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為了下一代的書寫 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關注國際氣候政治

第22屆卓越新聞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報名件數 46 件,入選 5 件,最終由《聯合報》及願景工程基金會的作品《99% vs 1%的戰爭:COP27直擊與台灣生存解析》奪下大獎。報導用文字、圖片、現場影像呈現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氣候正義戰爭,更從台灣視角出發,借鏡國外碳權新制提出台灣國內碳定價的解方。
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右)擔任頒獎人,《聯合報》記者林奐成(左)、願景工程基金會記者周妤靜(中)代表團隊上台領獎。
該獎項類別評審召集人童再興指出,過去台灣媒體挨批缺乏國際視野,近年來這病象漸有改善,台灣媒體走出國門,走到國際新聞現場,發表台灣角度的觀點,已愈來愈多。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在揭獎時提到,近兩年台灣的戰略位置以及對全球問題的關注都有大幅提升。他讚譽台灣媒體奔赴國際第一線,將國際議題與台灣語境結合,發出台灣自己的聲音,台灣人的世界觀也由此提升。
深入報導聯合國氣候峰會的政治角力
2022年11月,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於埃及舉行,聚焦四大目標:減緩全球升溫、擬定極端氣候時間的調適策略、為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調適工作融資、確保脆弱族群及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非洲國家等充份參與。COP27解決歷經14天的馬拉松談判,最終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災難。聯合報及願景工程團隊稱這次峰會為「99% vs. 1%」的氣候正義戰爭,致力拆解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背後的國際政治因素。
願景工程記者周妤靜發表感言時指出,《99% vs 1%的戰爭》在COP27會場內關注氣候議題的多個角度,用懶人包及影音的方式,讓讀者可以輕鬆全面地了解峰會內容:國際情勢如俄烏戰爭、中美惡化帶來氣候談判變數;海洋生態危機、糧食系統問題;2022年8月發生世紀洪患的巴基斯坦,多次演說為第三世界聲張「氣候正義」。同時,報導團隊也將鏡頭對準會場外寧靜的街道,提及主辦國埃及人權低落、沒有集會遊行自由的現況,軍警嚴密佈防,本地團體無法發聲。
周妤靜代表團隊發表得獎感言。
聯合國氣候峰會是一個以科學為基礎,複雜、多面向的全球性議題。卓越新聞獎評審團指出,願景工程及聯合報投注資源,做此完整周延規劃及報導,是讀者之福。數位版敘事完整、脈絡清楚,全觀、微觀兼具。製作團隊清楚勾勒出峰會整體面貌及重點,影片報導敘事清新有趣不落俗套,適時讓讀者看到台灣與會者的觀察、參與行動,以及國際專家對台灣減碳政策的建議,也顧及到了讀者的鄰近性。
在國際峰會現場記錄台灣觀點
除世界氣候局勢外,獲獎報導特別關注台灣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位置,以及台灣本土的碳定價及「都市氣候難民」議題。儘管台灣已提出2050淨零目標,但在COP27外國環團公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中,台灣排名倒數第7,表現遭評「非常低」。
《聯合報》專題記者林奐成在領獎時表示,聯合國氣候峰會的討論,是所有台灣人應該要關注的氣候變遷的最新趨勢。他說,「氣候議題,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去寫。我們希望讓讀者知道世界上面臨怎麼樣的氣候危機,以及台灣可以為世界做什麼。」
林奐成代表團隊發表得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