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有句話說,國家強大不在有多少大砲武器,而是如何對待弱者。以往這句話讓人想到的也許是輔具與社會福利等,但讓弱者們有個電視台來幫助弱者增能,恐怕就不多見了。

 

 

幾年前獲悉挪威有身心障電視台Empo TV(http://www.empo.no/om-empo-tv),當時甚為好奇。今年有幸親自拜訪,發現遠比想像的還要動人。原來,它不只是製作新聞雜誌的媒體,更是身心障民眾的媒體識讀中心。

 

身障者的媒體

這個電視台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郊外的小鎮Ski。在森林中有身心障庇護工廠,這種工廠全挪威共兩百五十個。而電視台是Ski庇護工廠區的一部分。目前來來去去約有四十位員工,其中輔導人員只佔個位數,其餘都是身心障員工。

 

  每天上午大家分三組開製作討論會議,一組六人,含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以及動畫製作者等。各組要先各自上網搜尋國內外新聞線索,看什麼新聞線索有值得報導角度,可以介紹給身心障觀眾或幫一般大眾理解身心障民眾。這正是名符其實的媒體,促進社會彼此理解和追求一樣的生活權益。

 

  接著三組開始進行聯合編輯會議,彙整線索過濾,每位參與者因為這個過程學習搜尋資訊的能力,並因此保持與社會互動而不致疏離。還要決定各則故事排出一個編輯順序,討論為什麼要這樣排。這也是不斷刺激思考的過程。之後各自開始一天工作,有外出採訪的,也有在家後製和進棚錄影的。

 

幫助身心障礙者克服困難、學習製播

我到訪那天,碰到一組人正在製作動畫,成品是一段模型鱷魚過河把節目商標吃掉的片段。輔導製作的人在一旁解釋,指導身心障工作人員如何操作分鏡與分格拍攝。到了非線性剪接間,也是身心障者正在剪輯。他對我微笑,看得出是類似唐式症的樣子。

 

  輔導者告訴我,非線性剪輯對身心障比較難,不是只因電腦程式,而是因為剪輯牽涉到抽象思考,參與者得有想像能力。有時輔導者代替操刀,讓身心障者在一旁,鼓勵身心障者表達對選擇畫面的看法,然後幫他剪。這樣仍然可以刺激身心障者參與,學習與同事的互信和溝通自信,並逐漸學習認識影像串連的意義和選擇的能力。

 

  這個電視台除了專業技能的輔導人員還有編制社工。社工說,外面的人看到這裡製播的新聞節目總是好奇身心障怎能如此?尤其外國人更懷疑這些人真是身心障嗎?事實上播出的是流暢的成果,但背後可是很費心的。例如自閉的員工可能忽然想到什麼,就放下工作跑到辦公室或攝影棚角落一動也不動,或者只顧自己的事而放下剛才做到一半的工作。有時在攝影棚要先講好一些手臂記號,以便萬一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時,由輔導人員比手勢能繼續錄影。

 

   這時社工要很有耐心的等候、陪伴、鼓勵。事實上從每位員工一來的時候就要個別了解,從簡單的契約承諾方式互動,例如先學習什麼叫遲到,不要遲到。這一步達成了,再進一步給予其他挑戰。一直到可以參與新聞採訪製作與報導。

 

  進入攝影棚參觀,正好他們在錄影,有錄廣播新聞的,也有主播正在選衣服要錄電視新聞。這些節目會在挪威公共電視(NRK)頻道播出,每週一次,專業要求一樣不少。播出後可在網路點閱,另有一些議題素材和論壇於網路播出。

 

障礙者的潛力值得期待

因為我是外國記者,這個電視台的記者也來訪問我。他用英語訪問我,我一邊接受採訪一邊很感觸也很感動。身心障在這個國家因為大家看重他們的潛力,加上耐心陪伴鼓勵,居然可以用母語以外的英語來訪問我。除了說話有點結巴,提問是很清楚的,而且不需要輔導老師在一旁裝模作樣把他當傀儡指導他。若不是因為這個平台,他們要與我相遇認識台灣媒體恐怕不易。

 

  其實這位記者小時後曾經住過美國,他也曾與攝影記者一起去特殊奧運搶過新聞,訪問翁山蘇姬。對身心障者而言,這種新聞雜誌節目播出,一方面實質讓大家知道翁山蘇姬對身心障參與社會的看法,同時也讓許多身心障觀眾有參與感和得到鼓勵。後來也在挪威國會單獨採訪總理。

 

  在Empo TV還有些不能流利說話的,則協助製作美工字幕,大家輪流職務以便學習更多能力。我還看到一位員工休息時正快樂的寫詩。她的表情展現出正快樂自在的做自己。

 

讓他們從工作得到尊嚴

電視台負責人格羅女士說,這裡經營的目的是給身心障更多機會。經費由Ski鎮公所支持。但是為了尊嚴,員工堅持由勞動部門預算來發薪水,而不要社會福利部門的預算支應。因為預算來源的意涵不同。

 

  目前預算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還有售片所得與贊助支持。接待身心障民眾的目的是訓練他們,使他們有更多可能重返社會職場並更獨立自主於日常生活。

 

為自己發聲

學習媒體製作可以認識媒體、可以為特殊族群發聲,也從中學習選擇、表達、溝通、計畫等,這就是所謂日常生活技能了。不曉得台灣的電視報紙媒體從業人員有沒有這樣想過,我們每天在媒體工作的過程會用到這些能力,也學習增進這些能力。

 

  這個電視台已經十五年,董事會成員包括政府指派三人,另有工會代表與員工代表。建台核心價值是尊重差異(將人視為寶貴資源並有權得到尊重而不被歧視)、對人生抱有期待(在此幫助別人創造其價值並彼此扶持)以及有自信自尊為自己感到自豪(看重這裡的工作並追求快樂工作而增強能力)。

 

  這些觀念交集是增能,也正是Empo TV原始命名以英語增能(empowerment)為名稱的由來。再根據核心價值演繹經營倫理與採訪倫理,主要包括在台內人人平等,不能接受任何一般員工對身心障的性騷擾,也努力保護所有身心障員工與民眾,就像一般媒體保護名主播與主持人一樣,還有充分尊重各種被報導者等等。

 

    最近我研讀丹麥長期照顧教科書,在介紹失智照顧那一章有段話指出,大家要理解,一般人有各種層次的身心需要,身心障礙者也有。一般人能自己追求滿足,五樣得到三樣也好,但身心障礙者可能一樣也不易得到。作為照顧者的責任之一就,是協助這些追求需求滿足的弱勢者能得到滿足。

 

  觀察Empo TV的經營的確就是努力做這樣的事。最終身心障不只學習媒體素養,更藉媒體素養學習生活素養。因為現代社會中,媒體是生活工具,身心障從中得到非常可觀的收穫也創造價值。也許這也讓我們重新估量媒體識讀的教育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