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同類不同款(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中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蒐集類似新聞事件卻不同媒體再現的內容數則、廢棄雜誌、空白紙張、筆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媒體再現新聞事件的方式會影響我們對該內容的觀感與看法。媒體應持中立且客觀的報導角度,卻可能因事件中的人物性別、美醜、身分、年紀…等而有不同,因此本活動希望親子藉由共讀新聞,比較同樣的事件卻有不同的再現待遇,並透過遊戲的方式改寫新聞內容,以了解媒體產製過程中存在很多主觀變因。
五、活動說明:
1. 爸爸媽媽與孩子先一起看奶茶新聞事件(影音新聞連結按此。利用5W1H分析新聞內容,請孩子提出讀後感想,並回應下列問題:)
(1) 這則新聞重要嗎?為什麼?
(2) 多數與食物、食品安全或衛生有關的新聞,除了原物料之外,製作流程也是新聞關注重點,這樣的新聞內容你會僅將他視作單一個案嗎?或是會懷疑其他類似的食物、食品也有相同問題?
(3) 回顧過去,你對食物、食品相關新聞的態度與感受是否一致?例如只要看到同樣的新聞,就覺得業者很沒良心? 如果有不一樣的感受,請舉例並說明原因。
(4) 該則內容裡面出現的人物給你什麼感覺?
(5) 試想看看如果有一個內容變了,你對新聞的看法會不會不一樣?像是工作人員變成女生(小孩或老人)、工作人員穿著變了、奶茶變成其他用品、噁心改成其他形容詞…等。
3. 爸爸媽媽可提醒孩子,在新聞裡網友的留言「…許多網友留言:「人帥/漂亮連大便都是香的…」、「人帥真好」、「帥哥的汗水不一樣」、「你這篇讓我覺得超好笑,原來人帥人正做什麼都對!」、「如果是正妹打赤膊摳腳煮茶 其實我也ok」…雖然詼諧但卻引人思考,為什麼同樣的新聞,會因為不同的切入角度而給人不一樣的觀感。也可注意看看在新聞中為什麼正妹、帥哥做的事被正面報導的機會較多。
4. 爸爸媽媽與孩子根據奶茶新聞的人事時地物,發揮創意設計多個不同的條件,做成抽籤條,例如:人物:正妹煮茶工人、煮茶媽媽、煮茶爺爺、煮茶小朋友…(人物也可從不要的雜誌上剪下照片)
5. 以抽籤的方式抽出人事時地物,重新改寫新聞,即可發現只要替換了一些條件,整篇報導即會因為產製者的觀點而影響觀眾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