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2/5(一)中午12:00-2:00pm
地點:臺大新聞所401會議室
旺中購併中嘉網路案,引發社會高度關切,事件發展過程中也牽動新聞自由的爭議!2011年9月2日,新頭殼網路媒體報導立委因本案施壓NCC,竟遭立委謝國樑控告妨害名譽,並聲請假扣押。經法院裁定後,立即扣押媒體負責人蘇正平與記者林朝億薪水。這種訴訟手段,與2004年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對付《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如出一轍,威脅記者的經濟生活、達到恫嚇的效果。
本案爆發後,自由之家與國際記者聯盟均已表達關切,並呼籲台灣應將誹謗除罪化。根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34號一般意見,兩公約人權事務委員會指出,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各國應考慮解除使用刑法對誹謗相繩」。在國際人權日到來之際,台灣社會有必要重新思考誹謗除罪化以及司法訴訟中的階級與人權議題!
主持人:臺大新聞所副教授洪貞玲
與談人:新頭殼網路媒體記者林朝億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務執委劉明堂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執委高涌誠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許家馨
討論議題:
謝國樑告新頭殼記者,使用哪些司法手段?這些手段對於新聞自由的影響是什麼?
本案是否符合誹謗罪構成要件?誹謗是否應該除罪化?
訴訟中假扣押、假執行,目的為何?保護了誰?法院裁定假扣押的標準為何?
為了保護新聞自由,制度上應該給予記者什麼保障?
是否應該設立記者訴訟/保護基金?如何設立?
主辦:臺大新聞所、臺大公共政策與法律中心
協辦: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體勞動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