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比亞中華總商會意圖透過濫訴禁播紀錄片 國際社會擔憂中國影響力介入非洲新聞自由

2025 年 09 月 23 日 | 卓越新聞電子報

特約記者陳曦編譯報導

一場關於新聞自由與外來投資透明度的法律戰在尚比亞展開。尚比亞中華總商會(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in Zambia, CCCZ)曾試圖透過法庭禁制令,阻止尚比亞調查媒體《新聞挖掘者》(News Diggers!)發布一部揭露中國在當地商業活動負面影響的紀錄片,引發國際社會對媒體自由的深切關注。

該紀錄片終於在2025年7月29日播出,距離原定的發行日期5月23日相隔兩個多月,中間經過不斷的法律戰,凸顯中國如今在非洲擴張經濟與政治影響力之餘,也透過SLAPP(策略性訴訟以阻撓公眾參與)的濫訟手法,跨海壓制異音。

這部名為《中國:其正面、負面影響與危機》(China: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Dangerous)的紀錄片,由《新聞挖掘者》製作,旨在揭露與中國在尚比亞的國有企業、私營公司以及非法企業相關的環境問題和惡劣工作條件,紀錄片的預告片中包含了據稱的勞動剝削和暴力影像。

事件始末

《新聞挖掘者》於5月20日發布長度約為2分鐘的紀錄片預告片後,尚比亞中華總商會隨即於5月22日向位於尚比亞首都盧薩卡的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稱該預告片意圖「貶低、詆毀並玷污」中國投資的形象,尚比亞中華總商會還表示遺憾未能有機會在影片中提出自身的觀點——這番說法,是在攻擊《新聞挖掘者》沒有採訪中方意見。

盧薩卡高等法院則應尚比亞中華總商會要求,於紀錄片原訂於5月23日發布的前一天,發出了一項臨時禁制令(ex parte order),禁止該紀錄片播出。法院警告稱,若《新聞挖掘者》違反禁令播出影片,將面臨藐視法庭的指控,可能被判處最高6個月監禁或300尚比亞克瓦查(Zambian Kwacha,約12美元)的罰款。

《新聞挖掘者》透過其委託的代表律師事務所Nchito & Nchito Advocates向盧薩卡高等法院提交陳述,要求駁回尚比亞中華總商會的禁令申請。《新聞挖掘者》堅稱紀錄片內容基於實質和事實的真實資訊,並強調作為新聞機構,《新聞挖掘者》正在行使尚比亞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權利。

而針對尚比亞中華總商會攻擊《新聞挖掘者》沒有在紀錄片中採訪商會意見作為中方觀點,《新聞挖掘者》編輯部總監兼紀錄片執行製片人約瑟夫.姆溫達(Joseph Mwenda)向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表示,商會與紀錄片內容無關,《新聞挖掘者》是直接採訪了影片中提及的公司。

在長達2個多月的法律攻防後,盧薩卡高等法院終於在7月18日撤銷了該禁制令,《中國:其正面、負面影響與危機》得以公開播映。法官艾莉塔.菲里.姆維基扎(Elita Phiri Mwikiza)在判決中解釋,法院「通常不會發出禁令來阻止誹謗性言論的發布」,特別是當所討論的主題涉及公共利益且以公平方式呈現時。此外,判決書也認定尚比亞中華總商會並非紀錄片預告片中所謂「誹謗」(按商會所控訴的說法)的直接對象。最終,這部紀錄片於7月29日成功播出。

此案引起了外界對「策略性訴訟以阻撓公眾參與」(Strategic Lawsuit Against Public Participation, SLAPP)的關注——SLAPP的問題早在2023年就在歐洲受到重視,歐洲議會於該年7月通過法案希望防堵這種以濫訟來壓制新聞自由的手法,而在尚比亞的這個案例,中國意圖阻止《中國:其正面、負面影響與危機》這部紀錄片播出而大打法律戰,也是明顯的SLAPP訴訟。

SLAPP訴訟,顧名思義,是一種旨在壓制公共參與的策略性法律行動,這類訴訟的提告者通常不期望在法庭上勝訴,而是透過高昂的法律費用、冗長的訴訟程序以及對被告的精神壓力,迫使記者、人權捍衛者、社運人士或其他揭露弊端者放棄他們的報導或批評,從而達到讓他們噤聲的目的。

SLAPP訴訟已經被視為對新聞自由乃至更廣泛言論自由的嚴重威脅,對於記者和社會運動人士等經常被盯上的目標人士來說,SLAPP訴訟往往令這些揭弊者疲於奔命,在金錢、精神和時間上都受到非常大的消耗與折磨。

中國近二十年來,積極往海外擴張影響力,例如「一帶一路計畫」等大型投資,所追求的包括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和美化國際形象,投資的金錢能夠回收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點。非洲也是中國海外投資的重鎮,因此,中國在非洲透過SLAPP來壓制揭露中國在當地負面影響的聲音,也完全不令人意外。

國際社會的擔憂

國際媒體權益組織紛紛對尚比亞的這個案例表達了擔憂。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中國政權近年來一直在加強其在全球範圍內控制資訊的努力,非洲大陸是其擴大影響力的戰略區域,因此中國用SLAPP這種新興策略來壓制調查性報導。RSF還指出,中國駐尚比亞大使館在紀錄片播出後發表聲明,批評影片「過度關注中國的負面故事」,並質疑其「隱藏動機和專業能力」——中國大使館的抨擊,正說明了中國官方對這部紀錄片的厭惡態度。

保護記者委員會(CPJ)非洲項目協調員穆索基.穆莫(Muthoki Mumo)則呼籲,尚比亞當局應對公共利益新聞業表達支持,而非阻礙。CPJ擔心,若中國的行為,包括SLAPP訴訟和其他可能採取的威嚇脅迫手段,可能導致尚比亞當地的新聞媒體不得不進行更加苛刻的預防性審查,因而對尚比亞岌岌可危的新聞自由發出嚴峻提醒。

此法律事件也加劇了外界對尚比亞媒體監管環境的擔憂:

尚比亞本身就是新聞自由受限的國度,且情況在近年又發生惡化——尚比亞總統哈凱恩德.希奇萊馬(Hakainde Hichilema)於2021年頒布的《網路安全和網路犯罪法》,被批評賦予執法部門廣泛的監控權力,且對網路相關罪行的定義模糊,可能扼殺合法的新聞調查。

此外,尚比亞的《刑法》中仍保留了誹謗和煽動叛亂的條款,這些法律過去也曾被用於起訴記者和限制批評性報導。

現如今,這些法律與網路法規的結合,正在為自由新聞業創造一個日益惡劣的環境;而若再加上中國影響力的介入,情況更令人擔心。

隨著此案的進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際監督機構將繼續密切關注尚比亞司法機構是會維護還是限制言論自由和問責制新聞的空間。

尚比亞中華總商會近日剛於5月14日舉行了第二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會長Tie Li續任,他表示商會擁有210家註冊會員企業,涵蓋礦業、製造業和農業等各行各業,並計劃加強對會員企業的服務、推動關鍵領域的合作,建立政府與企業對話平台,並促進中尚兩國的人文交流與創新。

隨著中國在包括尚比亞在內的非洲國家,其影響力越來越廣,外界擔憂著尚比亞新聞自由將會持續遭到中國干涉,而Tie Li對保護記者委員會提出疑問的電話和電子郵件未予回應。

 

參考資料

  1. RSF – 〈New documentary on China’s commercial activities in Zambia airs after two-month gag order
  2.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 〈Zambian court blocks film investigating Chinese businesses
  3. JURISTnews – 〈Zambia court order and cyber laws raise concerns over press freedom
  4. Zambia Daily Mail – 〈Chinese business chamber unveils new council
  5. News Diggers! – 〈Court can’t grant injunction against a newspaper’s “truth”, Diggers subm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