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十四屆卓越新聞獎|個人參賽FAQ

2025年06月09日 | 卓新獎, 新聞獎

一、個人參賽速覽

Q1-1:本屆修訂限以台灣國家語言發表之作品為獎勵範圍後,哪些作品可以參賽?

A:本國國家語言包含華語、台語、客語、馬祖語、原住民族各族語言及手語,本國媒體以上述語言發表之新聞報導皆可參賽。為輔助多數評審理解,歡迎提供參賽作品的適當翻譯或語意說明。

Q1-2:英語文作品能否參賽?

A:在新規定下,英語文因非屬本國國家語言而無法參賽。近年有部分英語作品參賽,評審認為中英文作品在同一項目下評比有其困難。目前國內英語新聞使用者人數仍有限,待日後英語環境更為成孰後,本會將再考慮是否設置英文獎項。

Q1-3:參賽卓新獎的管道有哪些?

A:參賽卓新獎兩大主要管道為:
1. 本國媒體機構統籌報獎:包含受雇於本國媒體之本國籍記者、外籍記者,及作品發表於本國媒體之尚未擁有本國永久居留權之外籍獨立記者或自由投稿人,其作品皆須由本國媒體提報參賽。
2. 個人參賽:本國籍記者及擁有本國永久居留權之外籍記者中,受雇於境外媒體或以新聞為主業的獨立記者,其以本國國家語言發表之作品皆可自行參賽。

Q1-4:受雇於本國媒體機構之記者,如何參賽?

A:機構內記者無論本國籍或外籍,如欲參賽,請先向機構提報,由機構統籌協調後出具參賽證明,始得報獎。參賽證明請至卓新獎官網下載,填寫作品基本資料後由部門主管簽名或蓋章後,於填寫參賽報名表單時一併上傳即可。機構出具參賽證明時,請注意各獎項參賽件數上限。

Q1-5:受雇於境外媒體之記者,如何參賽?

A:受雇境外媒體者,僅限本國籍及擁有台灣永久居留權之外籍記者可以參賽,參賽時無須機構證明,上網填報表單及依規定上傳作品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參賽作品必須以本國國家語言發表。

Q1-6:我是獨立記者,如何參賽?

A:以新聞為主業之自由或獨立記者,仍限本國籍及擁有台灣永久居留權之外籍人士可以自行參賽,其作品需發表於本國媒體或境外媒體,發表於境外媒體之作品限以本國國家語言發表。獨立記者參與機構團隊共同發表之作品,需由機構報獎。

Q1-7:尚未取得台灣永久居留權之外籍記者,如何參賽?

A:尚未取得台灣永久居留權之外籍記者,其作品無法自行參賽,需由聘僱或合作之本國媒體機構統籌報獎。

Q1-8:長期投稿之一般人士(非記者),可以參賽嗎?

A:本獎以專業記者為主要獎勵對象,非以新聞為主業但於本國媒體長期投稿之一般人士,無法自行參賽。其作品若經媒體機構認定為優秀專業之作,可由機構報獎,並計入機構報獎件數額度內。

Q1-9:一般人士(非記者)製播之Podcast新聞節目能否參賽?

A:本獎以專業記者為主要獎勵對象,包括機構內記者或以新聞為主業之自由/獨立記者,非記者製播之Podcast新聞節目自本屆起無法參賽。但一般人士參與媒體機構所製播之節目,可由機構報獎,並計入機構報獎件數額度內。

二、關於獎項定義

Q2-1:何謂「突發新聞」?

A:突發新聞是指對非預期性突發事件(如災害、政治/社會動盪等)或可預期事限中的突發狀況的即時報導,本獎獎勵在時間壓力下能準確報導並提供背景訊息,以增進閱聽眾對突發事件知情及理解的優秀作品。

Q2-2:突發新聞獎參賽作品72小時限制,如何計算起訖?

A:「突發新聞獎」限事發72小時內刊出或播出之作品參賽,賽時請填寫報導起訖時間。例如,2024花蓮大地震發生於4月3日上午8點左右,參賽之作品須於4月6日上午8點前刊出或播出。報導主題亦可為大事件中的「後發事件」,72小時之起算以「後發事件」發生之時點為起點。

Q2-3:突發新聞獎為何限事發72小時內之作品參賽?

A:突發新聞獎獎勵的是對非預期新聞事件或可預期新聞事件中的突發狀況的即時報導,能迅速即時地提供閱聽眾正確的新聞資訊。為讓獎項定義更為明確,參賽作品也能在同一基礎上評比,所以增加限時72小時之規定。

Q2-4:何謂「特寫新聞」?

A:特寫新聞是指對事件、人物、趨勢、理念或重要話題的新聞報導,特別講究寫作風格、文字品質及敘事技巧,報導觀點及感染力亦是評選重點。

Q2-5:何謂「解釋報導」?

A:解釋報導是指對重要而複雜的事件或議題,能說明解釋其發生原因,並對其脈絡進行深度分析之報導。

Q2-6:何謂「調查報導獎」?

A:所謂「調查報導」是指透過深度採訪、資料收集分析等方式發掘大眾未知事實之報導。調查報導常被視為媒體專業的表徵;不同於一般的報導,一件調查報導作品的完成,意味著新聞工作者通常必須獲得媒體機構的支持,才能以長時間投入耗費人力與金錢的特定新聞題材:包括結構性不正義、政治弊案、企業醜聞等等,藉此揭露被權勢者所刻意掩飾、隱藏的惡行。

Q2-7:國際新聞或兩岸新聞報導要如何報名?

A:「國際新聞獎」是為了特別獎勵國際新聞報導而設,特別強調記者親至現場報導,而非編譯。國際新聞(包括兩岸新聞)可就其作品內容之文類屬性或其作品優點,選擇報名「國際新聞獎」、「突發新聞獎」或「解釋報導獎」等其他獎項。

Q2-8:新聞評論獎的參加作品可包含哪些形式的新聞評論?

A:「新聞評論」包括社論、短評、評論性個人專欄、評論性漫畫等方式呈現的評論。

Q2-9:新聞敘事創新獎獎勵重點為何?如何參賽?

A:新聞敘事創新獎之宗旨為鼓勵媒體以創新方式提供新聞內容,並能增進閱聽眾對新聞的理解。本獎所鼓勵之創新,不限於數位科技,也包含其他敘事手法。技術本於輔助新聞呈現與理解,以適於說好新聞故事為目標,而非炫技。新聞敘事創新獎為不分類獎項,各種媒體型態(文字、圖像、聲音、影音等)皆可參賽,請依獎項辦法規定之參賽作品規格送件。參賽其他獎項之作品若符合敘事創新者,可同時報名兩個獎項。

Q2-10: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深度報導」如何劃分短篇、長篇?

A:短篇、長篇以20分鐘為界,作品時間長度20分鐘以下(含20分鐘)者屬短篇,作品時間長度超過20分鐘者屬長篇。

三、報名方式

Q3-1:本屆一樣採網路報名嗎?

A:本屆報名一樣先至卓新獎官網填寫報名表單,並上傳機構參賽證明及參賽代表人身份証件影本。主辦單位審核確認報名資格後,會以email通知作品編號及作品上傳網址,參賽者依所說明完成參賽作品上傳即可。若有困難者,請聯繫本會個案處理。

Q3-2:上傳參賽作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A:上傳作品前,請修改作品檔名為「作品編號+作品名稱+順序編碼」,例如「11001堅韌之島之1、之2……」,並至指定之網址依序上傳。各類媒體形式參賽作品繳交方式如下:
◎ 網路媒體:請先於報名表單相關欄位中填寫參賽作品網址,並請註明文章順序,以利評審依序審閱。收到作品編號及上傳連結後,請依前述規則上傳作品截圖。
◎ 紙本媒體:可於網路上傳作品PDF檔或郵遞實體報紙/雜誌。考慮到作品最佳呈現形式,較大篇幅之報導建議郵遞實體作品。郵遞實體作品時,請提供一式七份(至少含一份原稿,其餘可為影印本)。
◎ 新聞攝影:請依獎勵辦法相關規定上傳照片JPEG檔及刊印本PDF檔。
◎ 聲音媒體:請上傳作品MP3檔。
◎ 影音媒體:請上傳作品MP4檔,解析度:1920 × 1080,長寬比:16:9。

Q3-3網路作品除提供作品網址,為何需要再提供作品截圖?

A:網路報導可隨時修改,為求比賽公平,網路媒體的參賽作品應以報名時之截稿為準,報名後不宜再修改。參賽時除了提供作品網址,另需上傳作品截圖,必要時可為徵信。

Q3-4如何知道作品是否上傳成功?若上傳錯誤,怎麼辦?

A:參賽作品上傳至主辦單位提供之雲端空間時,可知道檔案是否上傳成功,但無法開啟、修改及刪除。若作品有誤,請重新上傳,並於檔名中標示為正確版本。

Q3-5:影音作品MP4規格為何?

A:參賽的影音作品請先將檔案調整為解析度:1920 × 1080,長寬比:16:9,網路串流最佳化。可使用本會提供的轉檔軟體 HandBrake(請點此下載),依照下圖參數調整即可(參數擷圖可另存新檔取得較大畫素圖片)。

四、關於參賽資格

Q4-1:哪些媒體可以參賽不分媒體類獎項?

A:所有媒體類型皆可參賽,包含文字、聲音、影音及多媒體作品等,也就是all media。

Q4-2:針對新聞議題或事件所作之訪談節目能否參賽「廣播新聞獎」?

A:廣播(radio)節目針對新聞議題或事件進行相關人士之訪談或新聞分析,與報導同為處理新聞,可以參賽。

Q4-3:哪些Podcast作品可以參賽「Podcast新聞節目獎」?

A:由媒體機構或以新聞為主業之專業記者製播之Podcast新聞節目皆可參賽,除原生節目外,廣播電台現有radio節目上架podcast者也可參賽,並請於報名表單上勾選參賽作品是否為原生。自本屆起,本獎不再受理一般本國人士(非記者)製播之作品參賽。

Q4-4:為何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新聞評論獎」限個人參賽?

A:近年有多人多篇文章所組合而成的系列評論文章參賽,評審認為團隊作品文章品質容易參差不齊、論點及文風不一致,新聞評論應展現評論者個人觀點、風格、文采、視野並自負文責,因此新聞評論獎限個人參賽,不接受多人作品。

五、關於報名方式及參加作品規格

Q5-1:網路媒體之作品如何報名?

A:網路媒體作品以文字為主者,請報名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獎項;作品以影音為主者,請報名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獎項;作品以聲音為主者,請報名廣播及網路(音頻)類獎項,並依各獎項之參加作品規格送件。不分類獎項則不受上述形式限制。

Q5-2:藝文評論可否參賽「藝術與文化新聞獎」?

A:藝文評論請參賽「新聞評論獎」。

Q5-3:廣播類「Podcast新聞節目獎」如何報獎?

A:Podcast新聞節目報獎時,請以整節節目為單位,檢送同一節目的兩集完整作品參賽,參賽作品總時數不得超過兩小時。

Q5-4:參加不同獎項之作品內容可以部分重疊嗎?

A:不可以。本會獎勵辦法規定「同一作品不得報名一個以上之獎項」,目的即在於由參賽者依作品之優點選擇最適合的獎項參賽。但有參賽人將參加A獎項之作品,加上同一主題另一相關報導後再參加B獎項,造成A、B獎項之參賽作品有二分之一以上之重疊,違反本會獎勵辦法之精神,請參加者務必避免同一作品重複參賽。但新聞敘事創新獎及電視類「新聞節目獎」除外,「新聞節目獎」兩集參賽作品之內容可為其他獎項參賽作品之一部份,重疊處以五分鐘為上限。

Q5-5:參加作品如為多篇報導,所有報名作品一定要在規定的收件時間範圍內嗎?

A:本屆之收件範圍為113年8月1日至114年7月31日間發表、刊播之作品,參加作品如為多篇報導,至少二分之一符合參加日期規定,超出參加日期之作品以半年為限,即不超出113年2月1日。

Q5-6:同一件作品,可以報名多項獎項嗎?

A:同一件作品限報名單一獎項,例如,參賽作品不能報突發新聞獎,又要報解釋報導獎,請報名者自行選擇最適合的獎項參賽。但新聞敘事創新獎除外。

Q5-7: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參賽作品,若繳交實體作品,七份都必須是原件嗎?

A:只要1份原件為代表,其餘6份可用影印本。特殊因素無法取得原件者,請附上縮印的全版報紙,證明該作品確曾在參加期限內刊出過。雜誌類作品請裁剪、影印要參加的文字內容,勿送整本雜誌。

Q5-8:新聞攝影獎(單張 / 系列)為何必須以個人名義參加?

A:本獎旨在鼓勵個別優秀記者之作品,新聞攝影獎請以個人名義參加。

Q5-9:新聞攝影獎參加作品皆須刊印於媒體上嗎?

A:考量到新聞攝影作品容易受限於報紙雜誌之版面空間而難以有完整的表現,為鼓勵優秀系列作品參加,系列作品報獎時僅需其中一張照片曾被刊印,但單張作品仍以已刊印者為限。單張新聞獎參賽作品可為系列新聞攝影獎參賽作品的其中一張。請參加人務必以個人拍攝之作品參加,若有發生侵權或造假情事,本會將依獎勵辦法規定,取消入選或得獎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