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敘事創新獎評審(依姓氏筆劃排序)

李明哲老師

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

杜奕瑾

林日璇老師(召集人)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林廷宜老師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

杜奕瑾

陳雅惠老師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鄭國威老師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第一次評審會議

日期:111 年 08月 23 日(二)下午 14:00—15:30 
地點: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04大會議室

第一次評審會議任務:

推選本組召集人、確認本屆作品評審標準,以及確認第二次評審會議時間。

評審們相互推舉,決定由曾擔任2020年卓新獎敘事創新獎(該年為本獎項第一次頒發)評審的日璇老師,擔任本屆評審召集人。

評審們同意今年原則上延續前兩屆所訂出的做法與標準:

  1. 給分方式為1到10分,最高10分,作品獲得平均分數7分以上(含7分),得進入複審。
  2. 作品必需有新聞性及創新性。
  3. 入選作品數量依獎勵辦法規定。

評審們並就以下問題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

  • 參賽作品有報導,也有評論,兩者文類不同,要如何比較?討論結果,評審們均同意,評選重點應以敘事表現手法的創新性為主要考量,若出現同分作品,則以作品的新聞性優先,觀點次之。
  • 「創新性」的判斷標準,則應以該手法是否最有利於該作品主題的呈現為主要判斷依據,而不是以技術難度來判斷。也就是說,應該從表現手法是否真能幫助讀者理解新聞的角度去評分,而不是以華麗、炫技的表現手法做為評分依據。

評審們並決定依照卓越新聞獎獎勵辦法,在第二次評審會議前,先選出參賽作品總數的三分之一(14件作品)進入複審。

第二次評審會議訂於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上午9:30進行。

第二次評審會議

日期:111 年 10 月 06 日(四)上午 9:30—11:00
地點: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05大會議室

第二次評審會前,評審各自評分之統計果,平均分數超過7分的作品共14件:

參賽編號

參賽作品名稱

發表媒體

參賽者

51004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

報導者

柯皓翔、江世民、林彥廷、黃禹禛、方德琳

51006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

報導者

柯皓翔、洪琴宣、劉致昕、江世民

51007

不能遺忘的 49 條生命——重建0402太魯閣號事故

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編輯部

51008

最危險的海峽:共機為何轉向台灣西南角?

天下雜誌

史書華、辜樹仁、Daniel Kao(離職)、陳盈諭、李郁欣

51013

108課綱3周年調查報導

聯合報

游昊耘、許珮絨、洪欣慈

51018

【重建太魯閣出軌事發現場】失控的鐵道安全:臺鐵改革為什麼一直失靈?

READr

READr

51020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

聯合報

蔡佩蓉、呂慧君、張庭銓、周融聖

51022      

小路的選擇─關於一個自殺者的故事

公共電視主頻道

「青春發言人」團隊

51026

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

窩窩

窩窩wuowuo

51028      

幻獸之死——垃圾漩渦與人類世的滅絕

鏡傳媒

鏡週刊文化組

51030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公視P#新聞實驗室

卓冠齊、董容慈、曾芯敏、陳柏逢

51031

台積電擴廠史:全球化晶圓代工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端傳媒

端傳媒

51034

2021日本大選看關鍵:自民黨國會過半,岸田時代急展開

關鍵評論網

羅元祺、楊時鈞、黃彥翔、翁世航、林奕甫

51037

「2021新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 怎麼來的?」數位專題

康健雜誌網站

羅真、陳祖晴、高儷綾、盧亞屏、鄭佳玲

 

會議一開始,有一位評審表示,進入前14名的〈小路的選擇─關於一個自殺者的故事〉這件參賽作品,他之前是使用手機看,後來發現用電腦看的效果明顯較佳,所以需要微調一下之前的給分。由於在分數調高前,該作品得分就已經進入14件複審作品範圍,因此只需調整一下分數、排序,14件進入複審的作品不變。

14件入選作品依平均得分排序如下:

參賽編號

作品名稱

總分

平均

51030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41.9

8.38

51006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

39.2

7.84

51026

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

39.2

7.84

51018

【重建太魯閣出軌事發現場】失控的鐵道安全:臺鐵改革為什麼一直失靈?

38.8

7.76

51034

 

2021日本大選看關鍵:自民黨國會過半,岸田時代急展開

38.4

7.68

51004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

38.2

7.64

51020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

38.2

7.64

51022

小路的選擇─關於一個自殺者的故事

38.1

7.62

51013

108課綱3周年調查報導

38

7.6

51008

最危險的海峽:共機為何轉向台灣西南角?

37.9

7.58

51031

台積電擴廠史:全球化晶圓代工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36.7

7.34

51037

「2021新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 怎麼來的?」數位專題

36

7.2

51028

幻獸之死——垃圾漩渦與人類世的滅絕

35.3

7.06

51007

不能遺忘的 49 條生命——重建0402太魯閣號事故

35

7

 

今年參賽件數42件,依獎勵辦法,應選出3-5件入選作品。評審考量作品品質,今年決定選出五件入選。五位評審先就前五名作品進行逐一討論。討論內容如下: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是以橫向捲軸方式呈現,有評審認為,其敘事手法有趣,將前導網頁與遊戲結合,讓讀者能進入新聞報導中的情境;也有評審認為,這樣的手法會形成閱讀障礙,讀者會不耐久候跳離頁面,技術面是好的,但從內容角度及受眾角度,這個技術反而會是障礙。

相較於〈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也是捲軸式網頁,有評審認為,相較於〈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這件作品提供更流暢的體驗,也提供更多的動機,讀者可以順著前導網頁的情境,直接進入到新聞報導之中。

如同前兩件作品,〈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這件,也是透過遊戲帶入情境,讓讀者快速理解議題內容。有評審指出,其美術風格及插畫引人入勝,冷門議題使用這樣的手法,讓人有閱讀的動機;另一位評審也補充,這項作品的遊戲設計流暢,不致於成為讀者閱讀障礙;有評審指出,雖然議題與談的角度都不是新的,但情感拿捏得宜。

〈【重建太魯閣出軌事發現場】失控的鐵道安全:臺鐵改革為什麼一直失靈?〉有四位評審都給分頗高,未給高分的評審表示,這件作品的前導畫面未能吸引他進入情境,敘事手法沒有新意,加上時間軸的邏輯比較亂,左右橫軸中,突然出現上下捲動的畫面,從動畫設計的角度來看,比較不那麼流暢;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也比較不閱讀友善。一位給高分的評審則認為,該作品的敘事手法,頗有助讀者掌握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並成功結合讀者的生活經驗。

不過,若將這件與相同題材的另一件作品〈不能遺忘的 49 條生命——重建0402太魯閣號事故〉(得分排名第14)比較,兩者同為太魯閣號事故的新聞,〈失控的鐵道安全還是表現較佳,主要是因為資訊圖表的整理,以及前導畫面帶入情境的部份做得比較成功。

也有評審認為,這兩件作品的差異主要在於是否綜合運用多種媒材(影片、動畫、文字⋯⋯)。這位評審認為,多媒材的綜合交互使用是線上作品的最大優勢,網路敘事應該充分運用此一優勢。

對於〈2021日本大選看關鍵:自民黨國會過半,岸田時代急展開這件,評審認為,日本大選的選題偏硬,以地圖手法顯示席次的手法也很創新,敘事手法中運用的日本元素能成功吸引讀者進入報導情境,對理解複雜的日本選舉議題有幫助。另一位評審則認為,拆解火箭(得分排名第6)及日本大選(排名第5)這兩個作品各有優點,版面鋪排及設計都很不錯,但他給拆解火箭的分數高一點,原因在於日本大選的這件作品,設計上有個明顯的錯誤,那就是文字與背景的配色會影響閱讀。

有評審提出,第6名的〈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與第5名的〈2021日本大選看關鍵:自民黨國會過半,岸田時代急展開〉兩件作品分數接近,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

另一位評審指出,拆解火箭這個作品的敘事手法,要製作成互動式網頁的難度稍高,而製作團隊解決互動問題的方法十分能體察讀者需求。由於製作團隊很了解讀者最想理解的部分,因此在那部份特別下功夫處理,有掌握到讀者的閱讀節奏。反觀日本大選這個主題,有關席次、大選結果的呈現手法,反倒讓人覺得,如果使用其他的敘事方式,或許能有更好的體驗。而這件作品雖以動畫地圖呈現選舉結果,但對於關心日本選舉的讀者,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觀點或觀察角度。

一位評審則推薦〈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這件。他認為,這篇作品若沒有入選,會有遺珠之憾。因為其使用的敘事手法,讓讀者能快速理解居住正義議題。另一位評審也附和,認為這件作品選題及表現手法,讀者不只會想看,而且其中的資訊也對讀者有幫助。評審認為,這件作品的網頁互動處理得不錯,圖表資訊對照也清楚,雖然敘事手法不那麼創新,但整體表現流暢。有評審甚至認為,其互動式圖表是入選的14件作品中最突出的。評審表示,數位圖文的編輯跟整合,比傳統的表達方式更難。雖然這件作品拿掉互動式圖表,並不妨礙讀者理解,但加入互動式圖表,讓讀者的理解更加分。所以這件作品的選題及所使用的手法,雖然沒那麼創新,但各方面搭配得恰到好處。

有評審特別將〈小路的選擇─關於一個自殺者的故事〉這件作品提出來討論。他認為,這件作品的敘事手法新穎,符合本獎項定義,選題也很好。但從倫理的角度思考,多少會擔心作品可能產生的暗示性會造成模仿效應。

經過討論後進行投票,每人各選出5件作品後再排序,票數最高的前5名共有6件作品,分別是:

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5票)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4票)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4票)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3票)

【重建太魯閣出軌事發現場】失控的鐵道安全:臺鐵改革為什麼一直失靈?(3票)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3票)

由於入選不能超過5件,因此同為3票的三件作品必須進入第二輪投票,選出其中兩件。這次每位評審2選兩件,投票結果為: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4票)

【重建太魯閣出軌事發現場】失控的鐵道安全:臺鐵改革為什麼一直失靈?(2票)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4票)

因此,最後入選5件作品為:

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

第三次評審會議

日期:111 年 11 月 03 日上午 9:30—11:00
地點: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05大會議室

5件入選作品分別為:

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

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

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

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

五位評審在第三次會議之前,已看過5個作品的製作團隊分別錄製的2分鐘說明影片,充分瞭解5件作品的設計理念。

有評審建議,可先由評審們各自提出最支持的兩件作品,進行討論並針對得獎作品取得共識後,再給其他作品建議。經過五位評審各自表述所獲得結論: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是最多評審選擇的作品。

總括這件作品獲勝的原因,關乎從第二次評審會議開始,評審們反覆提到的幾個評審判準:第一、整體敘事順暢度,是否有效帶領讀者進入報導情境。第二、敘事方式會不會阻礙讀者消化、分析新聞資訊,讀者是否會因前導畫面冗長失去耐心。第三、整體美學設計。評審認為,「沉浸式詐騙」這件作品,沉浸感很高,閱讀流程順暢,不會讓讀者感到不耐煩,視覺設計非常一致;評審認為,5件入選作品在新聞性或議題性的部分都已經符合標準,決選時更重視作品創新性。「沉浸式詐騙」在第二次會議中的得分雖不是最高,但若把創新的因素考量進去時,這件作品的成就便顯現出來。

有評審從設計的角度切入,認為這件作品呈現的手法,並非爆炸性的創新,但回歸新聞報導跟解析的角度,這件作品的確是5件作品中,不論在視覺上,或在報導內容上,都相當到位的。

同樣都是以詐騙為主題,有評審將「沉浸式詐騙」一頁式詐騙」互相比較,認為前者的流暢度優於後者。後者的敘事手法,也相當符合數位敘事的本色,讓讀者能迅速進入詐騙情境中,但會出現「觀看體驗被中斷」的問題。原因應該出在,一頁式詐騙」製作團隊野心太大,想要闡述的內容太多,結果過於豐富的內容形成「超載」,無法完全放入表現形式中。就新聞專業而言,在處理新聞事件時,確實都會想將事件擴展到更多社會、經濟、政治層面,一頁式詐騙」製作團隊顯然具備這樣的企圖心,但由於想要闡述的內容相對抽象,用遊戲的方式難以恰當承載,內容與形式結合得不是很好。

一位評審指出,公視P#這件一頁式詐騙的作品,讀者必須先理解,然後順著前導動畫的遊戲開始走,但有時候讀者並不會有耐心去理解。另一位評審補充說明,這件作品在視覺上,先是以橫向捲軸遊戲進行,到了報導內容的部分,又轉為直向閱讀,一下橫向,一下直向,很容易被帶出原本橫向捲軸營造出來的情境。

總結評審對〈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這篇的看法,該作品是少見將整個新聞內容全部融入沉浸式體驗,提供一個不會中斷,透過這樣的沉浸體驗,直接將案例內容以及後續手法都直接整合在一起,非常容易讓讀者一口氣就體驗完。相較於其他作品還是透過過去的方式,先用前導性的遊戲或是互動,去吸引引導讀者閱讀後續的報導,互動跟報導中間是有停頓或是斷點。而沉浸式交友詐騙則是整合整篇報導,是非常創新的作法。

一位評審針對〈誰偷走你口袋的錢?解密一頁式詐騙〉這件作品提出三點看法,第一:他的內容不夠精練,整個專題運用的材料很多,但以設計的角度來看,可以看出製作團隊有企圖精練,但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第二:視覺上,就如有評審提出的問題,遊戲本身是橫向,報導內容是直向,在手機上呈現,讀者要轉動手機,才能獲得較好的閱讀體驗。第三:整合度的問題,遊戲本身使用像素畫Pixel Art,但報導內容各種風格都有,視覺的整合上,從專業角度,沒有做到統一。這樣的呈現方式,雖然內容豐富,該有的都有,例如怕讀者在遊戲中失去方向,底下會有指引告訴讀者如何進行,這種形式會讓不同使用者,有不同感受,會玩遊戲的人,很容易進入情境,但不熟悉遊戲的人,就不容易進入,對一般大眾而言,這樣的形式就容易造成鴻溝。

一位評審整合所有評審的意見,他提出在數位敘事創新的議題上,製作團隊會面臨一個阻礙,即是想處理的面向很廣,而不論是文字、影像或是特別製作新聞遊戲等,各種媒材都具備了,但當要將媒材放在同一個介面時,很容易忽略,是否針對數位敘事進行媒材之間的削減,若要給「解密一頁式詐騙」這件作品一點建議,那會是不要陷入迷思,野心太大會忽略去精練素材,必須要針對議題整合。

〈太平洋邊上的太空夢——解析國產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飛行歷程〉這件作品,評審以「訊息設計」的角度分析,認為可以給觀眾看到平常不會關注的議題,在入選的五件作品中,這件作品在這點是脫穎而出的。另外,也可以看出製作團隊research的心力、觀察跟技術,從技術上面來說,他的動態網頁也不是很炫麗的3D,而是一種2D化的3D畫面,在網頁敘事手法、情境跟讀者的感受上,它一樣有做到這種沉浸式網頁的效果。

其中一位評審原本對火箭飛行歷程這件作品沒有太高評價,因為這個議題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遙遠的,但從近期的國際局勢、台海局勢,加上經過評審們討論後,又覺得這個議題,在經過製作團隊的解說,讓原本是一個很遙遠的閱聽人,慢慢的吸收到資訊。製作團隊有在很遙遠的太空議題上,做了一個蠻好的處理,帶出的資訊並不會艱澀難懂,而技術也不是炫技,網頁呈現也有點趣味性,讓讀者對這種非日常生活的議題,有一點沉浸感。

一位評審則認為火箭飛行歷程這件作品開啟了嶄新的視野,將火箭的各部組成拆解,不必透過VR虛擬實境,而直接在網頁上呈現,讓讀者有身歷其境之感。作品整體的整合度也很高。有評審明確指出,這篇作品會給予更高的分數,因為編輯者了解作品本身與受眾之間的關係,找到一個最適當的手法呈現,他認為數位敘事的文本,不是為了追求完美的呈現,作品的完整度並非首要考量,新聞的重點在於,傳遞的資訊能不能以適當的形式被讀者理解。火箭這作品的製作團隊有抓到這個核心概念,在傳統敘事的手法之下,找到一個著力點,並在這點花力氣處理。

火箭飛行歷程這則作品在視覺上的處理,評審還提出一個令他驚豔重點,2D化的3D畫面,在網頁呈現上,讓家中網路速度不快的使用者,也能順暢的瀏覽。

窩窩製作團隊的〈等家的每一天——公立收容所調查〉這件作品,有評審認為其插畫風格的設計,與議題本身的搭配,以及這個議題進行多面向的探討,做得非常完整。也有評審認為,這件作品設計風格雖好,但不夠聚焦,若是以單純得網頁設計來看,這件作品會是一件好作品,該有的都有,但若以專題形式來看,這樣的表現手法就不適合了,專題需要一個問題意識,抓出一個核心概念,但公立收容所調查這件作品沒有核心概念,沒有一個主軸吸引讀者一路往下挖。

有評審認為,窩窩的這件作品在新聞敘事創新獎項初設之時就參賽的話,會有機會脫穎而出,但因為現在的讀者已經習慣這樣的敘事模式,公立收容所調查比較像是早期倡議型網頁會處理的手法。而另一位評審則認為,這件作品還是有些優點,遊戲就是整個專案的亮點,在視覺設計上是相當不錯的,但這個遊戲不足以撐起整個專題的新聞報導。

整合本屆評審的評選重點,首先考量作品的整合度,跨媒材的運用,是否有辦法聚焦到問題意識的核心。第二,考量動機(motivation)是否足夠,作品是否給讀者有繼續往下閱讀的動力。

評審們接著繼續討論〈居住焦慮世代 你的薪水能在哪裡買房?〉這件作品,有評審認為這件作品的視覺設計上比較吃虧,但其厲害之處在於製作團隊能將房價這種比較難處理、純數字呈現的議題,以個人化資訊的互動方式呈現。一般讀者往往在看到數字很多的議題,都是略過不看,但這樣的互動方式,卻是很好的敘事手法。

有評審則提出看法,認為在決選中更重要的是創新性,這件作品使用的元素沒有特別創新之處,都是過去曾經看過的技術或敘事方式,但製作團隊將數字整合得很好,若是在第一階段評選,這是優勢,不求新穎,但求讀者理解。進入第二階段評選,將創新考量進來,這件作品整合性的精緻度強,可是在創新性上面就弱掉了。

另一位評審表示,這個作品的優點是,很清楚呈現數字,而且精準打到使用者的痛處,整個專案的策略是成功的,房價議題有很多的數據,如何讓使用者有感受?這個作品的製作團隊有嘗試到讓讀者自己主動去感受。但這項優點最後也變成它的瓶頸,亮點在這邊就停住了,整合度有,但精彩程度相對於其他四件作品,就顯得薄弱,比較吃虧。

資料新聞學Data Journalism跟新聞敘事創新參賽的其他類型文本相比,本來就有侷限性,會比較吃虧,有評審這樣認為,如果居住焦慮世代這件作品可以看到一個爆破點的話,也許就脫穎而出,可惜並沒有看見這樣的突破。另一位評審從敘事手法的角度剖析,若這件作品使用如「沉浸式詐騙」作品中那樣沉浸式的方式處理,營造出一個情境,再繼續往下發展,或許能有不同感受,但居住焦慮世代這件作品的處理手法,會讓人有種疏離的感覺。

一名評審從傳統新聞編輯的角度切入,認為居住焦慮世代這件作品的網頁呈現,文字編輯的功力十足,不論內容、排版的文字行距,讓網頁的易讀性大大提升,相較其他四件作品來說,是突出的,但決選評審的重點並不在此。

討論最後理出結論之前,有評審整合討論過程爭辯的重點,他認為就是古典學派與浪漫學派的競爭,評審該怎麼定位?堅持在古典風格中,選出一篇最棒的古典?還是願意給浪漫主義一個機會?浪漫主義與古典既有的價值是衝突的,評審要站在什麼立場,處理時代變遷的問題?以火箭飛行歷程這個作品與沉浸式交友詐騙的作品來看,火箭就是古典中的古典,而交友詐騙就是浪漫主義。「傳統觀念中最優秀的敘事手法」或者是「觀念還需要爭辯的創新敘事方式」,兩者該如何選擇,就是評審們的考驗。

會議最後,經過評審召集人整合諸位評審的意見,以共識決,選出〈交友×PUA×假投資:分解「沉浸式詐騙」手法,你需要的4個反制手段〉為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