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打開網址http://empotv.no/可看到挪威增能電視台,這個網址每天上載與智障民眾有關的新聞。點選其新聞雜誌節目可見,主持人和攝影記者以及文字記者都是智障民眾擔任。他們製作很有質感和觀點的新聞雜誌節目,在世界電視新聞圈,這樣的節目並不多見。報導智障者的故事是一回事,大量啟用智障者來報導又是另一回事。期待讓智障者能表達自己的看法是一回事,能落實源源不斷又是另一回事。看起來挪威正逐步實現這種理想。
EMPO電視台成立於2009年,這是一項為期五年的實驗計畫,由國家出資支持,緣起於社會看重智障者應有更多平等權利,但當時挪威公共電視並無智障專屬節目,於是政府支持智障者另成立一個新聞媒體,在這個媒體,由六位一般電視新聞人員幫助智障者從事電視新聞工作,這個電視台還有很多行政人員也盡量雇用智障者。電視台台址位於首都奧斯陸不遠的地方,名為Ski。
該電視台製作人Asmund Brovig告訴筆者,全電視台共有二十位智障民眾擔任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以及節目主持人。他們每天供稿給網路新聞,例如史塔芬格市有位智障者想要買地,地方政府同意後發現買主是智障者,又改變了核准的決定。這引起智障者的不滿。另一則例子是挪威有些人主張胎兒八個月時如檢測出有智障跡象就要墮胎的政策。這都是與智障相關的各地新聞。
同時該電視台每週還生產兩則電視新聞雜誌節目,每則十五分鐘。新聞專題內容涵蓋權益故事和智障民眾好奇的議題,由智障記者自行採訪。從拿麥克風到架攝影機以及有條不紊的介紹故事,雖然講話比一般電視記者稍微慢一點也不流利一點,但還是能與受訪者溝通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照著一旁別人準備的內容照著唸做個樣子而已。
舉幾個報導主題和報導方式供觀眾理解智障新聞雜誌。以四月播出內容為例,有一次是第一單元是社區新的特教中心成立,市長來參觀。但報導主題不是市長,而是智障者及老師。其後有挪威籍世界賽車冠軍專訪。在這段訪談前還有一段前導影片,是幾位智障者在路旁加油,有一張漆有EMPO TV標記的椅子當賽車快速前進,大家幫他加油。原來是因為賽車選手的名字和椅子在挪威文諧音。
之後主持人棚內訪問選手,問高速活動的安全問題等等。智障者雖不一定能賽汽車,但也許可以賽腳踏車,他們對速度很有興趣。
另一個例子是記者在報紙看到有人收集流浪貓來安置,於是記者循線到這個地方拍攝訪問。收流浪貓的獸醫還借聽筒給記者體驗。在智障者的生活世界,寵物很重要。挪威到了夏天很多人度假,這時流浪貓增加,智障者很關心,這是他們想知道的故事。
還有一個例子是特殊奧運要來了,很多智障選手也需要爭取募款,但是一般報紙不會有很大興趣刊登這些選手的故事。於是這個電視台採訪特奧選手訓練以及家居生活,採訪挪威知名的運動募款公關人員,看特奧選手要如何增加募款。也到報社採訪主管,詢問為什麼報社給一般運動選手很多篇幅報導,使他們容易募款,卻不以同樣篇幅提供特奧選手。
除新聞專題,還會介紹智障樂團等軟性議題。其實有些智障者可能在一般學校學科考試有問題,但音樂方面的才能卻非常出色。基本上挪威將大家都視為某些方面較弱而某些方面較強的人,因此大家要互相當伯樂找出彼此的長處讓人人平等發展。
挪威給了智障者機會從事電視新聞媒體的工作,讓智障者問他們好奇的問題,讓智障者的生活有一個平台可以呈現,進而讓大家相互理解。其實從智障者在一個國家的人口加上家屬來看比例,也有可觀人數。讓他們有機會發聲未必真的是極少數的小眾。成立電視台不等於社會大眾一定會看,無疑的,這個電視台的節目還是要製作的有新引力趣味性和有內涵觀點。一天又一天由社會大眾來檢驗。如果讀者點選其節目會發現,其鏡面色彩創意實在達到相當專業水準,可見相當用心。
為了提昇影響力,EMPO電視台開始時不是自己獨立一個頻道,而是寄居於收視率已經不錯的的頻道,這樣比較容易被觀眾看到,而不會又孤懸於一個世界。2011年四月,EMPO電視台轉進到挪威TV8,這樣幾乎全國民眾都可以看到。現在已是網路時代,這個電視台的首頁也特別設計,以人手勢的圖像為點選標記,項目包括最新消息、關於我們、網路電視節目、如何與我們聯絡以及徵才情報等。以徵才一欄來看,還有很多缺,包括打包接電話和採訪等許多工作,但應徵先決條件是必須是智障者。
智障者從小的生活經驗與一般人有些不同,有的其實只是一部份發展遲緩,卻可能被周圍的人當成什麼都不能,進而失去不少探索世界的機會。還有的要花很多時間參加早療,也與一般小孩的發展歷程不同。這個電視台報導的故事提供智障者很多刺激與鼓勵,看到自己還有很多可能,也讓大眾調整對智障者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