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卓越新聞獎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突發新聞獎|評審決議獎項得主從缺 盼媒體投入更多資源與人力提升突發新聞質量

第22屆卓越新聞獎圓滿落幕,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突發新聞獎」今年從缺。該類評審召集人暨頒獎人莊豐嘉表示,希望這個「從缺」的決定,能夠喚醒媒體機構對突發新聞的重視,同時投入更多資源與人力,提升新聞的質與量。
「今年的得獎作品是從缺。」當莊豐嘉宣布得獎結果時,台下觀眾一片譁然,這是突發新聞獎設立以來,獎項首度從缺。
卓越新聞獎從2009年第8屆起設立「即時新聞獎」,為求獎項定義明確,於2022年第20屆將獎項更名為「突發新聞獎」。本獎項即是為了鼓勵在時間壓力下,能準確報導並提供背景訊息,以增進閱聽眾對突發事件知情及理解的優秀作品。
突發新聞也是所有新聞類型的根基,舉凡所有專題、節目與題材,都是從其汲取靈感,觀眾也從每日新聞中得到最新、最快速的消息。然而,近幾屆報名的件數卻逐漸遞減,今年勉強跟去年同樣維持16件。
莊豐嘉表示,在有限的選擇中,評審們入選了4件作品。「但進入決選評選階段後,有兩件票數相當,優缺不一,可說難分軒輊」,莊豐嘉表示,這兩件作品各有優缺點、作品特性差異也相當大,「如果挑選了某一件作品脫穎而出,也無法說服另外一件作品」,因此在評審共識決後,忍痛決定今年得獎作品從缺。
莊豐嘉提到,突發新聞確實考驗「新聞工作者的智慧與勇氣」,不過評審仍抱持著「期待更好、近乎苛求的期望」,尤其在數位時代的競爭之下,電視媒體就受到網路媒體崛起、電視觀眾銳減的雙重夾擊,即使進入了網路平台、YouTube新聞及入口網站等全媒體傳播管道,資源與人力卻依舊有限。
數位時代所帶來的衝擊,更加重了突發新聞的時效壓力,同時也要兼顧本身即有的正確性、新聞倫理。新聞工作者若沒有糧草與資源,真的很難有餘裕做出更有品質的作品。
「從缺的決定,是想提醒所有媒體老闆,能夠投入更多資源」,莊豐嘉強調,即時新聞的記者其實都非常優秀,「他們提供了最即時、最匆忙、最緊張的資訊和觀點,但在參與新聞獎的競奪時,往往是無聲的一群」,無法彰顯出記者的成就感——苦勞有份、得獎無緣。
莊豐嘉表示,在資源樽節與人力緊縮下,台灣突發記者經常面臨壓力與困境。(特約記者宋思彤攝)
評審團一致認為,突發新聞的報導需要有更多人力、資源。希望媒體老闆能夠藉這個機會,一起提升國內突發新聞的品質與產量,卓越新聞獎亦鼓勵所有作品投入競賽。莊豐嘉也期許,突發新聞能夠成為台灣影音新聞的一股正面驅動力。
本屆電視及網路(影音)類的「突發新聞獎」,共有4件作品入圍,其議題、切角與特色皆各有不同。分別為華視的〈大震來襲 前進花東〉、TVBS 的〈台南殺警案——2警殉職慘痛教訓!莫讓波麗士大人血淚白流〉、公視的〈探尋918地震 解讀斷層傳來的訊息〉,以及三立電視的〈裴洛西旋風12hrs奇襲訪台 台灣民主躍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