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廖家慧
由左至右依序為公視前總經理胡元輝、馮賢賢以及資深媒體人藍祖蔚(攝影/廖家慧)
2018年是公視二十周年,今年初,文化部展開研擬修正《公共電視法》為《公共媒體法》,規劃將央廣、中央社納入公共媒體版圖。面對這項新的法案,各方專家學者有不同的看法,4月28日由媒體改造學社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論壇,邀請各方探討公視20年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展望,提出公廣集團發展之檢討。由資深媒體人藍祖蔚、資深編劇吳洛纓、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前公視總經理馮賢賢與談,現場也來了多位傳播學者、公視董事、NCC委員,還有許多關心公視發展的民眾都發表對公共媒體的期待與想像。 公共電視內部文化的長久陋習 1992年公共電視籌委會成立不久,前公視總經理馮賢賢放棄美國生活回台參與公共電視,當時以為台灣即將出現如同美國的公共電視,沒想到實際卻是一個大衙門、政府機關的翻版,甚至連政府機關需要的工作質量都沒有,許多從老三台、政府部門搬過來的人,形成一個舊媒體、舊官僚的文化,至今仍是公視主流。
馮賢賢提出公視的問題與現況,主張公共電視要打掉重練(攝影/廖家慧)
在公視工作期間,馮賢賢看到諸多內部問題,例如:「在公視想要好好做事的主管,卻要耗費許多心力在無謂的人事問題」、「高層莫名其妙給你穿小鞋」、「被平行同位階主管扯後腿」、「應該接受領導指揮的同仁跟不上你的腳步、聽不懂你說的話,卻不斷的反過來以各種方式施以逆襲」、「曾經一部戲劇做不出來一直追加預算,和主管討論進度時直接把東西摔到主管身上,主管連吭都不敢吭聲」,這些都是公共電視長年發生的事。 又好比長久被譽為地下總經理,有高度影響力的高階主管,在主管會議上代理總經理主持業務會報,當某位一級主管發言時,直接將自己的椅子轉向牆壁背對發言者;又例如某位資深的一級主管,和自己不喜歡的同仁一同溝通工作時,不管對方位階資歷是否值得尊重,讓對方在辦公室罰站,自己卻是坐著……馮賢賢表示,外界其實有非常多人對公視非常不滿,但卻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除了公視內部人員的親身見聞,製作《白色巨塔》、《痞子英雄》等優質戲劇的資深編劇吳洛纓,從戲劇製作者的角度同樣看到業者對於公視的仰賴與無奈:「站在業者、做內容或製作單位的立場,其實我們對公視裡面的某些官僚文化的確長久以來深惡痛絕,但它又是一個我們不得不仰賴的地方,因為相對外面商業主流平台在戲劇製作上的疲弱,我們亟需公共媒體平台,但卻又對內部無能為力。」 馮賢賢:公共電視必須打掉重練 有鑑於公共電視內部長久的積習和負面文化,馮賢賢主張:「不管未來是否仍叫作公共電視,或變成公共媒體,最重要的是,目前整個公共電視必須打掉重練。」因為公視內部的機制不對、文化不對、有些人不對、做法不對,如果不打掉重練,讓新的公共媒體真正從新的開始,為台灣開創新的媒體世紀的話,一切都是白忙一場。 馮賢賢期待媒體的文化是:「上層不做政治干預、下屬充滿理想使命、有高度專業去衝刺媒體角色。」然而台灣目前沒有這樣好的媒體工作文化,公共電視也沒有。不應該讓那些有理想、想做事的人,浪費生命在一直被穿小鞋、一直要為做對的事情繞路走、不斷經歷這麼多精神耗損,這不是我們要的公共媒體,打掉重練是唯一的路。 胡元輝:「打掉重練」應該考量現實環境問題
對於打掉重練一說,胡元輝持不同看法(攝影/廖家慧)
面對馮賢賢打掉重練的主張,胡元輝表示,也許打掉重建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問題是:「公平嗎?可行嗎?」必須落實到現實的脈絡去檢討,考量實踐的機率。當面對打掉重建的問題時,並不像表面想像的容易和光彩;打掉重建需要一個新的團隊,團隊在哪裡?若有這樣的團隊,當有人說它成功有人說它失敗的時候,指標如何界定?胡元輝認為,應該要更清楚的定義「打掉重練」的方向和內容,考慮現實環境問題,而非建構一個沒有實際架構的想像。 打掉重練從幾個方向著手 主張公視打掉重練,馮賢賢提出幾個主要方向: 一、降低人事費用,拒絕電視公務員心態 未來新形態的公共媒體,不應該養一大堆員工,除了新聞頻道之外(新聞工作real time人力密集),其他工作人員,應該是要能掌握時代脈動、有高度理想性、了解全世界公共媒體在做什麼、知道BBC最引以為傲的創造力是什麼意思的人來做節目策畫、與外界製作團隊溝通,做好品管,與觀眾溝通。剩下的技術、行政、工程人員只需保留少數。 公視新法應該規範人事費比例,將人事費減至1/4,除了新聞頻道密集人力,其餘就是一些高階、需要大腦功能的人力,以及基礎的行政輔佐人力。要拒絕那些只是想來混鐵飯碗,當電視公務員的人,因為公視已經被這樣的文化環境荼毒二十年,該重新開始了。 二、和業界團隊形成對等平行的夥伴關係,共創新未來 當我們找到真的具有高度熱忱且有創造力、掌握社會脈動、為台灣打開想像力的人來公共電視工作,這些人要做的就是盡量用他們的胸襟跟眼光扶植外面的團隊,讓整個產業活絡起來,讓外面的團隊覺得跟公視合作、一起打拼是平等的夥伴關係,形成生死與共、共同創造新未來的關係,並給予合理的製作經費,至少要是現在的二到五倍。
藍祖蔚認為打掉重練後的人事產生機制將是一切根本(攝影/廖家慧)
資深媒體人藍祖蔚表示,進入到公視才知道想做事的人只有少數,裡面有太大拉不動的馬車在後面羈絆著。因此打掉重練之前必須想清楚,要重練出什麼樣的東西? 必須提出一些更有效的人事任命、人事產生的機制,才有更合適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羅世宏則認為,公視過去發展仍有好的地方,「不要全部打掉,但一定要重練。」未來公共媒體,要擴大新聞部,有專屬的新聞頻道、國際採訪等等,節目的部分可以和獨立的製作公司合作,公廣資源與台灣影視產業界建立平等夥伴關係。公視需要對這個產業敏銳、了解且具有前瞻性的人,帶領整個產業一起衝,知道該找誰合作,能滿足內需又能將台灣內容帶出去。行政後勤等人員可以減少1/4,至少還有3/4有熱情理想的人可以一起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