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由本會期起進行議事轉播,這是國會政治思潮的一大革新,但缺乏專業的策劃及經營。當然在現在起步之初,看起來有些急就章的作法。但要作華人民主政治的先行者,並致力作為典範,往後的改進工作則需要更積極、更為快速去籌劃。
如果只是開放播出,不求專業質感,未能引起民眾的收視興趣,那麼終將因為鬆散的播出,逐漸?被閱聽眾遺棄。那麼期盼多年的國會轉播,到頭來是枉然。所以依台灣的經濟水平,及全民高度對民主政治的期盼,目前草創性質的國會議事轉播,應只是暫時性的作法,一個專業而高質量級的公共事務的頻道,或影音服務公司,才是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所要達成的目標。
推動國會頻道具有國際水準
我們立法院的委員有很多是留學過的菁英,他們應將自己對各國國會議事轉播的所見所聞、集思廣義的貢獻出來,用來推動改進國會頻道達到更為完善的水準。當然立法院也可促使有關大學的廣電科系,對目前各國的國會或公共事務頻道、進行專案的分析研究,提供我國社會及立法院作為參考,也可要立院祕書處進行專案研究,並提出可行建議案,據以建立更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務專屬頻道。
筆者個人之所以對美國的C-SPAN頻道?墨較多,是因為多年來看著其因陋就簡的開始,由單頻道片段時間的轉播,到今天發展到三個頻道的全天二十四小時播出,由當初四個人的發想爭取,到今天發展到285人的私營公益公司。而且這個公司的節目製播及營運,不接受政府有關單位的經費補助,主要收入完全靠全美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現在及將來的網路、數位?流的播出授權費用,及民間的募款。隨?頻道社會公信力的提昇,更邀請了諸多具社會聲望的公正人士加入董事會,其獨立公正性受到各黨派、社會各界、政府單位、不同族群的肯定和讚賞。在高度商業化的美國電視產業中獨樹一幟,並持續發展到其他的公共領域及事務中。C-SPAN頻道及其延生性各項民主政治服務,標誌?美國真是一個高度進步的現代民主國家。
C-SPAN的華文翻譯是「有線及衛星電視公共事務頻道」,所以從其命名來看,就可知其成立的時間並不久遠。因為衛星電視的登場,大概是1970年代以後的事,那個時代台視已成立十年,中視也成立了五年,而華視也已建台準備開播。也許是受到當年英國BBC大量播出國會議事的啟發,四位重視美國國會透明化運作的有心人士Brain lamb、Jana dabrowski、Don joule、Brain lockman爭取到美國眾議院的同意,在1979年3月19日作了首次議事轉播,距今也不過是三十七年的事。在其開播時台灣的老三台都已非常茁壯,而且獲利豐厚。只是當年的台灣電視產業均在黨政軍的控管經營,立法院也是在老國會立委及一黨獨大的情勢下運作開會,其時有無議事透明運作並沒有受到重視。所以當年筆者赴美轉播其他新聞時,初見C-SPAN的播出內容,真是大開眼界、讓人興奮又激賞不已。
由於美國參眾兩院議事繁複,他們原先的每天八小時轉播,後來延伸到十六小時及二十四小時。不但兩院納入的播出內容增加,在公眾事務方面更是逐步擴大。後來將白宮事務、最高法院的有關議題,及民間社團對公眾議題的討論都被納入,而且在美國經由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平台的播出,使其收視戶數快速的增加。C-SPAN的服務在1986年增加為兩頻道,更在2001年增為三個頻道,在畫質與設備方面也根據美國FCC規定,早已作HD的高畫質標準播出。而且其所有播出的內容也早已透過網路供人們觀看,尤其國際相關人士及研究單位,均可自由的取得需要的資訊,瞭解很多美國立法及政策的形成的過程。
除了視訊之外,他們並將相關服務擴展到無線廣播,近年並將轉播範圍擴大,運用轉播車到更遠的地方,去關心更多的公眾事務,其逐步的進展、擴大關注的多樣議題。這個私營的公益公司,促使國會及公眾事務的透明化,一直不遺餘力,使有志致力公民社會的人士都同感驕傲。
國會頻道是臺灣跳脫政治窠臼的機會
最近二十多年來、臺灣已被公認是國際間成功的民主國家,但過去不合時宜的陳舊思潮,仍然散佈在政府各單位之間。主要的立法?行政?司法等主要中央機構,長期以來存在很多不透明的運作,一般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或公正獨立?民調數字一直不高。
此次政權輪替,選民表達了對政府透明運作、廣納民意旳期待,非常迫切。所以立法院在新屆期迅速作出回應,決定立即作議事轉播的安排,使政事的透明有了開始。但其距政府事務的透明範圍還有很大的落差,國會、政黨、政府、社運、學界、公益傳播等各界領袖,應深知一個公正的公共事務頻道,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乘著這次政權輪替,民意全力支持改革及期盼時,如何藉重美國已有的模式,及其他民主國家的透明精神,在不久的將來促成我國公共事務專屬頻道的早日實現。
520後,行政院的首次院會也開放供各電視台作直播,可見透明觀念已在政府各單位之間播下了種子。新政府的作為及各部會首長急於表態的新施政方向,其實都是跟全民的權宜有關,其中兩岸、外交、交通、經濟、財政、福衛、國防等構思中的改革與新想法,更是引發全民的關切與討論。如果能透過公共?務頻道的公共論壇廣泛討論,也將使民意反對的意見及聲浪獲得重視,使政策提出時已然獲得相當的瞭解和平衡?使政策的可行性將大為提高。
我們需要更具公共性的國會頻道
現今新政府最緊要的工作之一,是年金制度的改革。蔡英文總統及林全院長希望新設的「年金改革委員會」,能在副總統陳建仁的專責召集下儘快的展開工作,每週都要集會討論,以期在半年之內,能提出解決改革的可行之道。這項極大的工程,關係?公?教?軍?勞等全民的未來退休生活,消除目前極不合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未來每週的集會,其實都應向全民透明公開其過程與內容。但可惜的是目前只能作網路播出,不能納入為國會頻道的內容,因而無法就此項重大?議的討論和過程,?觀眾有最直接的收看和瞭解。
而且將來總統府的重大事務,未來的重大司法改革,重大法案不同角度辯論,台灣各地方重大事務,或地區開發的不同辯論、公聽,再再都是全民關心的議題。但這些國會之外的公眾事務,都未受到目前國會頻道服務所能納入的。但我國目下所需要的不僅是國會頻道,而是一個更為廣泛的公共事務頻道。
現在這種「速食」型的國會轉播,尚存有版權歸屬的問題。以播出平台來說,他們只是受立法院委託而作公益性質的播出,但將來在激烈的選舉中,一定會有政黨或參選各方會運用這些已播出的材料,從中選用片段,用以襯托自己或攻擊對手。而我們立委中很多素質良莠不齊,在質詢及議事中?鬧出不少笑話,或在議事攻防中誇張的杯葛過度激情,這些都可能被有心運用。其片段選用的尺度,或用以故意誤導他人,那麼將來的爭執及法律問題,都是不容忽視的。這些更深一層的考慮,都值得我們作事先的設想及防範,以免引發更多的問題。
筆者的本文旨在拋磚引玉,期盼政府及民間都能在這股新政權、力圖改革振興之時,就已上路的國會頻道的簡單播出作出檢討、改進,並擴大服務範圍。爭取時間使「草創」、「速食」型的轉播,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集合各方的關注、邀集各方有志之士,集中力量踢出重要的臨門一腳,力促我國的公共事務頻道,早日在專業的設想中合理週衍的誕生。期待國會頻道提供更周全更完善的服務,促進我國政治運作的更為透明化,及公民社會目標的早日實現!
註:有關美國C-SPAN資料,係參考維基百科之介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