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名單如下:

社會公器獎/得獎人:吳國城/ 山城週刊

平面媒體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何榮幸、高有智/中國時報「休耕啟示錄--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系列專題

國際新聞報導獎/沈耀華、賀桂芬、吳修辰、郭奕伶、鄭呈皇/商業周刊「金磚四國系列」

新聞攝影獎/張為棟/蘋果日報「海棠風災沖斷橋」

新聞評論獎/康復明/工商時報「政治紛擾不斷,苦日子難免再來」

電視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陳姝君、林靜梅、馬台興、彭耀祖/公共電視「火蟻大對抗」

國際新聞報導獎/謝秀棋、游文章/民間全民電視「勇闖威尼斯系列之台灣如何獎」

新聞主播獎/從缺。

廣播類

新聞採訪報導獎/高瑞麟、劉秀蘭/漢聲廣播電台「城市新聞-跨海求腎系列報導」

新聞節目主持人獎/謝慧瑩/正聲廣播高雄台「心同居時代-找回身體的愛系列報導」

  典禮由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演講揭開序幕。張董事長以美國紐約時報堅持評論與報導嚴格區分為例,期勉台灣媒體應該謹守份際,他說『一般民眾可以有情緒,但情緒化的言辭對新聞媒體是奢侈品』,張董事長指出,台灣新聞媒體經常出現明顯「傾斜」,不符各界對媒體期待。

  位於台中縣東勢的「山城週刊」獲得第一屆社會公器獎,總編輯吳國城在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他從大學時代便開始思考人生的無常與恆常,地球如此紛擾,但從外太空遠眺,卻是一個平靜的藍色星球,端看我們從何種尺度凝視。他秉持此一人生哲學,在東勢創辦「山城週刊」,默默耕耘二十六年,終於獲得「社會公器獎」的肯定。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在致詞時指出,社會公器獎的頒發,是要提醒台灣新聞媒體那些被忽視的核心新聞價值。與卓越新聞獎合作評審的政治大學鄭瑞城校長則揭櫫公器獎的給獎標準,那就是:維護公共利益、作為公共論壇、長期關注公共議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關懷弱勢團體社群。

  今年電視主播獎再度從缺,評審團要求主播應參與新聞製作,其播報內容須為觀眾所信服,給獎標準頗高,受邀頒獎的卓越新聞獎第二屆主播獎得主莊開文則期勉同業明年再接再厲。

  今年各獎項,除社會公器獎為事前公布,其餘獎項均為現場揭曉,得獎人將獲得獎金二十五萬以及精緻琉璃獎座一尊。典禮將由公共電視現場錄影,並於十二月十三日(週二)下午一點於公視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