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世界新聞攝影展】由財團法人有容教育基金會、膳魔師主辦,誠品書店協辦;自5月9日至5月31日於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展出。主辦單位並提供專人導覽的服務。
自2004年起,【世界新聞攝影展】每一年固定於誠品敦南店B2藝文空間舉辦,每一張照片紀錄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發生的故事;策展人葉姿吟指出,經過多年的觀察,在台灣展場中發現一個有趣的改變,即是從911那年開始,展場的觀眾明顯變多,而且年輕的觀眾比例升高了,顯示台灣人的國際社會意識有了較明顯的提升。
誠品書店示,誠品於1989年3月成立書店同年即設立藝文空間,代表著「書店不只是靜態的書的展示空間,更可以是動態藝文活動發生場域」的誠品態度。20年來上千場涵括人文關懷、藝術、公益、創意等議題的活動,以裝置、攝影、戲劇、舞蹈等不同藝術表現方式,於敦南藝文空間各展風華,不僅提供創作者發聲的場域,更扮演著台灣讀者接收世界人文、藝術脈動的重要平台。
【世界新聞攝影展】由成立於1955年的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每年舉辦一次全球比賽,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也為全球的新聞攝影工作者架起了無國界的交流橋樑,經由獨立的國際評審團評選出獲獎作品後,隨即於全球五大洲一百多個城市巡迴展出。此次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分為10大類,共有124個國家的攝影工作者參賽,最後由來自27個國家67位作者得獎;其中亞洲參賽者較前一年大幅增加了14%,尤其以中國與印度成長幅度最大。
主辦單位說,得獎的近兩百張照片呈現了金融海嘯、族群對立、中國川震、緬甸風災、地球暖化、住屋問題、以巴衝突、勞工權益、恐怖攻擊、單親家庭、貧民窟暴力、弱勢族群、貧富差距、婦女安全、生態保育等議題,也可以看到北京奧運與世界藝文剪影。
年度首獎由美國的 Anthony Suau以一張關於金融危機的黑白照片獲得(請件附件圖檔),它曾發表於時代雜誌上。畫面中的俄亥俄州員警,荷槍實彈地進入遭銀行強制收回的民宅;由於許多空屋遭非法入住者破壞或侵占,因此警員在值勤時需要非常地小心;繳不出房貸是美國金融危機的初期徵兆,但這樣的景象如果不是因為圖說,它看來像極一場衝突或戰亂的現場,誰料到這只是繳不起房貸的結果呢?
國際評審團主席MaryAnne Golon說:「這張照片讓我們看見了典型的戰場畫面,竟發生在繳不出房貸的美國家庭中。」而另一位瑞典籍評審Ayperi Ecer則指出:「首獎照片既簡單又複雜,而它顯露的並非是一個議題而已。2008是一個金融體系崩解的一年,而這樣的影像,提醒我們省思並建立一種不同於過往的生活態度。」
但整體來說,這一年,似乎因金融風暴而使整個世界更形失序。讓人不禁想問,究竟,我們能從這樣的衝擊中學到什麼?走向那裡呢?因此,緊扣著今年世界新聞攝影展所展露的景象,主辦單位並將舉辦兩場講座,從教育、醫療、勞工、弱勢、族群、商業倫理等面向,探討「全球化」下的世界縮影,期待在觀展之後,進而為讀者打開面向世界的胸襟;5月30日則有「善待萬物」燭光音樂會。
〈系列講座之一〉
地點: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
時間:5/9(六)7:30pm
主題:在看見之後──這個世界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幾件事
與談人│
荷蘭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策展人Femke van der Valk
內容:New Stories │這是關於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的一本最新出版品,講述
對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影像陳述方式。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長年關注影像
教育,在講座與工作坊上的努力培養出了許多年輕一代的攝影工作者。
中映電影文化執行長 陳德齡
內容:2008年中映帶著電影「烏干達天空下」走過了超過一百所學校,讓烏干達難民與他們重建家園的故事緩緩流進孩子的心中。究竟影像的衝擊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在這些視覺震撼下,孩子到底感受到了什麼呢?
生態綠(公平貿易推動者) 徐文彥、余宛如
內容:華文世界第一家公平貿易特許商,開幕以來主推的公平貿易咖啡豆讓他們成為了華文世界的第一個公平貿易咖啡品牌。靈魂人物徐文彥與余宛如將告訴大家他們為什麼要投入「公平貿易」。
本場講座包括台灣響應世界公平貿易日特別活動─『BEAT!為世界而鼓噪』,邀請表演團體UnityDrum以非洲鼓為台灣敲響公平正義的鼓聲,與全球公平貿易一起鼓動世界
〈系列講座之二〉
地點: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
時間:5/16(六)7:30pm
主題:看看我們這個世代──走向世界的年輕孩子們
與談人:
「專業」的年輕人談頂級專業─陳斌華
內容:還在研究所讀書的陳斌華熱愛攝影,近年來追求數位輸出的極致表現,以典藏級的專業輸出服務深受國內重要藝術家的肯定。
「熱血」的年輕人談海外服務 ─
內容:無國界學生組織是學生自發性的團體,它是一個學習網絡,關心各式國際議題,並在暑假出隊計畫中將想法付諸行動。他們沒有偉大的口號,只是從自己開始去為世界的「不均衡」做些什麼。他們希望透過服務改變看世界的態度。成員中曾到非洲數次的醫學系學生宋婉瑜將跟大家分享到海外服務的經驗。
「努力」的年輕人談海外打工─關瑋廷
內容:每個人的海外經驗各有不同,關瑋廷的阿拉斯加打工記也許很值得嚮往海外打工的年輕人參考,而他自己在當地學到的專業倫理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的年輕人談網路資訊 ─鄭國威
內容:非營利全球公民媒體計劃GVO(Global Voices Online)由哈佛法學院柏克
曼網絡與社會中心贊助成立,如今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多語言公民媒
體,而鄭國威則是全球之聲多語言翻譯計畫的實行者。他於個人blog
上開始固定將GVO的報導翻譯為中文,之後還邀請更多志願者參與了
翻譯的行列。
「愛音樂」的年輕人演出自己的創作 ─ 金光亮平、王榆鈞、吳政君
內容:金光亮平(印度西塔琴)、王榆均(吉他)、吳政君(非洲鼓)為這次講座首演
的創作曲,談他們對人與生活的感受。
專人導覽:請洽sarinay@yahoo.com/(02)8771716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