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妳今天有沒有空?要不要來看盼盼(化名),他已經被外國家庭認養了!」就在媒體全天候SNG連線,大肆報導中國大陸貓熊團團圓圓專機空運來台灣之際,一位在愛滋機構服務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又有一個已經確認沒有感染愛滋的四歲男孩盼盼,即將被美國家庭領養了。
因多年來採訪醫療新聞撰寫愛滋相關議題之故,2005年在關愛之家剛認識盼盼的時候,他只是個襁褓中的孩子,由於父母都是藥癮愛滋感染者,盼盼一出生就被驗出血液中呈現愛滋病毒陽性反應,在父親行蹤不詳、母親入監服刑的情況下,輾轉被送到關愛之家安置。
很多人都不知道,疑似愛滋寶寶從出生後到六個月大之前,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體內還留有母親的抗體,藉此抵禦外來的病菌侵擾,此時篩檢愛滋病毒,容易出現「偽陽性」反應,若在疑似愛滋寶寶出生前後接受預防性投藥治療,等到寶寶六個月大之後,從媽媽體內得到的抗體逐漸消失,自體免疫系統成熟時,在一歲到一歲半之間確定檢驗呈現「陰性」反應之後,就可以成為健康的孩子,盼盼就是其中一人。
但是從「疑似愛滋寶寶」躍升到「確診未感染」的健康寶寶之後,四歲的盼盼並未因此成為幸運兒,由於母親在監服間被剝奪親權,他目前被安置到台北某家育幼院。盼盼等了一整年,就是盼不到有台灣父母願意收養,最後在育幼院的安排下,今年即將到美國與認養父母團聚。
從2005年迄今,台灣的毒癮愛滋感染者急遽爆增,毒癮愛滋感染者生下的疑似愛滋寶寶,在父母不詳或入監服刑無法照料的情況下,陸續被送到原本安置成年愛滋感染者的關愛之家與愛慈基金會,2005年我還在自由時報工作時,由於經常與愛滋團體接觸,就逐漸觀察此現象,並一路追蹤報導台灣疑似愛滋寶寶的現況,甚至有一名十歲的愛滋兒童家家(化名),因被校方發現感染愛滋而無法繼續就學,2007年10月辭職離開自由時報後,仍持續關注撰文迄今,但現況卻越來越令人感到沮喪。
2006年1月2日,我曾報導過(刊載於自由時報)長得聰明可愛的七歲小傑(化名),因為母親感染愛滋無力扶養,在台灣寄養家庭沒人敢要他的情況下,被善心的美國父母認養之後,跨海展開新生活,這是我報導愛滋新聞多年來,首度探討有關台灣「無愛寶寶」(確認未感染愛滋)被送離故鄉的新聞。
2007年4月3日,我再度採訪報導了被安置到愛慈基金會的疑似愛滋寶寶(後來確診並未感染)小恩(化名),因藥癮愛滋的原生父母無力照料,即將被美國夫妻認養赴美生活的消息。此時心中感慨萬千,在發出寫好的新聞稿之後不禁自問:「這些孩子都已經確診並未感染愛滋,難道真的無法在自己的故鄉健康、快樂地成長嗎?」還來不及寫深度追蹤報導,就在2007年10月辭職離開自由時報,在此其間,台灣確診並未感染愛滋的「無愛寶寶」們,接二連三被美國家庭收養。
2008年10月17日,我在「教育部人權教育電子報」上,撰文寫出2008年2月份,造訪香港正生會在中國河南興建的「正生愛之學校」情況時曾提及:「香港正生會做的事情,正是當前台灣社會嚴重匱乏的,在台灣,每年有越來越多因為父母吸毒感染愛滋入獄或死亡,經由垂直感染生下的愛滋寶寶,目前正面臨無法順利就養的困境……,截至目前為止,有三位愛滋寶寶在台灣找不到願意認養的父母,因而遠離台灣,輾轉被美國的教會家庭收養。」文中提及的都是確診未感染的「無愛寶寶」。
令人驚訝的是,2008年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參加愛慈基金會舉辦的台灣首家愛滋寶寶照護中心成立記者會時,根據近年來累積的採訪數據發現,從2005年至2008年底,台灣已有5個確診未感染愛滋的孩子,全部都被美國家庭收養。
美國很近,台灣卻很遠!是什麼原因,讓台灣的「無愛寶寶」在自己的故鄉找不到安身居所,飄洋過海成了美國父母爭相認養寵愛的台灣「洋」娃娃?當他們長大之後,與明顯不同的膚色,是否會想要回鄉「尋根」,而他們的原生父母,屆時還在人間嗎?
父母都是藥癮愛滋感染者,並非這些孩子們的「原罪」,孩子太小,不懂得為自己爭取權益,政府相關部門與媒體的關注眼光也太少,再加上社會大眾對於愛滋的認知不足導致的恐懼心態,未來還有多少個無辜的寶寶們,將成為在故鄉找不到棲身港灣的小船,飄洋過海向美國遠航呢?
從1999年進入媒體工作採訪首位血友愛滋病患李錦章迄今,與愛滋報導結下了十年不解之緣,在此期間,出第一本書《時間的病》、念研究所撰寫論文,到拍攝紀錄片,都圍繞著愛滋議題打轉,僅管目前暫離媒體成為獨立的文字工作者,仍可持續把握機會,寫出筆下所見的愛滋世界。
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到2008年12月底,台灣19歲以下的愛滋兒童與青少年共有548人,不論是尚未確診的「疑似愛滋寶寶」、確定感染的愛滋兒童與青少年,以及確認並未感染愛滋卻無家可歸的「無愛寶寶」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同情與捐款,而是社會大眾的同理與接納。
農曆春節將屆,當民眾們攜家帶眷、歡天喜地前往台北木柵動物園與「團團圓圓」相聚時,已被美國父母領養的盼盼也將動身啟程,成為第6個台灣「洋」娃娃,至於第7個甫滿週歲的「無愛寶寶」,也將在今年春天被芬蘭籍的家庭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