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財經新聞獎|三立電視解密台灣護國神山 講述半導體帝國的過去與未來

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財經新聞獎由三立iNEWS財經頻道《方寸之戰–解密矽盾之島》專題獲獎,團隊成員侯建州、李文儀、范逸華、林建宏、歐俊杰上台領獎,從頒獎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邵瓊慧手中接下獎座。
三立電視攝影記者林建宏(左起)、歐俊杰、資深記者兼專題製作人侯建州、記者兼製作人范逸華上台領獎,由范逸華代表領獎,從頒獎人邵瓊慧手中接下獎座。
三立電視是不分媒體類中唯一一個電視台獲獎媒體。《方寸之戰-解密矽盾之島》透過對台灣經濟部、專家學者及半導體關鍵企業董事長、主管、工程師的訪問,還原1970年代至今,台灣半導體產業從0到護國神山的發展歷程,也指出全球產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的新趨勢。
專題獨家拍攝矽晶圓片的製造過程,歷時14天,經過數千道工序,體現出台灣製造商極致的耐心細緻、使命必達。
頒獎人邵瓊慧指出,台灣的政經環境深深受到國際局勢跟地緣政治的影響,過去這一年更是波濤洶湧。她讚譽入圍「財經新聞獎」的報導題材更加多元,更具有國際觀。
范逸華發表得獎感言,電視台製作財經紀實片相當不容易,感謝三立高層能提供財力支持節目的製作。
《方寸之戰-解密矽盾之島》的故事從1970年代講起。1974年,一場在台北市南陽街「小欣欣豆漿店」的早餐會議,成為台灣發展半導體的發想點。自此,群聚效應、多元人才反轉台灣產業結構,半導體帶領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台灣走向科技領域。
如今,台灣穩站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尖端晶片全球市占率超過80%。2022年,台灣晶圓代工、IC專業封測全球第一。報導強調晶片製造精準度對太空、電動車等產業的重要影響,亦結合國際新趨勢,指出台灣缺乏第三類半導體技術人才。
半導體領域專有名詞眾多,一般人往往因為其知識艱深而無法理解這個產業。三立iNEWS製作的專題長片,將專有名詞拆解開,用人物訪談和視覺影像將護國神山的故事娓娓道來。
評審團認為,獲獎作品角度完整多元,從半導體的地緣政治、半導體的科技發展以及半導體的經濟地位,周延探討晶圓如何從一粒沙子起始,讓台灣成為半導體王國。提供不同專業背景的讀者深入暸解半導體發展的各個面向,即便沒有相關背景的讀者,也不難進入,是一份相當深入淺出的優秀報導作品。
侯建州發表得獎感言。
專題製作人侯建州感謝三立電視台從人力到財力上的支持,讓團隊能夠將台灣最重要產業的故事講給社會大眾。他說,以往大家認為半導體是科技領域的事,二進制0和1的組成讓人難以理解。但對三立iNEWS來說,半導體可以是生活,可以是產業,可以是人的故事,再放大也可以是國家力量的展現。侯建州表示,希望用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串接起台灣的重要產業,講好台灣故事。
《方寸之戰–解密矽盾之島》專題製作團隊合影,主持人李文儀(右)在頒獎典禮後接受媒體訪問說到:「典禮主持人要客觀中立,看到團隊得獎只能在心裡大聲尖叫」。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