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遭俄羅斯俘虜、受酷刑身亡 國際媒體聯合調查真相

特約記者陳曦編譯報導
烏克蘭記者維多莉亞.羅什奇娜(Viktoriia Roshchyna)於 2023 年 8 月失蹤,直到一年多之後的 2024 年 10 月,羅什奇娜才被俄羅斯當局宣佈已經死亡,得年 27 歲。在漫長的失蹤期間,外界相信羅什奇娜是被俄國俘虜。羅什奇娜早在2022年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後,就前往烏東地區報導俄軍佔領區民眾的生活狀況,當時羅什奇娜就曾遭俄軍俘虜但奇蹟脫逃。不過羅什奇娜並沒有被恐懼嚇退,她持續挺進俄占區進行第一線報導——最終卻以生命為代價。羅什奇娜之死是俄羅斯對烏克蘭記者的沉重打擊,引起國際憤概,各方呼籲詳加調查她的死因。
挺進俄佔區的勇敢記者
羅什奇娜失蹤的地點,是被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東部札波羅熱(Zaporizhia)地區,目的是要報導俄羅斯軍隊非法拘留和虐待烏克蘭平民的情況。這是羅什奇娜至少第四次冒險進入被佔領區進行報導,在俄烏戰況嚴峻、死傷無數的情況下,她是少數願意冒險跨越前線、揭穿俄羅斯資訊封鎖的烏克蘭記者之一。
羅什奇娜長期關注烏克蘭東部的俄佔區(俄羅斯在烏俄戰爭中,佔領烏克蘭的四個區域: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札波羅熱和赫爾松),並以自由記者身份為《烏克蘭真理報》(Ukrainska Pravda)、《自由歐洲電台》(RFE/RL)和烏克蘭廣播電台《公共》(Hromadske)等媒體供稿。
在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不久,羅什奇娜就進入戰場前線進行報導;2022 年 3 月,羅什奇娜在烏克蘭西南部敖德薩州的瓦西里夫卡村(Vasilivka)被俄軍扣留,其後她成功逃脫。另外她也曾遭遇乘坐的車子被俄軍坦克開火擊中,當時雖然她和司機成功逃脫,但電腦及相機被偷走;羅什奇娜還曾經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在札波羅熱州的別爾江斯克(Berdiansk)扣押10天,她為了獲釋,錄製影片聲稱是俄軍救了自己,事後她為《公共》撰文詳述自己被俄方俘虜的經過。
也是在 2022 年,羅什奇娜獲得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頒發的新聞勇氣獎,但她為了專注報導烏俄戰場,婉拒了出席頒獎典禮的邀約。
長期與羅什奇娜合作的編輯認為,報導俄佔區的第一手現況對她而言,是「一項使命」,該位編輯形容羅什奇娜是自己遇過「最勇敢的記者之一」。羅什奇娜致力於傳達真相、反擊俄羅斯宣傳(俄羅斯在 2022 年 9 月於四個俄佔區舉行「入俄公投」,這些公投受到監視與操控,四區皆以極高比例同意票通過入俄,國際普遍將公投結果視為無效,但俄羅斯已將其作為宣傳利器),並將自己的工作視為是延續那些因記錄俄羅斯罪行而犧牲的記者所做出的貢獻與努力。
羅什奇娜在 2023 年 8 月失蹤,她的家人在與她失去聯絡後發出警訊。綜合外媒報導,羅什奇娜是以繞道的方式進入俄軍佔領區,途經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從拉脫維亞以真實姓名進入俄羅斯,然後南下前往烏克蘭東南城市梅利托波爾(Melitopol,俄占札波羅熱州的事實上的首府)。羅什奇娜似乎是在抵達後不久,就於札波羅熱核電廠附近被俘。
在外界(包括羅什奇娜的家人)毫:羅什奇娜音訊的一年多期間,她遭到拘留,沒有被起訴,也無法接觸律師。直到 2024 年 4 月,俄羅斯國防部才證實羅什奇娜在烏克蘭東部被俘並遭到拘留。她在拘留期間唯一一次與外界聯繫,是在被帶走整整一年後,於 2024 年 8 月與父母進行了四分鐘的電話通話;在該次通話中,她用俄語告訴父母,俄方承諾她會在 9 月時放她回家,羅什奇娜還在結束通話時向父母告別說「媽媽、爸爸,我愛你們」。這是羅什奇娜的家人聽到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俄羅斯的酷刑虐待
根據報導,羅什奇娜被俘後,俄軍將她帶到梅利托波爾的一個被稱為「車庫」的秘密地點,據稱她在那裡遭受了酷刑。她的一位獄友後來作證說,羅什奇娜描述了自己在那裡遭受酷刑,導致全身佈滿瘀傷。這位獄友的證詞稱,羅什奇娜遭審訊期間,俄方對她使用了電擊,她的手臂和腿部被多次刺傷,她的前臂上有一道刀疤,是新傷,皮開肉綻,腿部腳踝上方也有一處 5 公分大的傷口。
2023 年底,羅什奇娜被轉移到俄羅斯塔甘羅格(Taganrog)的一個審前拘留中心,該中心被稱為 SIZO-2,因俄軍在此地虐待烏克蘭戰俘和平民而被稱為「人間地獄」,另外 SIZO-2 的環境條件亦是俄羅斯拘留設施當中最惡劣之一。據《CNN》採訪過其他同樣曾被囚禁於 SIZO-2 的被拘者指出,SIZO-2 對囚犯使用的酷刑方法包括水刑、毆打和使用電椅電擊。被拘留者被迫長時間保持同一受壓姿勢,食物供應份量也嚴重不足,刻意讓囚犯受飢餓折磨。
抵達塔甘羅格後,目擊者稱羅什奇娜「被灌滿了不明藥物」,並開始「變得瘋狂」。她的狀況持續惡化,後來甚至停止了進食,起初據說她不再進食是為了宗教原因或齋戒,後來稱是出於健康原因。羅什奇娜變得極度瘦弱,體重下降到 30 公斤,虛弱得幾乎連頭都無法抬起;她的腳部和腿部腫脹,這與她出現的心臟問題(她在被拘期間有服用心臟藥物)都是長期飢餓的跡象。
據報導,羅什奇娜於 2024 年 9 月 8 日被帶出牢房,預計將作為俄烏第二次交換戰俘當中,俄羅斯送回烏克蘭的 49 人其中之一。然而,她在 9 月 13 日的交換中並未出現,塔甘羅格監獄的負責人後來聲稱她「不在資料庫中」。後來俄羅斯當局在發給她父母的信函中證實她於 9 月 19 日死亡,俄方的說法是她在從塔甘羅格轉移到莫斯科的途中身亡。
羅什奇娜的遺體在死亡數月後,直至 2025 年 2 月才被送回烏克蘭,最初她的遺體甚至被錯誤地標記為「不明男性」。法醫檢查顯示羅什奇娜的遺體有遭受大量酷刑和虐待的跡象,包括身體各部位的擦傷和出血、肋骨骨折、頸部受傷(包括舌骨骨折,通常是人為勒頸造成的),以及腳部可能遭受電擊的痕跡。經確認,這些傷勢是在她活著的時候造成的。
遺體的狀況極糟、面目全非,她的頭髮被剃光、送回烏克蘭時已經缺少數樣器官,包括大腦、眼球和部分氣管,還因長期保存而導致遺體有部分木乃伊化。烏克蘭檢察官表示,缺少的器官可能表明俄羅斯試圖隱藏羅什奇娜的死因,隱瞞的動機可能是為了掩蓋其犯下的戰爭罪行。遺體的狀態使得確定確切死因變得困難,烏克蘭方是透過重複進行 DNA 分析,證實遺體屬於羅什奇娜。在遺體被送回時,其上的標籤還寫著俄文縮寫「СПАС」,代表心臟動脈系統性損傷,這可能是俄羅斯病理學家給出的官方死因。
「維多莉亞計畫」
在羅什奇娜喪命之後,非營利媒體組織《禁忌報導》(Forbidden Stories)發起了一項聯合調查,集結了十多家國際媒體。《衛報》報導,該聯合調查計畫被稱為「維多莉亞計畫」(The Viktoriia project),以羅什奇娜的名字命名。
「維多莉亞計畫」追蹤了 50 多名曾遭俄羅斯囚禁的倖存者及仍未獲釋的被拘者家屬的證詞,以及法律專家和前監獄官員所提供的資訊。「維多莉亞計畫」旨在重建羅什奇娜被俘的事件以及她在拘留期間遭遇的細節;除了關注羅什奇娜受到的酷刑對待之外,「維多莉亞計畫」也是對俄羅斯軍隊綁架和系統性虐待烏克蘭平民行為所展開的全面調查,而這正也是羅什奇娜自己一直在調查並進行報導的主題。
烏克蘭認為,多達 1 萬 6,000 名平民可能在被俄佔區和俄羅斯境內的 180 多個設施中被非法拘留。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和其他組織記錄了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所為的強迫失蹤和酷刑行為,並指出系統性使用酷刑和強迫失蹤構成「危害人類罪」。烏克蘭官員表示,數千名烏克蘭公民被俄羅斯拘留,被拘期間一直沒有受到正式的法律起訴、也無法接觸到能提供協助的法律顧問。
羅什奇娜本人不幸成為了她試圖揭露的罪行的受害者,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為她的死亡向俄羅斯發出譴責,指出俄羅斯應對此負責。烏克蘭官員呼籲國際社會增加對平民人質問題的關注,並作出強有力回應俄羅斯的暴行;烏克蘭檢察總長宣布會以謀殺及戰爭罪方向調查事件。
除了保護記者委員會之外,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還有歐盟也都呼籲調查羅什奇娜的死因及遭到俄羅斯拘留的情況。烏克蘭總統弗拉迪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亦稱羅什奇娜的死是對烏克蘭記者的「沉重打擊」。
羅什奇娜遭到俄羅斯俘虜後所受到的酷刑對待及其後續死因成謎的死亡,需要國際社會力量介入進行緊急調查,也凸顯了為遭受到俄羅斯這些暴行的平民伸張正義的必要性——包括惡名昭彰的 SIZO-2 都是「維多莉亞計畫」的調查重點之一;該拘留中心最初建於 1808 年,本是作為青少年拘留中心,也關押帶著年幼孩子的母親。在 2022 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下令全面入侵烏克蘭後, SIZO-2 與其他至少 29 個地點一起被改建成囚禁烏克蘭人的酷刑監獄。
SIZO-2 經過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曾經過修復,目前的總容納人數未知;2022 年之前,最多可容納 400 人,但由維多莉亞計畫根據蒐集到的資料,包括衛星圖像和該設施的食物訂單,推論裡面關押的實際人數要多上許多。
參考資料
- The Washington Post – 〈She tried to expose Russia’s brutal detention system — and ended up dead〉
- NBC NEWS – 〈Journalist was tortured and had her organs removed in Russian captivity, report says〉
- Human Rights Watch – 〈Torture, Death of a Ukrainian Journalist in Russian Custody〉
- CNN World – 〈Body of Ukrainian journalist who died in Russian detention returned by Moscow with signs of torture and with missing organs〉
- The Guardian – 〈‘Numerous signs of torture’: a Ukrainian journalist’s detention and death in Russian prison〉
-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Ukraine opens ‘war crime’ probe over reporter’s death〉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 CPJ:中國2023年關押最多記者 以哈衝突引發新聞自由危機
- 新聞自由之光照不到的黑暗 伊朗記者對抗極權政府的百年壕溝戰
- 緬甸被徹底剝奪的新聞自由:報導颶風災害的記者遭軍政府判刑20年監禁
- 記者遭監禁、流放及司法迫害 中美洲數國新聞自由瀕臨危機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