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
得主
入選作品
即時新聞獎
白玫瑰震撼─「性侵幼童輕判引人民怒吼」系列報導
蘋果日報 99.08.15~100.06.15
郭芷余、陳安琪、 陳郁凱、賴心瑩、王吟芳、林益民、邱俊吉、劉昌松
作品簡介:
此系列報導獨家披露司法多件離譜性侵判決,激起司法改革首宗人民網路串連的大規模遊行,間接促成法務部性侵條文修法,並加速《法官法》全面審核法官與檢查官的機制建立。
急診非廿四小時,男嬰死亡換重視/聯合報/游振昇、洪敬浤、劉惠敏、施靜茹
一個波峰─楊技正與塑化人生/聯合報/施靜茹、何烱榮、修瑞瑩、陳洛薇、張耀懋、詹建富、陳惠惠、劉惠敏、張嘉芳、陳俐君
江國慶冤死案追追追/中國時報/吳明杰、林如昕、呂昭隆、蕭承訓、林郁平、陳鴻偉、王己由、蕭博文、陳志賢、郭良傑、張朝欣、鮮明、馬瑞君、周敏煌、陳凱勛、陳界良、陳文信、鄭閔聲、秦蕙媛、管婺媛、曾薏蘋、仇佩芬、林金池
白玫瑰震撼─「性侵幼童輕判引人民怒吼」系列報導/蘋果日報/郭芷余、陳安琪、陳郁凱、賴心瑩、王吟芳、林益民、邱俊吉、劉昌松
司法黑幕何時了─踢爆最高法院法官為子關說案/賴心瑩、劉昌松 蘋果日報
專題新聞獎
影響全世界的60公里
商業周刊 100.05.23~05.29
呂國禎、萬年生
作品簡介:
台中黑手窟,被稱作台灣最老的產業聚落,在這個全長60公里,寬不到20公里的田間聚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精密機械產業重鎮。從黑手窟的緣起,到這塊土地如何面對金融危機和挑戰,此專題做了具備歷史縱深與意義的深入報導。
追討程序正義/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
核電/今周文化/楊紹華、燕珍宜、楊卓翰、陳兆芬、羅弘旭
影響全世界的60公里/商業周刊/呂國禎、萬年生
勞動的邦查系列專題/台灣立報/李宜霖
美麗台灣 走一條不同的路/天下雜誌/蕭富元、汪文豪、馬岳琳、江逸之、黃哲斌
調查報導獎
得獎作品:從缺
大老闆的野蠻金錢遊戲/今周文化/劉俞青、林宏文、賴筱凡、陳兆芬、許瀞文、林亞偉
大學圈地運動/新頭殼newtalk/陳香蘭
藥命危機:你吃的藥安全嗎?/財訊雙週刊/蔡靚萱、陳雅潔
國際新聞報導獎
以色列荒漠奇蹟
今周刊 100.06.13~06.19
楊紹華、楊卓翰
作品簡介:
以色列國土七成被沙漠覆蓋,國境内年平均降雨量是台灣一星期的平均降雨量,但他的人民不因缺水而苦,反因缺水而發展獨步全球的水科技,為以國賺進十億美元的產值。反觀台灣,年年面臨缺水危機,此報導讓以色列的用腦袋向天爭水,作爲借鏡。
以色列荒漠奇蹟/今周文化/楊紹華、楊卓翰
希臘國債系列報導/聯合報/陳玉慧
深入中東風暴/商業周刊/張毅君、劉佩修、林宏達、楊少強、邱碧玲
「借鏡國外‧提升台灣」系列專題報導/聯合報/鄭朝陽、梁玉芳、郭錦萍、陳宛茜、李順德、黃驛淵、陳惠惠、劉惠敏、張耀懋、施靜茹
舟曲報告/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鐘聖雄
新聞評論(漫畫)獎
政府施政準則應置於社會正義的基礎上
工商時報 99.09.12~100.07.21
于國欽
作品簡介:
長期以來內閣施政深受選舉影響,在選舉考量下藉福利減稅以取悅人民,時而藉國際評比壯大聲勢,時而藉經濟成長以誇耀政績。然而政府施政準則若不以社會正義為基礎,最終一切不僅無利長期經濟發展,更將引來民怨,此一系列社論即對近年政府施政迷思提出批判和建言。
「聆聽土地的吶喊」系列評論/中國時報/何榮幸
政府施政準則應置於社會正義的基礎上/工商時報/于國欽
衛生春秋─健康是這樣來的?/聯合報/張耀懋
繼續往公平的路上邁進/聯合報/林河名
部落新聞眼/台灣立報/施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