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財經新聞報導工作坊
活動宗旨
財經記者經常主導或塑造社會大眾對台灣經濟現況的注意焦點及思考方向,但新聞媒體做為社會公器,財經記者是否確實從消費公眾,或廣大上市公司投資人利益角度來提供相關資訊?是否在與採訪對象的交往過程中,不知不覺將報導的角度與公眾利益偏離?
本活動主旨,是希望透過財經記者與採訪對象的相互期許與對話,以務實、不空談高調的原則,經由對談、講座的方式,建立溝通平台,檢視財經新聞倫理在目前台灣媒體環境中的實踐〈或反實踐〉,反映現況,並提出期許及改革策略,希望在多元的社會價值裡,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公約數,以促進財經新聞倫理與專業。
活動時間:2006年7月13日(四)
活動地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和室講堂(台北市徐州路46號)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議程:
序 幕 9:00- 9:15 報到
開幕式 9:30- 9:30 主辦單位、貴賓致詞
第一節 9:30-11:00 座談一/財經記者的專業倫理規範
與談人:刁明芳(遠見雜誌副社長)、梁寶華(今周刊總編輯)、吳韻儀(天下雜誌副總編輯)
會議資料:從博達案新聞報導探討數位時代財經記者的報導規範
工作坊紀實:座談一/財經記者的專業倫理規範
第二節 11:00-12:30 座談二/財經新聞專業倫理份際暨財經記者面對利益誘惑的自處之道
與談人:刁曼蓬(天下雜誌資深撰述)、楊士仁(資深記者)、陳玉華(壹周刊副總編輯)、謝錦芳(中國時報財經組主任)
會議資料:記者可以發財嗎?─兼談記者與內線交易
工作坊紀實:座談二/財經新聞專業倫理規範暨財經記者面對利益誘惑的自處之道
中 餐 12:30-13:30 簡餐
第三節 13:30-15:00 座談三/財經新聞倫理的實按剖析:一、公司淘空模式,二、內線交易模式
與談人:朱紀中(商業周刊副總編輯)、陳國瑋(工商時報副總編輯)
會議資料:股市弊案挖掘術
企業醜聞與經濟風險傳播:「博達案」新聞初探
工作坊紀實:座談三/財經新聞倫理的實案剖析
第四節 15:00-16:00 座談四/新聞倫理的底線–財經新聞如何避免觸法
與談人:陳瑞仁(檢察官)、陳揮文(資深新聞工作者)
會議資料:新聞倫理的底線
工作坊紀實:新聞倫理的底線 -財經新聞如何避免觸法
第五節 16:00-17:00 專業對談/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財經記者
與談人:丁克華(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游美月(經濟日報總編輯)
會議資料: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
工作坊紀實:專業對談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財經記者
閉幕式 17:00 主辦單位致閉幕詞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