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中國河北保定,第七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徵文通知
第七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1年8月,中國?河北保定
徵文通知
一、主題與議題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少國家一方面希望更多地瞭解中國,一方面對中國又懷有諸多的疑慮、誤解,甚至是偏見、敵意。中國的和平崛起,對於華文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華夏文明的傳播既是中國和平崛起的需要也是華文媒體發展的需要。華文媒體要向世界傳播華夏文化,必先適應、融合世界文化,並在適應、融合中有所創新。適應、融合與創新的過程也是走向開放,汲取人類各種文明成果,消除疑慮、化解誤解、偏見和敵意的過程。因此,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擬為“適應、融合與創新——中國和平崛起與華夏文明的媒體傳播”,在此主題下,可對以下論題展開研討:
1.華文媒體的發展現狀與發展瓶頸
2.華文媒體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與作用
3.中國媒體對外傳播觀念的變遷
4.文化適應理論與華文媒體的華夏文明傳播
5.海外華文媒體傳播生態的變化與華夏文明傳播
6.華文媒體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文化構建
7.華文媒體與華人社區的形成
8.媒體融合時代華文網路媒體的輿論力量
9.網路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創新
10.華文媒體與多種文化語境下的上海世博
11.其他華文傳播與華夏文明傳播的議題
二、會議地點
中國大陸河北保定(具體地點待定)
三、會議日程
2011年8月26日 會議代表抵達
2011年8月27至28日 研討會
2011年8月29日 文化考察
A線:狼牙山風景區——清西陵——荊軻塔、易水湖
B線: 西柏坡——天桂山
2011年8月30日 離會
四、與會費用(含會議註冊費,文化考察費)。
與會者交通、住宿費用自理;
海外與會者 250美元/人
中國大陸與會者800元/人(RMB);在讀研究生繳納會務費400元/人
五、論文提交及發出邀請日期
2011年3月31日 論文提交截止(以電郵時間與郵局郵戳為准)
2011年4月30日 公佈錄取論文名單
2011年5月15日 向專家匿名評審通過的論文作者發出出席會議的正式邀請函。
六、論文寫作要求
1.論文字數應控制在8000字以內(包括圖文及注釋),其中,摘要部分一般在300字以內。
2.論文須以中文或英文撰寫。論文發佈可以漢語或英語進行。
3.論文應使用word文檔格式。
4.論文應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詳細通訊資訊。
七、聯絡資訊
(一)投稿聯繫:
請於截止日期前將論文電子版本提交至會議組委會秘書處,具體聯絡資訊如下:
中國大陸:
聯繫人:楊秀清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學院)
電話: +86-27-87556344
電郵: yxq_yy@163.com
連娜(中國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電話:13582244165
電子郵件nayanminghui@126.com,
境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資訊學院
聯繫人:徐小鴿 助理教授
電話:+65 67906112
(二)會務諮詢: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曹茹教授
電話:13933280479
電子郵件:caoru2003@126.com,
連娜講師
電話:13582244165
電子郵件nayanminghui@126.com,
[附錄:論文格式]
論文都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格式書寫。頁面大小為A4,不分欄;行間距設為單倍間距,字元間距設為標準;頁邊距為上、下2.54釐米,左、右3.17釐米,頁眉1.5釐米,頁腳1.75釐米。
中文版面格式範例如下:
論文的中文標題(三宋,加粗,居中)
作者姓名(宋五,不加粗,居中)
作者單位 郵遞區號(宋五,不加粗,居中)
e-mail:(Times New Roman, 五號,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為宋體,五號字,加粗,退兩格;摘要為宋體,五號字,不加粗,字數200-300字。
關鍵字:格式同摘要 詞數不多於5個,關鍵字之間空一格
正文:宋五,不加粗
注釋:
注釋一律為章節附註。內容包括:作者、書(篇) 名(英文用斜體)、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版次、頁碼等。
第七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組委會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