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女作家事件之後…(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中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相關新聞報導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女作家自縊事件之後,補習班狼師議題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開始衍生一連串補習班修法問題,也因為網路發文自由、發言平台多,類似事件的爆料接續而來,讓「補習班」、「狼師」成了近期的新聞關鍵字。然而,這樣的事件不分性別、年紀,而且也不會只出現在補習班、學校,會對你造成傷害的人甚至可能就是你的家人,整起事件也不會是單純的因為…所以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或評語,因此本活動希望藉由此事件衍生的報導,讓爸爸媽媽與孩子談自我保護,兼看新聞事件中更值得關注的重點。
五、活動說明:
1.爸爸媽媽與孩子先透過網路或新聞,一起了解女作家自縊事件的大概內容。
2.問問孩子對這個事件的感覺是什麼,同學們之間是否聊過這個事件,大家有什麼想法?如果這個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會怎麼辦?
3.你覺得這個事件後,可以被討論的議題有哪些?例如補習班、情緒處理、師生距離、性教育…等。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找新聞資料,看看在事件後,最被關注的議題是什麼?–補習班狼師、補習班修法。
4.新聞鮮少提醒孩子如何自保,而且騷擾事件也不只存在於補習班裡,可與孩子進行討論:
(1) 你覺得哪些地方可能出現這樣的事件?
(2) 只有異性會傷害你嗎?同性別的人如觸摸你的身體讓你感到不舒服,也算是傷害嗎?
(3) 你覺得可以怎樣保護自己不遇到同樣的傷害?
(4) 如果有人讓你感到不舒服,你會怎麼做?
5.孩子可能因為年齡有限,讓爸爸媽媽不知道如何與他們談性,則可以用孩子理解的說話,從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保護自己的身體來引導。
6.女作家事件之後,除了補習班議題之外,亦有其他觀點值得被看見,爸爸媽媽可與孩子共讀這些文本。
(3) 名家觀點-停止消費女作家悲劇
(4) 房思琪現象專家:創傷不該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