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及網路(影音)類得獎者感言紀實

2025 年 11 月 25 日 |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特約記者高于棋採訪報導

面對時代創傷照亮議題角落 善盡媒體社會責任

第24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揭獎,四類獎項「突發新聞獎」、「短篇深度報導獎」、「長篇深度報導獎」與「新聞節目獎」,分別由原住民族電視台、台視新聞與鏡電視獲得,其中鏡電視更一舉囊括「長篇深度報導獎」與「新聞節目獎」二大獎項。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評審召集人詹慶齡感言以〈敘事創意無限可能為題〉為題,提到本屆多件作品聚焦AI深偽技術探討科技發展,發揮創意各顯敘事本領,在熱門科技議題之外,也重視邊緣、少數與弱勢族群,引導受訪者自然現身說法,回歸純粹的新聞本質,不論是專題報導的深度議題關懷,或突發新聞作品及時應對完成災難紀錄,皆十分觸動人心。

深入原鄉直擊強颱受創現場 原民台獲突發新聞獎

第24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突發新聞獎」入選作品,內容涵蓋今年國內外重大突發事件:泰緬地震、南韓戒嚴和台灣的颱風與氣爆,其中由原住民族電視台《直擊風暴前線:康芮颱風與原鄉防災救援現場》脫穎而出,此獎項由中國信託銀行國際事務最高顧問馮寄台頒獎。

巫瑪斯.索克洛曼、馮寄台

《直擊風暴前線:康芮颱風與原鄉防災救援現場》在強颱康芮來襲時,直擊花蓮山區部落災情,同時整理全台原鄉各地災況。評審團認為,該報導提前至山區部落待命,即時報導原鄉部落在強颱之下的受創現場,畫面與採訪俱佳,清楚呈現原民地區每逢風災的處境並剖析結構性問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每日新聞製作人Umas Suqluman(巫瑪斯.索克洛曼)上台領獎時,先是以布農語打招呼,感謝評審肯定、原民台記者的努力與原民會支持。Umas更呼籲,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部落中許多生存空間,醫療、教育和經濟、民生受到衝擊,需要更多關注。

Umas也向每一位在新聞現場的記者致意,他感慨:「每一次天災、重大新聞事件,為了掌握最正確即時的訊息,記者很多時候的付出是沒辦法被看見的。」

巫瑪斯.索克洛曼

破解失控的詐騙世界 台視新聞獲短篇深度報導獎

本屆「短篇深度報導獎」報導議題多元,涉及居住正義、長照、詐騙、中配子女身分認同、教師權益、地質與環境等。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公司副總經理黃蓁蓁於頒獎前分享:「我們也相信新聞可以改變社會。八個影片我都看完了,我真的很感動!」

台視新聞熱線追蹤團隊、黃蓁蓁

「短篇深度報導獎」最終由台灣新聞熱線追蹤團隊《係金A嘛 失控的詐騙術》獲獎,評審團肯定其議題深具新聞價值和急迫性,以豐富的訪談和調查佐證,層層深入核心,論點具說服力,影像活潑且執行力強。

熱線追蹤團隊記者陳彥珊表示,此篇專題不僅破解不肖分子的詐騙手法,也從各個面向報導解決方案,提醒觀眾培養自身的思辨能力,才能在權力已經失控的詐騙世界明哲保身。最後她也直言,現今媒體要製作優質內容並不容易,熱線追蹤在台視已製播逾1200集:「感謝評審看見我們的努力,讓我們可以更堅定地繼續前行。」

陳彥珊

揭露兒少性犯罪獵場 鏡電視獲長篇深度報導獎

本屆「長篇深度報導獎」主題從青少年犯罪、能源議題、勞工權益再到毒品成癮等,挖掘並揭露社會各面向潛在問題。

頒獎人詹慶齡認為,今年評審過程一如既往,經歷漫長掙扎與天人交戰,進入最後階段的作品都在伯仲之間。她鼓勵道:「入圍即肯定絕非安慰,謝謝所有同業,在這麼艱困的產製時代之下,還能年年端出這麼棒的作品,對評審來說,是挑戰也是享受。」

呂宏偉、林昆慶、詹慶齡、姚敘帆

「長篇深度報導獎」由鏡電視《青春「勿」語 破解數位獵場》摘下桂冠,評審團稱許其議題掌握社會脈動,觀察分析具深度,報導層次清晰直指核心,影像節奏從容不迫,善盡媒體監督守望職責為優秀的深度調查報導。
團隊感言代表記者林昆慶提到:「承辦員警說台版N號房,比韓國的嚴重好幾倍。」他以自身社群媒體照片在節目播出後,遭到大量盜用進行戀愛詐騙為例,說明新形態數位犯罪無法根除,而是繼續躲在螢幕背後有恃無恐挑釁法律。

「請大家繼續關注兒少議題。」林昆慶希望能藉由專題,讓大眾了解國內兒少性犯罪的嚴重性,揭開台灣兒少正暴露的數位世界風險,第一線員警與檢察官又面臨多少壓力和無奈,繼以直視兒少性犯罪的大規模產業鏈。
林昆慶除了感謝評審對兒少性剝削重要性的肯定,讓議題再次地呈現在大眾視野下,感謝在鏡頭前娓娓訴說遭遇的受害者們與專家願意相信他們,也謝謝公司願意讓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做對電視媒體吃力不討好的事。

林昆慶

靈活報導勇於打破框架 鏡電視獲新聞節目獎

本屆卓越新聞獎壓軸獎項「新聞節目獎」,入選節目歷史跨度大且受眾廣泛,無論是針對青少年觀眾的鏡電視《少年新聞週記》,抑或身為台灣歷史最悠久新聞節目之一的中華電視《華視新聞雜誌》、國際政治主軸的三立新聞《消失的國界》,眾多製播皆有精采表現。

經過激烈競爭,由鏡電視《鏡新聞調查報告》拔得頭籌。評審讚譽其節目,主持人成熟穩重節奏掌握得宜,選材整體製作長期在水準之上,呈現方式新穎,新聞編排靈活,展現完整格局和氣勢,此獎項同樣由中國信託銀行國際事務最高顧問馮寄台頒獎,鏡電視新聞部副總經理張玄會代表上台領獎。

張玄會、馮寄台

《鏡新聞調查報告》長期致力於深度專題,涉及人文關懷、調查追蹤、政策檢視與土地的連結等面向,關心各種在鏡頭外被忽略的角落。鏡電視開台至今3年,鏡電視採訪中心副總監林上筠致詞指出:「因為新所以我們沒有包袱;因為新我們打破了很多框架,勇於挑戰各種非主流的議題;但也因為新,一開始採訪連連被拒。」

即便林上筠時常自問,身處新聞產業嚴重被汙名化的時代,是否真的能夠改善僵局?她仍深信多一點的努力,多一些人因專題獲得力量,就會是他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她堅定作結:「新聞人在努力追求真相以外,我們要負起社會責任,也希望我們把這一道光,繼續帶進應該被照亮的地方。」順利為第24屆卓越新聞獎頒獎畫下動人句點。

林上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