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卓越新聞獎
新聞敘事創新獎 評審召集人
李明哲
數位文本在內容意義及技術呈現的匯流性大幅進步
新媒體報導的演進方向,是一條辛苦摸索之路。網路呈現科技,一直都是在不斷演化之中。從早期很單純的是傳統文本呈現模式的「數位版」,到了目前,例如3D、VR、AR、MR等新的數位呈現科技的導入,使得在數位媒體或新媒體的呈現上,又帶來了一陣新的想像和可能性。
但,如何使得新呈現科技,能更好的表現出內容,亦即,如何使數位技術和文本內容意義給出,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其實是更難的課題。
從以往的經驗,我們往往可以看到,數位文本總是往某一面向傾斜。在對文本意義的追求上更重視的,其文本表達形式就會囿於傳統文本的習慣。相反,若是醉心於新數位呈現技術的摸索,往往又是技術壓倒了文本意義的表現能量。
今年的作品,很讓人高興的是,我們看到了,數位文本在文本內容意義以及數位技術呈現的這二個面向上,有了一種綜合性的、共構性的匯流性質上的大幅進步。如何使用新的數位呈現技術,來使得文本更好的把意義呈現出來,這一種往往是數位文本寫作上的難題,在今年不少作品中,似乎都有了一種舉重若輕的自在。
我們可以看到,在多年的經驗累積中所成熟的一些表現模式,愈來愈好的縫入了文本整體性的表現當中。亦即,多年來摸索過程中所累積出來的技法和架構,成為數位文本創作思考上的「奠基層」。數位文本不再是一種創作上「陌生」的形式,而是有其自身的文本表現傳承,一種新的文本呈現流派之架勢,似乎隱隱若現了。
當然,一些更新的技術之使用,例如3D、VR,在今年的作品中,也開始在整體作品的表現中,擔上了重要的角色。這些新技術在文本中的「匯流性」或著說「融性」,可以說,已是遠遠大於在文本中的「陌生性」。我們在閱讀中,不再會是被新技術所強烈吸引而忘了文本內容之意義,所指何處。而是,在閱讀中,在欣賞新技術的張力之中,同樣的也順順地被文本推力帶著走,去了解整體文章的意義給出。這是很讓審者驚奇的一種數位文本寫作現象。
數位文本所追求的一種文本獨立性的特質,已慢慢的有一種可以想像的預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