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學生在面對林林總總的美容廣告,如何撥雲見霧看見廣告背後的「毒蘋果」;而學生上網成癮已經不是新聞,甚至有人以「無盡的享樂地獄」來形容,到底家長與老師該如何理解與輔導,本期有精彩分析。

  在學校裡學童的媒體好朋友「國語日報」,一年多來積極推廣讀報教育,日前也舉辦教師論文發表會,本刊特地取得其中高雄縣九曲國小陳靜儀老師與桃園縣楓樹國小林碧榆老師的報告,看看在沒有讀報專屬課程下,老師們如何結合其他課程,栽種報教育的種子。而「報紙當教材」的教案中,「排隊小吃」、「百老匯的獅吼」運用的新聞都是非常生活化的,老師不難找到切入點連結授課。

  「新聞人的心情故事」中,資深財經記者王志鈞以「新聞真是個反指標」為文,呼籲股市投資人千萬不要相信報上新聞做判斷,到底他的依據為何?報上訊息出了什麼問題?文中有詳盡告白。另外新聞關鍵詞「全球暖化」,我們從颱風預報多次出錯的訊息,分析與關心全球氣候異常的環境新聞。

  同時,也非常歡迎讀者參與本期內容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