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許多媒體會報導天氣變化和世界各地哪裡凍死多少人,或者延伸討論地球變化環境議題。身為公共電視,既重公共服務又有媒體科技,碰到寒流會做什麼?荷蘭公視旗下的MAX用老人節目扮起牽線角色援助東歐凍瘡老人救助。

  荷蘭公視旗下有許多個電視台,其中有個MAX台(http://www.omroepmax.nl/)以服務五十歲以上觀眾為主,自2005年創台後收視與社會迴響不斷增加,現在是荷蘭頗紅的電視媒體之一。MAX有個節目叫做「過不一樣的人生」(Maakt Mogelijk,每週五1735公視第二頻道2006年為10分鐘,2007年加長為40分鐘)鼓勵大家中老年人貢獻自己的專業經驗和資源來協助需要的人。

  也就是說該媒體看到中老年人的潛力沒錢的不只收集發票有錢的不只送棉被,還可以一起發揮更多能力幫助有需要受痛苦的人。於是每周一次的節目總是在荷蘭國內與國際間扮演媒介角色牽線成全能服務與需要服務的兩方。

  為了讓這種節目經營得專業,MAX台節目總監Jan Slaghter設立社福部專責聯繫評估哪些故事適合節目,包括地點、性質、與本地銀髮專業人士和一般有心觀眾資源連結的可能等。然後籌畫到當地製作節目,選定故事人物邀請荷蘭境內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型態包括專業人士一起在當地的服務,也有的是先報導然後邀請荷蘭本國專業人士不久後一起前往。

  已經製作過的故事包括印尼海嘯,動員建築土木專家和健康促進的體育老師,和烏克蘭等地區寒流救助,動員醫生與社會服務救助人員等。

  以寒流救助這集來說,走入現場報導當地人零下三十度以下有多少是生活在沒有暖氣的環境,在這樣的建築中,老人行動力有限、對天候因應體能有限,氣溫驟降他們又如何受到寒流的影響。而凍傷的人有多少人需要截肢,當地的醫院能提供怎樣的照顧。荷蘭人可以投入的是那些服務救援,這些救援在MAX電視台介入下,大家可以怎樣投入行動。因此,節目介紹極端天候下人們生活狀況,也幫助荷蘭本地人有更多層面的學習。

  這種節目成本當然可觀,也不容易執行,但取決於公共信念、人道觀、經營資源的素養及運用媒體科技的素養。MAX終究實現這種理想。節目也不用灑狗血的製作方式,或使用「高潮式」配音,比較大的特色是用尊重對方的鏡頭語言和對話參與、在地培力的思維,不高舉施救者的謙卑態度,一起去改善人的痛苦處境。

  荷蘭與英國是近代最早有國際觀的國家之一,與北歐各國都是世界上援外最積極的國家,援外金額佔國家國民所得有較高的百分比。這些國家的國際觀是對人的價值看重,以及不斷釐清行善的價值觀,將之交會運用於電視媒體的公務服務創意。電視台總監Jan Slaghtert本人一手締造Max電視台成就,他本人也不是傳播學者或沒有經紀人,而是一個智障協會的前負責人,做節目他總秉持充分與員工溝通,讓大家願意為同一使命投入。眾人因此不只是為薪水或老闆交代做事,而是力求成就節目製作品質。

  對台灣一般媒體而言,救助型新聞不少,但媒體介入的還不多。有時台灣的傳播學者還會用理論質疑媒體的角色不應「太介入」被報導對象,以免有自導自演之嫌。但MAX做的是有新聞性的節目,似乎並未引起大眾質疑客觀中立問題。

  此外,從MAX經驗看,我們可以對助人故事增加一點批判思維。到底怎樣救援才是最適當多贏,避免變成電視節目消費受災者。

  記得幾年前在高雄,筆者採訪一些警友會的富裕人家,到苓雅市場冬天愛心送棉被。我親眼見到一位在菜市場生活的獨居老太太逢年又成為被送的對象,大家拍照、顯現愛心時,後面的牆角已經有十幾個全新但是外套蒙塵的棉被,我問了結果是她年年冬天都要得到慈善家送的棉被。不但用不了,狹窄的空間高高的棉被疊堆恐怕地震還砸到頭。這是我們寒冬送暖該用的方式嗎?看起來老太太需要的是有人陪她說話吧。

  至於大型災難,我們有受災辦募款晚會的經驗,也顯示能運用及時影音等媒體科技,但後來到底善款全用於救災還是變成電視台買設備的費用,偶而還引起外界質疑,但也難以查證。

  這些問題一樣考驗著MAX電視台,但這個電視台相信,必須能長期取信大眾。

  一個電視台為了海內外救災而搭起媒合一般大眾和善用中老年人智慧經驗的,在台灣還不多。慈濟有一點接近,中視早年有類似節目,當時看起來有溫暖但也有點悲情,而且服務本地人為主。後來有愛心專款部門,但還未見到連結製作新的社福社服節目。也許媒體經營理念環境改變下更不容易。如果未來、台灣能有更吸引大眾廣泛認同的作法更好。

  荷蘭MAX運用電視製作行善關懷節目,介紹行善智慧,鼓勵社會上不同專業經驗的人將智慧用於助人,沒專業經驗的也能按個人長處參與。讓大眾不只將眼光放在自己過得好不好,而將生活的意義轉移到別人過得好不好,且還看別的國家的人過得好不好。讓人覺得自己退休了能將經驗用於世界,這呼應了老年生活需要的位份、安全和意義三項存在價值元素。這也為老人節目除了唱卡拉OK比賽與手工藝傳承和把握有限生命實現個人夢想以外,又多了一些創意,要大家多看重發揮能力為不特定的別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