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卓越新聞獎

不分媒體類得獎作品

獎項

得主

入選作品

國際新聞獎

穿越土敘邊境
中央通訊社110.02.10-110.07.29
何宏儒

作品簡介:
敘利亞衝突持續超過10年,引發嚴重人道危機。土耳其武裝部隊自2016年起發起3次跨境軍事行動,敘北土控區內大致上恢復和平穩定中央社駐安卡拉記者何宏儒兩度進入敘利亞北部,報導當地局勢及重建情況,並登土耳其海巡艇採訪愛琴海移民救援任務。系列報導也觸及落腳安卡拉和伊斯坦堡的敘利亞難民生活。

是流亡,還是開拓──大規模港人移台的新地景報導者109.10.14-110.06.28報導者

內捲中國關鍵報告/商業周刊110.07.05~110.07.11商業周刊

穿越土敘邊境/中央通訊社110.02.10-110.07.29何宏儒

沒有聲音的人——《國安法》壓境,2019 受訪的香港人,後來怎麼了?/鏡週刊109.12.30陳虹瑾、陳朗熹、陳昱潔、李俊賢、林媛婷

調查報導獎

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調查報導
鏡週刊 109.09.09-110.06.16
劉志原、林俊宏、吳明儀

作品簡介:
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是我國史上涉入官員最多(逾200人)、時間最長(1993年起)的司法醜聞,鏡週刊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陸續以9篇紙本、7則影音及逾50則網路新聞(選用8則紙本參賽),獨家揭發司法官、監委當富商翁茂鍾的門神,導致銀行員諸慶恩遭判有罪冤死,再以司法追殺諸妻與稚女之黑幕,並記錄司法院等機關對此案從冷處理到全面重啟調查、檢討、再審平反的態度轉變,及諸家遺族低調生活10餘年之心路歷程。

血淚漁場三部曲未竟的遠洋治理:從非法魚翅、強迫勞動到觀察員之死/報導者110.02.01-110.02.02/李雪莉、楊智強、陳映妤、柯皓翔、楊子磊

石木欽案及銀行員之死事件調查報導/鏡週刊109.09.09-110.06.16/劉志原、林俊宏、吳明儀

臉被偷走之後:無法可管的數位性暴力?台灣Deepfake事件獨家調查/鏡週刊110.05.06/鏡週刊人物組

瘋狂光電 發財夢/天下雜誌109.12.30/劉光瑩、李郁欣、張涵青、王建棟、林綺薇

公視晚間新聞 島嶼目擊/公共電視110.01.08-110.04.30/柯金源、林燕如、張岱屏、陳添寶、顏子惟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上下游新聞市集110.07.31/林吉洋、蔡佳珊、程怡綾、楊語芸

財經新聞獎

零碳新經濟
天下雜誌 110.05.05
劉光瑩、呂國禎、林綺薇、王慶剛

作品簡介:
本專題有兩大獨家呈現: 第一,獨家直擊比爾蓋茲投資的地熱公司,已在花蓮落地,並獨家越洋採訪到瑞典倍速羅得(Baseload Capital)執行長,為亞洲媒體首度專訪。 第二,在零碳成為未來產業新標準的當下,企業必須改變所有事的做法。盤點出「減碳企業50強」,從大公司到中小企業,從路上跑的公車到你身上穿的衣服,他們如何佈局零碳戰役?

公司治理荒謬劇/今周刊110.03.29/劉俞青

小心高齡金融剝削!/經濟日報110.06.01-110.06.04/邱金蘭、仝澤蓉、林安妮、錢震皓

計畫新美國/ 商業周刊110.07.12~110.07.18/吳中傑、黃靖萱、蔡靚萱

護國神山台積電 寫下善化小鎮驚奇/遠見雜誌110.01.01-110.01.31/彭杏珠

零碳新經濟/天下雜誌110.05.05/劉光瑩、呂國禎、林綺薇、王慶剛

新聞敘事創新獎

寂聲終章——暖化與末日災難的先知
鏡傳媒 110.02.07
鏡傳媒

作品簡介:
鏡傳媒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跟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腳步,長期紀錄觀測珊瑚白化現象與規模。考量生態議題要達到普遍共感性的困難度,及台灣民眾長期對全球暖化議題冷漠,鏡傳媒安排閱聽眾聽見水族生物的聲音,帶領民眾親近海下生態,再將近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與海水溫度上升變化,轉化為電子音效,作為歷史背景音與暖化進展的提示。最後將這些音效編曲,搭配2020年全球暖化影像對照,作為閱讀結束的呼籲與提醒。

從租用到迫遷——南鐵東移,25年政策與地貌的轉變/報導者 109.09.20/報導者

解讀共機擾台政治意涵 台海成美中角力戰場/公視P#新聞實驗室109.09.30/林建勳,曾芯敏,陳柏逢

寂聲終章——暖化與末日災難的先知/鏡傳媒110.02.07/鏡傳媒

餵養,錯了嗎?流浪動物餵養管理專題/窩窩wuowuo109.10.15/窩窩wuowuo

台灣疫情最新動態:22縣市現況、疫苗進度一次看/天下雜誌110.05.17Daniel Kao、史書華、李郁欣、鄭寧寧、黃昱婷

轉型正義之路:從戒嚴時期受難者資料揭開白色恐怖的秘密/READr109.10.31READr

消失的香港/端傳媒110.07.01/端傳媒

藝術與文化新聞獎

「抗命的香港藝術文化」系列專題
自由亞洲電台
109.09.02、109.11.04、110.01.29
牟迎馨、段士元、黃瓊玉、許書婷、曹郁芬

作品簡介:
從逆權的「自由之夏」,到國安法壓頂的「風暴之年」,香港的歷史迅速翻頁,進入自由和極權抗爭的新章節,藝術文化工作者也被迫進化打起「游擊戰」,抗爭藝術、敏感書籍、音樂創作接連轉進台灣,娓娓訴說抗命的年代。透過影像和文字,深刻鋪陳香港藝術文化工作者逆風而行的故事,他們拾起畫筆、文字和表演藝術,以台灣為基地,為撐香港而創作,源源不絕澆灌自由的靈魂,用溫柔的力量延續香港命脈。

追尋不朽的青春/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09.11.07109.11.14/徐蘊康、吳佳明、黃培理、陳錦亮、謝政峰

聽一場「三代同堂」的文化傳承,看見一位來自邊緣的連結者:專訪阿爆(阿仍仍)和母親/報導者109.12.23~110.01.07/劉致昕、藍婉甄、林彥廷、洪琴宣、陳星穎

BBSWWW──台灣網路文學的未來昔日/《文訊》雜誌109.09.01/文訊雜誌社

我在天涯海角開書店/公共電視110.01.27~110.03.31/李瓊月、袁宏書

聽!是棒球/新活水110.07.13/新活水

「抗命的香港藝術文化」系列專題/自由亞洲電台109.09.02109.11.04110.01.29/牟迎馨、段士元、黃瓊玉、許書婷、曹郁芬

台灣影像浮生錄/中央通訊社110.07.05/中央通訊社 《文化+雙週報》團隊

鏡像人生中華商場/鏡週刊110.03.17~110.03.23/鏡週刊人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