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新聞評論獎|科技對當代社會影響深遠 《天下雜誌》陳良榕專欄筆法深入淺出發人深省

2022 年 11 月 25 日 |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獎

donation

陳洧農|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第21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新聞評論獎由《天下雜誌》的「陳良榕專欄」拿下,頒獎人由台大新聞所名譽教授,同時也是卓新獎基金會董事的張錦華擔任。

《天下雜誌》總主筆陳良榕(左)的「陳良榕專欄」獲本屆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新聞評論獎。右為頒獎人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

第21屆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新聞評論獎由《天下雜誌》的「陳良榕專欄」拿下,頒獎人由台大新聞所名譽教授,同時也是卓新獎基金會董事的張錦華擔任。

本專欄探討科技對當代社會各層面的廣泛影響,如教育、產業、管理、軍事等。例如,〈轟動矽谷的課竟害到台灣部落〉為「科技+教育」範疇,從學童手機上癮談起,剖析用戶不可自拔的科技源頭,以及新科技加速全球M型化的負面結果。

評審團認為,科技對當代社會影響深遠,而本專欄作者從自身採訪經驗出發,旁徵博引,為讀者揭示科技與社會各個層面間顯著或隱晦的連結。例如台灣近年刑案的破案率大幅提升,歸因於監視攝影機的密度高居全球第三。筆法深入淺出,發人深省。

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基石:優秀的媒體工作者

張錦華表示,這是自己最後一次參與卓新獎頒獎,明年就要交棒,在現場看到許多媒體主管以及得獎者都是昔日台大新聞所的學生,令她十分榮幸與欣慰。

她說,自己經常想起美國第三任總統,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傑佛遜的名言「如果由我來決定,是要沒有報紙的政府,還是沒有政府的報紙,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而這句話的前面,其實還有一句「民意是我們政府的基礎,所以首要目標就是維護這個權利。」

政府的基礎是民意,其實也就是我們媒體。」張錦華說,因為媒體的職責就是監督權力可能過大的政府,並看見時常被社會忽略的弱勢。「我們相信,也看見優秀的媒體工作者就是維護自由、民主、人權最重要的基石,絕對不能倒下。」

張錦華表示,優秀的媒體工作者一直秉持報導真相的努力,維護國家社會共同的「善」的價值,而新聞評論者更是媒體工作者中的知識分子。「他們講道理、辨是非,尤其在這樣多元的社會,這樣危殆的局勢中,提出我們價值跟道德的思辨,希望讓社會做出最慈悲、最明智的選擇。」

最美好的獲獎時刻
《天下雜誌》總主筆陳良榕發表得獎感言

陳良榕發表得獎感言。

《天下雜誌》總主筆陳良榕曾在台大新聞所受教於張錦華,對於自己能趕在張錦華最後一次擔任頒獎人的時刻獲獎,陳良榕感到十分高興,「她對我照顧非常多,所以我覺得這也算是種傳承啦!」而且陳良榕向來十分景仰的張乾琦也在現場,更是令他感到相當幸運。「我們從小就看他的作品長大,有一段時間我還真的想要去拍新聞攝影。」

陳良榕打趣地說,自己報名卓越新聞獎已經無數次,卻從沒登上過這個舞台,後來他發現一個秘訣,就是只要得過一次「新聞評論獎」的作者,以後就不會再參加這個獎項。「我們《天下雜誌》有很多優秀的作家:黃哲斌、顏擇雅、野島剛,他們都得過獎,所以都不會再參加了。」他說:「如果他們這一屆都參加,一定輪不到我。」

陳良榕表示,自己專欄基本上是在剖析科技對社會的衝擊,這讓他有機會在主流議題之外,有空間能夠反芻他平日的閱讀,因此能夠對許多社會現象提出跟其他同業不一樣的見解。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