯蘭教與ISIS分開,因為ISIS不是伊斯蘭教的面貌」新聞影本,請學生閱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ISIS原本是什麼問題的延伸?(伊拉克和敘利亞內政糾葛的向外 延伸,所以無論是伊拉克、敘利亞或其他國家,都不承認ISIS的 存在。)

*ISIS會用什麼方法合理化來合理化謀殺和強姦的行為?(故意挑 選出一些過時的習俗,再蒙上以伊斯蘭的面貌來合理化他們的行為)

*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以什麼為理想?(自由和平等)

*大多數穆斯林對於ISIS混淆視聽的做法採取什麼態度,才導致外界對他們的誤解無法澄清?(他們多半保持沉默,甚至認為穆斯 林不該要求太多,否則便是犯了罪)

 *你覺得作者寫這篇讀者投書的目的是什麼?

 ④觀賞影片:

    開啟「【認識伊斯蘭】聖戰=神聖的戰爭?穆斯林:戰爭從來就不是神聖的」網頁,請學生觀賞新聞報導。

 (三) 綜合活動

  1. 總結說明:

         ①對於我們不熟悉、較少機會親身互動的人,我們通常會透過媒體來認識,但媒體如果只強調某部分的形象或特質,就會讓我們對這些人產生刻板印象。

         ②刻板印象不會只有單方面,當我們對別人有刻板印象時(例如伊斯蘭教、穆斯林之於我們),我們同時也被另一些人用刻板印象侷限了(例如亞洲人之於Chris Rock)。

         ③對於我們不熟悉的人事物,最好可以親身接觸去了解,其次就是從不同管道蒐集資訊,不要只受限於某一種觀點,才能免於產生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