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說現今「迷信」當道(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失去了辨別、判斷的能力:泰半有涉及欺騙、矇騙或欺詐行為等意涵者,與正派宗教關係不大),過去還有民調「迷信征服了台灣社會」的說法,就連參與大小選舉者,亦莫不「逢廟必拜」(矯稱「廣結善緣」),一般多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然而,諸此事例,媒體卻仍不斷地推波助瀾、大肆報導「迷信」事物,不僅未見有訪問專家學者的「平衡」報導,或深入的查證,反而常見「主觀建構」,或夾議夾述式的渲染,忘了教育、守望、監督等職責,媒體中人豈能一再縱容「迷信」,而「袖手旁觀」?!此對昌盛的科技文明與民主文化的新世紀而言,無異是一大諷刺!

媒體對於迷信報導的推波助瀾

其實,類如「迷信」的事例,可說是層出不窮,不勝枚舉;遠的不說,光就這四年來的「貫通石」,媒體便年有報導,且樂此不疲。最近的一次,是五月底草埔隧道貫通的相關新聞[i];然而,相關的報導早在四年前便已有之,2015年8月,有民眾為了求「貫通石」苦等22小時,《看見台灣》的導演齊柏林在當時也忍不住在臉書發文,解釋貫通石可以祝好孕的由來[ii]。就連2016年5月初,時任總統馬英九在參加蘇花改觀音隧道貫通工程,也不避諱一同撿拾傳說可助孕的貫通石,當被媒體問到是否要送給女兒時,馬英九笑說,「要送給太太」[iii],堪為佐證。

其實,所謂的「貫通石」,就是貫通隧道時,打落的石塊!原本是作為隧道完工後的紀念,工程界頂多視為一種具「成就感」的吉祥物。但不知怎的,有人穿鑿附會,口耳流傳說可打通婚姻的爭執障礙,還可招來好姻緣,及為不孕的生子及招財等等神蹟,不一而足。造成後來民眾爭相搶取的一股熱潮,讓人搖頭。

過去在樂透彩券盛行時,媒體也曾大幅報導某些特殊行為、店家、星座或血型中獎機率最高,招致非議。這些數據雖經專家統計分析,但這類的資訊或彩券報紙、算明牌等等推算,只能算是一種娛樂性的「猜測」,不能「當真」;因為中獎的號碼,根本是無法事先預測的,況亦違反彩券開獎的基本常識(形同「作弊」)。故而只能視為一種公益性質,行善兼娛樂餘興而已,中獎與否全憑「運氣」(威力彩的中獎機率約為54萬分之1,幾乎趨近於零),自不能過於「迷信」,反易遭致「上當受騙」,傷身破財,甚至傾家蕩產,就毫無意義矣。

又如,2002年的隔空抓藥事件,曾轟動一時,亦是一個「迷信神蹟」的教訓。而這個由一家媒體一手主導,猶連續兩天以兩個全版的大篇幅的報導隔空抓藥的神蹟,還引述國內的幾個教授的似是而非「證明」,電子媒體也都跟進炒作,弄得沸沸揚揚,直到後來有一位業餘魔術師,當場拆穿其「西洋鏡」詐術(屬典型的江湖騙子伎倆),始告真相大白。

由於今天媒體與網路的發達,如同「水銀瀉地」,益發使「迷信」變本加厲,類此的不問蒼生問鬼神,或「怪力亂神」事例,反肇致「偽科學」的盛行,淪為一種「似是而非」的次文化,易混淆視聽,導致社會「理盲」抬頭,衍變成「寧可信其有」,或「信者恆信,不信者恒不信」,幾使傳媒的公信力淪喪(網媒比傳統媒體更嚴重,司法規範和管理的寬鬆,猶是問題),動搖了社會人群的「互信」磐石,這才是值得正視和省思檢討的嚴肅課題!

查證與自律,才能確保媒體公信力

傳播學大師Wilbur Schramm掲櫫的媒體四大功能之首,正是守望。新聞報導若有「偏食」或「迷信」現象,勢必無法提供閱聽人全方位的均衡和正確資訊。例如候選人見廟就拜,燒香祈福,無可厚非,但若藉以助長迷信歪風,則萬萬不可!而媒體也不能一到選舉,就充斥某國師、大師鐵口直斷誰會當選,或某人祖墳風水好,或某人命盤有天子命之類的「天意」報導,徒然製造一堆神棍,騙財騙色,蠱惑社會,誤盡蒼生,害人匪淺,且妨礙社會理性、祥和、進步,能不悚然耶?!

復次,報導類此「迷信」的事物,必須事前事後認真查證(像事後婦產科醫師就直指,貫通石助孕之說,並無醫學根據,只是對心理有些安撫作用;而地質學者亦說只是一種磁性能量的評估,談不上產生神蹟云云),或訪問相關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達到公正、客觀、平衡(平時應建立類似「智庫」資料),不能僅作單方面報導(類如主觀建構,或夾議夾述),違反新聞自律規範,忽視社會責任,反而戕害媒體的公信力,得不償失!

媒體是社會大眾得知時事與獲取新知的重要資訊來源,更重要的是,須有科學鑑析分辨能力,否則媒體若真假難辨,不能洞穿「偽科學」,反易成了孳生「迷信」的溫床,不可不慎!顯然,朝野各方須群策群力,多管齊下,包括媒體、政府、議會、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等,才能發揮標本兼治的功用,適切遏阻迷信的歪風,還社會朗朗乾坤,謀福大眾,才是正道!


[i]南迴隧道貫通石助孕? 900份1小時內搶光(聯合新聞網,2018-05-20)

[ii]苦等22hr求「貫通石」助孕!齊柏林竟說…(自由時報,2015-08-13)

[iii]蘇花改撿到助孕貫通石 馬英九:要送給太太(自由時報,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