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魔鬼藏在歌詞裡(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各種流行歌曲的歌詞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孩子從小就有很多機會接觸流行歌曲,特別是網路發達、數位化的影響,讓他們接觸流行歌曲的方式與內容都更加多元,流行歌曲也常被學校拿來做為音樂課教材、考題、活動音樂、吃飯與打掃時間播放的素材。孩子喜歡的歌手也很多元,橫跨海內外,各種曲風、各種歌詞,幾乎是什麼歌熱門他們就聽什麼歌。但是流行歌曲的歌詞卻不是每一首都適合孩子,裡頭隱含著不少價值觀,有些歌詞貼近生活經驗,引人共鳴,有些歌詞說的是社會關懷;意境優美的歌詞堪稱文學作品,然而卻也有更多看似有趣好笑的歌詞,其實充斥著消費女性、性暗示、色情與暴力的字眼,孩子唱得開心卻渾然不知,因此本活動藉由親子互動,一方面瞭解彼此的收聽品味,一方面一起檢視歌詞的內容,思考其適切性。
五、活動說明:
1.流行歌曲在哪裡?–爸媽與孩子一起想一想會在哪些地方聽到流行歌曲,與聽到的時機,例如:地點/爸媽的車上、餐廳、學校、店家、家裡;時機/看電視、上班上課通勤、用餐、逛街。
2.想一想自己收聽流行歌曲的行為屬於主動還是被動?
(1)主動—會自己主動透過哪些方式聽歌,例如關注自己喜愛的歌手發片狀況、透過線上音樂軟體聽歌、按照排行榜聽歌…等。
(2)被動—走在路上店家播放、用餐餐廳播放、廣播…等。當你被動地聽到一首歌曲時,你會再主動去搜尋嗎?像是覺得唱得太好聽了、歌詞太特別了。
3.爸媽與孩子分別列出最近常聽的 (或是最喜歡的、印象最深刻的、最討厭的、覺得最好聽的、覺得最難聽的…)十首歌,說明為什麼常聽 ((或是為什麼喜歡、印象最深刻、討厭、覺得好聽、覺得難聽…),並且交叉比對彼此重疊的歌曲有哪幾首。藉由這樣的分享,爸媽與孩子可以彼此瞭解各自的喜惡。
4.找出這些歌的歌詞,從列出的歌單中分別選出自己認為歌詞寫得最好/最不好的一首歌,一起看歌詞,聽聽看為什麼對方會覺得這句歌詞好或不好,爸媽可以將這個過程視為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可以知道孩子如何思考歌詞的意境,也可以看看藏在歌詞裡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孩子是否有看見。
5.找一首最受歡迎(或最多人唱、最紅、最多人聽)的國或台語流行歌曲 (參考風雲榜、人氣排行榜、KTV點播排行榜、孩子班上票選最喜歡…),一起看看它的歌詞:
(1) 歌詞主要在說什麼事?
(2) 歌詞有無出現不雅文字?
(3) 歌詞中有無出現物化女性或是隱含色情訊息?
(4) 歌詞有沒有讓你感到不舒服?
(5) 你喜歡這首歌詞嗎?為什麼?
(6) 如果歌詞有很多不適切的地方,為什麼還那麼多人喜歡聽、喜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