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比一比」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二、 教學時數: 40-80分鐘
三、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3-2-2表達、比較並尊重每個人對媒體內容的觀點。
4-4-1探究媒體組織與外在環境對媒體內容的影響。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報紙新聞版面會由編輯來編排,將不同的新聞對應到適合的版面,而頭條新聞則是每一份報紙第一眼就會讓人看見的內容。每天新聞那麼多,但報社可能會因為立場、政治考量,或其他不同的因素而選用不同的新聞做為頭條新聞,因此本活動希望學生透過實作,體驗訊息產製的過程,思考媒體組織在產製訊息時可能會希望閱聽眾看見什麼。
七、新聞來源及文本:中央通訊社網頁「頭條速報」
八、教學建議:
◎課前準備
1.教師利用網路蒐集3-5天的新聞,包括被選為頭條的新聞與一般的新聞,並將新聞標題及簡短內容製作成新聞紙條約5-10張。
2.將學生分成4組,分別代表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請學生事先觀察、分析與查找資料,看看這四家報社的立場與特色為何。
◎課堂活動
1.請學生分享看報紙的經驗。
(1) 你或家人有看報紙的習慣嗎?有特定哪一家報社嗎?
(2) 走進商店,幾份報紙就在你面前,你如何決定要買哪一份?頭條新聞會影響你的選擇嗎?
(3) 你認為頭條新聞的意義與重要性是什麼?(那麼多新聞,為什麼這一條被選做頭條?)
2.教師發下事先準備的新聞紙條(有頭條新聞,也有非頭條),請學生決定哪一則新聞要當做頭條新聞。
3.公布結果,讓選到同一則頭條新聞的學生一組,組內先分享說明選這則新聞當頭條的原因,推派代表上台分享大家的意見,教師再公布哪一則新聞分別是哪一家報社的頭條新聞。
4.接著,請學生依照4家報社分組,上台分享事先蒐集的資料,例如蘋果日報的頭條新聞喜歡用很煽動的照片…等。
5.教師再發下事先準備的新聞紙條,這次請學生根據自家報社的立場與特色來決定哪一則當頭條新聞,過程中可以發現每一個人對新聞內容的觀點不同,即使同一家報社裡的人,也會意見不同。請學生特別留意最後確定的原因,是大家討論後所得到的共識或是某幾位同學決定,而這就像是在新聞產製的守門過程,在從消息來源獲得大量資訊後經編輯篩選、刪減的過程,沒有被選為頭條的新聞很可能就不會被看見。
6.最後,一起看7-10天中央通訊社網頁「頭條速報」,看看哪些新聞被選為頭條,有時候同一天裡不同報社會有同樣的頭條新聞,可以再比較報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