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線電視系統的外資,用閃避台灣相關主管單位的手法到星加坡上市,可能使陸資進入台灣傳媒產業有一個海外管道,引發了台灣各界的關心和討論,足以證明我們的廣電法規不足以防範可能的漏洞。


傳播產業主權 茲事體大
二十多年前,亞洲有線電視產業首先在台灣開始合法發展,但我們政府沒有遠見和經驗,沒有研訂策略讓這項產業的製播及營運在台灣生根。使我們失去電視產業以台為亞洲中心的第一次機會。


這次雖然外資鑽了空隙,先斬後奏在星上市,但也說明了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投資和商機,已經逼近。這是電視產業很重要的另一個契機,我們要外資重視台灣市場,要吸引他們到台灣設立基地,不能只從台灣賺走利益而不在台灣投資。


這次,台灣第三大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台灣寬頻"(TBC),其最大股東麥格理集團將持有的股票轉成信託基金,基金再到新加坡上市,這套以外資炒作台灣系統,等套利之前,又到國際資本市場去搬資金的作法,未經台灣相關部會審核即"先斬後奏",不僅讓政府措手不及未能事先處置,也讓台灣學界和業界都為震撼,驁恐臺灣傳播產業在將來會失去主導權,茲事體大、不能不慎加防範。


制度法令尚待完備
台灣因為國際現實及面對中國的政治因素,一向對傳媒的資金及主控權非常敏感。這兩年各界之所以主張媒金分離,即是一項明顯的事例。雖然這次NCC以「下不為例」的特案,開個小窗口讓麥格里集團赴新上市,但如何杜絕其他業者群起效尤,總得有個法令依據才是。

當年各項電視法規在立法草案及修法的過程中,都對外資(含中資)有過嚴格的規範,所以當年台視民營化時迫使日資賣出持股,就是依法處理。原本外資投入有線電視糸統也有嚴格的比例規定,但主管單位無法有效管理,才使得外資藉各種管道進入台灣鯨吞蠶食,使得台灣的有線系統絕大多數,落入了外資的控制,並在經營一段時日後,抬高價碼待價而沽,而今外資再運用境外上市集資,可見外國業界及投資公司對此行業的瞭解,和靈活的操作,其功力及手法都領先政府主管人員很多。


從政府過去訂定法規及經管的實績來評估,態度一直都是過於保守,理論和實務都沒有長遠的預測和看法,所以我們有關傳媒的新發度,和新傳媒的來勢洶洶,都無法在事先有良好的管理策略和先進的法規。


錯失產業時機
當年的有線電視,台灣曾是收視戶最多、市場最大的國家,對亞洲的衛星及有線電視產業,擁有絕對的影響力,並可藉龐大的收視戶及市場,要求各頻道經營公司將上鏈及製播中心,都設立在台灣。這不僅可活潑我們的產業,增加大量工作機會,並可提高我們在亞洲傳媒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在那時,政府沒有此類招商的人才和策略,以致臺灣一直是電視產業的付費國家,沒能從產業中為國家賺到外匯和勞務,甚為可惜。


台灣在一九八O年代中後期,開始有了沒有法規依據的有線電視-第四台,並快速發展蔓延到台灣各地,成為亞洲最成熟的有線電視市場,然後在政府摸著石頭過河的陌生經驗下,九O年代初期才逐步在慢慢形成的法規下導入軌道,從「無法可管」到有法整頓的期間,台灣當時已有三百五十戶到四百萬戶的規模。


其間因中國大陸嚴管該項產業,而印尼,印度,日本等國則發展衛星電視,所以那時台灣已是亞洲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有線電視市場,但業者及政府對這個市場的輔導與經驗,都不周延,也很短視。以致當年行政院擬定的「發展台灣成為亞洲傳播中心」政策,未見執行即胎死腹中。


臺灣只接受了有線及衛星的服務,沒在這項快速發展的電視產業中,得到應有的商業利益及製播地位,反而由香港取得了衛星傳訊的投資利益,而由新加坡取得了大量的製播中心地位和人才。這是我們在傳媒新方向的錯失了這項產業的首次良機。


重拾臺灣傳播產業機會
此次麥格里集團赴星上市集資,看其計劃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有線電視數位後,為擴大服務作付費頻道之用。如果真是如此,則我們不僅應要求類似的上市案件須在台灣辦理,而且對緊接而來的付費頻道製播中心和上鏈工程,也應要求外商到臺灣設立及進行。以表示外商和電視產業,重視臺灣諸多的訂戶及極有潛力的市場。

目前,中國大陸電視產業市場雖大,但屬閉鎖型的傳媒市場,北京逐年只讓經核准的極少數外國頻道進入,所以數位化之後的付費頻道,目前不太可能被核准在大陸作全頻道播出,充其量只能賣出部份節目的版權供他們播出。


所以台灣未來可能是收費頻道,在亞洲極為重要,極能獲利的市場,而且臺灣的影視製播人才多,語言文字的水平,都是在亞洲華人之上,更何況台灣目前的薪資較星港較低,製播成本隨之降低,而且台灣的效率及執行力都相當可靠,金融自由化及高度的電腦化作業,對未來多樣化的收費也極為有利。


台灣的文化部,國家傳播委員會及財經單位,都應該為這一波新的傳媒產業,全力擬定較為優惠的條件,爭取這類新增的電視產業在台灣投資生根,以台灣為中心向亞洲各國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這類投資台灣,將增加青年人的就業機會,並使台灣電視製播工作的經驗與國際接軌,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讓政府和業者共同攜手,為台灣引進多元化的產業領域,為打開台灣電視產業的國際化服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