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與卓新獎 是榮譽 更是專業認同

蕭嘉慶

  首次擔任卓越新聞攝影獎評審,立即感受到主辦單位的敬謹、用心和做事精神。辦好一個大賽當如是。

  2016卓新攝影獎的三位評審是:郭力昕、沈昭良、蕭嘉慶,由我擔任召集人。這是少見的黃金三角組合;評審過程,儼然是一場眼光銳利、觀念激盪、評析嚴謹,穿透力又很強的新聞攝影影像研討會。

  三位老師透過兩個輪迴的評審歷程,盡其可能地審視每一張作品和每一份系列作品,甚至非常慎重地觀照評分和影像之間的適當性,有任何疑問則當場提出、予以辯證,甚至重新給分,為的就是維繫一種評判作品的對比和互汰機制,嚴選恰如其分又有代表性的最佳作品──我也相信,這是國內少見的攝影評審高度,只可惜,評審過程還沒有開放現場給任何人觀摩旁聽(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過程公開,甚至以網路直播),否則肯定為本項比賽放送更為內在深沈的影響力。

  卓新獎新聞攝影獎貴為國內地位最為崇高的新聞攝影獎,最可惜的地方,在於參賽的單位有限、參賽者不多,連帶影響比賽的豐富程度、內涵和質地。比較樂見的是,有些媒體已能走入國際,派遣攝影記者去到國際難民潮現場、深入矽谷、走訪瑞士、參與巴黎氣候會議等等,增添影像報導層次,只可惜,絕大部分的系列作品,都是配合文字或專題報導之作,而非獨立企畫/長期蹲點的photo essay,因為就影像傳播的內涵而言,獨立製作的題材,才能發揮攝影記者的真才實學和說故事能耐。其中,也牽涉到更高層次的圖片編輯理念和實踐。

  竭誠希望國內媒體和攝影記者(和主管)們多多重視這個優良獎項,儘量報名參賽,就是很好的鼓勵和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