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群媒體發達影響傳統媒體新聞收視率,網路似乎讓觀眾口味更重,這時候傳統電視新聞還有什麼新而合理的服務?以色列電視新聞媒體Ch10試著用活潑但不很綜藝的方式贏得傳統頻道和社群媒體雙重迴響。


 
  是Ch10夜間新聞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Guy Lerer 介紹他們的做法。這個節目每天從網路過濾新聞議題,由於Ch10有每日新聞節目,內容由製作群不斷從網路尋找,直到晚間六點開會篩選,決定夜間所有的網路消息新聞的主新聞。


 
  Guy的節目盡量避開已經有許多媒體報導的議題,製作目的是喚起社會重視


一些現象;為了配合這種製作方向,製作群要有很好的網路資訊查證和整合能力,這是服務,超過一般人自己蒐尋的效能。


 
  有些非常即時性就當晚處理,甚至節目進廣告時,製作團隊都還在滑手機從推特等處觀察有無新資訊,有時主持人會請製作同仁配合調整報導內容,議題特殊則希望表現方式也特殊。發現稍有長效的議題,則考慮出外景,以更生動活潑的方式增加與觀眾的互動,讓主頻以及社群媒體都有更多吸引力和引發影響力的機會。


 
  例子之一是有些工廠的空汙嚴重,製作單位找來喜劇演員穿上癌症細胞的假體,到汙染區附近公園遊走,坐在遊客椅,和人互動,以隱藏攝影機拍下來,癌細胞會向民眾表達自己很痛苦等等,觀眾則可看到民眾遇見癌細胞的一連串反應;因為是專業演員,知道怎樣表演也知道怎樣為新聞節目社會議題探討而表演,所以有吸引力、有幽默感,但並非只有搞笑,也不是要把互動弄到如抗爭般嚴肅。但與民眾互動最後,都會告知所屬媒體與節目。


 
  之後同樣的癌細胞大布偶走到被指控汙染的工廠大門遊蕩,以該國平日恐怖活動之警覺,大門警衛當然不敢輕忽。這表示大布偶也要很小心,萬一挨槍可划不來。Guy認為,找尋新的方式呈現問題比一直用傳統方式可能更喚起大眾注意,有時這位喜劇明星挑戰社會現狀甚治被警衛逮補入獄隔日才被放出來,但他認為這是「值得」的演出。


 
  另一例子是因為薪水越來越薄,許多人不得不違法做生意。製作單位有一次先預告主持人會到一個市場去賣番茄,吸引觀眾一起到現場討論物價問題,又請喜劇演員出動,叫賣一杯約台幣十元的咖啡;而且,故意一直賣並走進不准設攤的地段,這時引來警察干預,隱藏攝影機拍攝了這個過程。警察後來也知道這是製作節目,但仍然開罰單。而製作單位也無所謂,其目的是要節目有視覺效果,能引起觀眾共鳴,進而引起社會討論。


 
  當社群媒體發達時代來臨,Youtube不是該節目主要上載平台,因為那裡的互動功能較弱。這種節目會切割成若干段落放到臉書,讓觀眾有更多互動機會。Guy認為,「有社群媒體後,手機看節目,現在的人一次看影片兩三分鐘很多,六到七分鐘是極限。所以一個節目放臉書必須短短的」。(參閱https://www.facebook.com/guy.lerer.9)


  
  電視從業者要對收視情境轉變夠敏感,有些節目適合在家坐沙發看,如看電影一般,但社會議題探討是否能如此,還須思考;而且許多人即使在使用別的媒體也沒停下來使用臉書,臉書幾乎成了「一般人生活時時存在的鄰居」。電視新聞製作者必須認識臉書越來越快而大的影響力,來思考下一步的服務,摸索出的原則除了議題選定,呈現方式活潑外,還有定時服務、更好服務、增加信任、聚集人潮、不要讓大家失望等。該媒體經營最近並獲數位獎。(參閱http://mizbala.com/news/117320)


 
  該節目一週有一百萬觀眾喜歡,三百五十萬點閱(以色列全國七百萬人)。遇有特別企畫主題則另開臉書專頁,「在以色列,很高點閱率的節目約五百萬人看。我們的一則網路臉書六百萬人次瀏覽率」。通常這種閱讀計算方法指收看三十秒以上,但有的原片低於三十秒,因此也可能早超過」。


 
  另一個擴展新一代新聞節目影響力的方式,是聯合臉書操作,這牽涉到製作者知道哪些群體有相似的社會議題理念。以該節目來說,就聯合了以色列六個熱門臉書一起操作,一個議題點選率擴大可達兩百五十萬;因此,媒體工作者不只能報導,還要有與人合作的能力,但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敏感度,知道哪些議題有誤會風險。例如在以色列,有各種種族宗教立場,同是猶太教,還有保守的,其他的議題也許接受,但他們不接受在媒體有吸毒的故事影片,又如猶太人的萬聖節(Purim),怎麼拿捏分際也要注意。


 
  許多以色列媒體進用新人會徵詢應徵者是否曾在以色列軍中廣播電台Galatz服役,因為那裡是精挑細選又有完整訓練,但Guy卻不這麼做,他希望「要從足夠真實生活中找來」;也就是接觸面更廣,思考更不受限的人。


 
  他認為,新媒體時代找人才,「重要的是,了解員工怎麼找新聞和怎麼認識新聞。新聞媒體在民主社會有如一個獨立政黨,必須接近真實生活也必須有獨立立場」。


 
  以上新聞節目呈現方式能引起觀眾迴響,但尚未被批評綜藝化;但不同社會文化有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受限的做法在台灣能否被接受,或如何拿捏才能掌握本質,達到目的,而呈現形式不致於反客為主,也許需要時間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