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Podcast新聞節目獎|ETtoday《我在案發現場》領聽眾「聲入法庭」 評審團讚「節目進行流暢」

2022 年 11 月 25 日 | 卓新獎, 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聞獎

donation

宋思彤|特約記者採訪報導

ETtoday 東森新媒體《我在案發現場》節目團隊上台領獎,該獎項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擔任頒獎人。

ETtoday 東森新媒體《我在案發現場》節目團隊上台領獎,該獎項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擔任頒獎人。

從在音頻節目中「現聲」,到得獎舞台上真正「現身」。

卓越新聞獎廣播及網路(音頻)類 Podcast 新聞節目獎是新設第三年頒獎獎項,本屆由 ETtoday東森新媒體的《我在案發現場》節目奪下。節目主持人陳豐德致詞時表示,盼能藉由這個節目引領聽眾,認識每個司法案件背後的故事。

「在流量掛帥的時代,持續做對的事」

「我們真的沒有想過,一個真實紀錄犯罪的 Podcast 節目,也有獲獎的可能」雖然語氣平穩,但難掩陳豐德內心興奮的情緒。他透露在做節目時,常常在「天秤」兩端——收聽數、社會責任之間拉扯,「尤其在流量掛帥的時代下,要持續做對的事情,我覺得並不簡單」。

除了感謝司法院刑事廳、台北地院、節目來賓的協助外,陳豐德也特別感謝「場粉」(意即《我在案發現》的聽眾絲)們的支持。

節目主持人陳豐德致詞
節目主持人陳豐德致詞。

他透露,在「國民法官」主題播出後,經常會收到聽眾的私訊來信,「他們真的將自己代入國民法官的角色了,甚至認真地抄筆記、做出判決」。這也讓陳豐德直呼,「這幾個月的努力是值得、有代價的」。

引領聽眾聲入法庭,追索問題背後的故事

《我在案發現場》以「聲音」直擊真實犯罪現場,藉由記者的視角呈現社會案件,宛如深入其境的氛圍營造,廣受聽眾喜愛。日前更以「模擬國民法官」為主題,透過深入淺出的說明與思考,帶領聽眾「聲入法庭」,並獲得評審青睞。

陳豐德特別提到,《我在案發現場》不只是單純講述案發過程,他更希望讓聽眾理解「為什麼發生?發生後怎麼了?」,甚至藉此挖掘問題底下,更深層的結構問題與歷史脈絡,讓大眾了解每一個角色的心路歷程。

最後,陳豐德感謝製作人與節目團隊的辛勤付出,「還有不離不棄的『場粉』,是我們的後盾」,並向聽眾保證會繼續努力,除了謹守新聞人本份外,也會做出更多精彩的內容。

以平民視角解構「國民法官」獲評審團青睞

評審團表示,《我在案發現場》從即將上路、但對一般大眾而言相對陌生的「國民法官」制度著手。節目善用聲音媒體的特性,在兩小時中深入淺出地呈現整個審判過程,同時訪談司法院犯罪廳廳長與國民法官專庭法官,以「平民視角」解構其對司法的衝擊與改變。

從案件模擬到訪談,也讓評審團大讚「節目進行流暢」,除了以輕鬆的對話深入民眾的疑惑外,更以一起「餵毒致死案」為例,對主題進行相當完整的描述,是一個引人入勝、值得肯定的優秀作品。

《卓越新聞電子報》為讀者報導新聞媒體最前線,我們追蹤所有重大新聞演講活動現場、探索新聞媒體浮動的疆界!

 

主編:蔡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