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新聞專業 四十年如一日/成嘉玲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自2005年起,創設「社會公器獎」,每兩年頒發一次,迄今已頒發三屆,獎勵對象以媒體機構為主。
新聞專業義理的建立,除了要有具備使命感的媒體機構,還必須透過行業中的典範人物作為楷模,讓新來後進者有所仿效、依循。有鑑於此,卓新獎董事會決定從今年起,每兩年一次,頒發「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以在新聞實務界工作超過20年,且對媒體專業具有卓著貢獻者,為頒獎對象,希望能藉此為台灣的新聞專業樹立標竿。
「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是卓新獎基金會為表彰新聞專業典範,而所設立的崇高榮譽。今年是這個獎項的第一次頒發,意義尤其重大,評審不得不特別謹慎。我們期盼這個獎的第一位得主,他在新聞工作上,確實是長期的、持續的,而且是傑出的;他的身影和事蹟,足為後進所效法。2010「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得主--殷允芃女士,她正是符合我們上述期待的最佳人選。
辦雜誌真的不容易。殷女士能夠從《天下》、《康健》、《Cheers》,到《親子天下》,一路創出這些優質、好看、具前瞻視野的雜誌。期間,克服重重困難;如今,穩定經營。不但開拓了讀者深刻、廣闊的世界觀、國際觀,也提倡了健康、積極進取的人生觀與事業觀。透過經營媒體來造福社會,殷女士做到了。
台灣的新聞媒體事業,與世界其他地方相同,都處在雙重險惡環境當中:一方面,是自由市場必然導致的媚俗趨勢,讓新聞媒體在選材上,不斷趨向煽腥與聳動,持續挑戰了傳統的新聞專業義理與倫理價值。另一方面,是網路普及和數位匯流,更導致新聞媒體在呈現形式與流通管道上的重大變革。新聞媒體必須體察並掌握這個趨勢,避免閱聽眾的流失。
然而,在如激流般不斷衝擊之下,我們仍然看到誠懇、敬業、勇敢、認真的新聞工作者,在險惡環境中,努力把穩槳舵,憑藉心中的尺規與羅盤,永不放棄追求新聞真相與社會公益的目標。殷允芃女士,以一個專業媒體人,在過去四十年間,將訊息與想法,深廣地植入到讀者的觀念與思維當中,為台灣公民社會的進步與成熟,提供了深具價值的參考架構。她對台灣社會所做的貢獻,遠超過天下雜誌集團的有形所得收益。
今年11月2日,新聞評議會舉辦「新聞出版自律」座談會,殷女士有事不克與會,要我替她表達「建請政府不要再對媒體作置入性行銷」的意見。這項建言,獲得與會者廣泛的認同。我認為,這個提案,反射了典型的殷允芃作風--堅持正義,勇於表達。
如許多年,殷女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堪稱是當今媒體工作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今天,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把第一個「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頒給殷女士,我們認為她是「實至名歸」、「當之而無愧」。希望她的智慧與熱情、真知與卓見、前瞻與勇氣,能鼓勵更多後進之士,從而達到淨化台灣新聞事業環境的理想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