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看到新國會、由新任立法院長蘇嘉全主持的政黨協商會,全程公開舉行、各媒體採訪、加上全程網路直播、實現了全民多年要求瞭解國會論政的目標。希望如此透明模式能一直持續下去,我們更樂見民進黨選前政見的實現及落實。全民將會記住二月二日這天,因為這天是我國拋棄立法院暗室政治的重要日子。但這依然不夠,我們要更透明的國會頻道,在有線及無線電視中作會議直播。
我們直播國會問政的節目頻道
一九九三年,筆者與民進黨的吳乃仁兄,以中立的立場開始籌備,並共創全台首個政論頻道TWN(台灣衛視)。邀請自由派記者吳容典、羅碧霞等人加入,採納青年代表鄭麗文、張啟楷等人的意見。因陋就簡,以有限經費及簡要器材,透過印尼衛星PALAPA開播,對台灣業者提供國會新聞及相關評論。經過四年的努力,我們規劃節目直播立法院的委員會及院會,但我們直播立法院會議的努力最後宣告失敗。主因是立法院始終不同意我們接用他們存証用的立院視訊影視訊號,屢次剪斷我們的纜線,使國會直播成為斷斷續續的節目,因而也錯失了一個真正國會頻道的產生。最後我們耗盡了全部的投資。但也由於我們大量的報導立法院新聞,因而也使好多藍綠委員都得到了平衡的報導。目的雖已部分達到,但錢也用光了,在吳乃仁要回政界發展後,我們所有的同仁也決定散伙,至今吳董還欠發我們當年的資遣費呢!
雖然今年民進黨承諾開放透明立法院,除了擴大採訪範圍外、並力倡公民記者網路全程直播等新的構想。但筆者以為仍然需要建立類似C-SPAN的頻道,因為台灣是高齡社會,至少有四成左右的資深公民是不上網的,但對政治又十分關切。而其他青年觀眾,大多也只看網上的娛樂新聞,對政治新聞興趣缺缺,只對政治街頭活動有熱情。
既然有近一半人口的中高年觀眾對政治關心,且多透過電視新聞及政論節目來瞭解國會,他們便應該有權力知道立法院在作些什麼,以及各政黨的立場和作為,所以國會及公共事務頻道就非常有其必要了。
看看各國想想臺灣
美國C-SPAN已由三十年前的一個頻道,增為三個頻道以上,可見其受到民眾的重視。其中的C代表的是有線電視,S是衛星電視,PA是公共事務,N則是網絡。
美國的國會衛星電視頻道,其在國會休會期間會播出各種聽証會,及有關公眾事務的專案討論。這不僅在英、法、德等歐美,連鄰近的日韓也都有,只有我國ㄧ直沒有好好正視經營這類頻道。往往等到有議事衝突時,才見衝突雙方各自進行高分貝的記者會,相互指責,使民眾ㄧ頭霧水。再者,聽說過去台灣的朝野兩大政黨都不贊成有此類電視頻道,因為這類頻道不利兩黨的暗室協商,也會使部份委員為特定利益團體護航,及涉及利益分時的難看吃相為之曝光。
如今的準總統蔡英文在選前就一直標榜要打破國會的黑箱及暗室協商,所以新竹柯建銘在競選期間也首先表明,未來國會將打破暗室協商制度。現在是民進黨該兌現支票的時候了,國會頻道的設立也應優先處理。立法院可以從自己預算撥用少數經費(立院已有網路直播畫面可共用),就可擁有自己的電視頻道或委由公視系統辦理,再由有線電視的授權費用支用、都可。
立法院開會應該被全民看到
立法院長蘇嘉全在他首次巡查立院各單位,到網路直播的控制中心時,曾表示希望立院有一面電視牆,可從中同時看到八個委員會的議事論政實況。蘇院長可能對電視轉播作業及設施比較不熟,因為以現有的立院視訊直播設備,很輕易就可立即完成。但重要的是,不僅只能有少數人看得到,我們必須要使台灣全民都看得到,才有實質的意義。
好在廣電三法及數位匯流等法案的重要法條,目前尚待新國會繼續討論角力。而有無設立國會頻道之必要,可及時加以討論,也可將國會頻道納入必載及授權等關鍵的要點,訂定於法案之中。而且此時也是最佳的時機,因為在蘇嘉全院長首次主持的政黨協調會中,已有委員對打破暗室表達了不同意的看法,以期維持原先的祕密協商。所以,現在應用一鼓作氣的精神和力量,破除原先頑固的保守勢力,快速建立此一公共事務頻道。以透明論政、公正議事,來顯示我們是全民參政,全盤透明瞭解國家大政方針。相對於中共、社會主義集權國家,政權只掌握少數人手中,只要三四個中共政治局常委就可進行翻天覆地的改變和鬥爭。有了直播節目的立法院,確實會大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