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的新聞同業 堅守崗位精彩更勝往年/丘岳

這一年來對第一線的新聞記者來說,是極具考驗的一年,國內外大小新聞不斷,尤其是2020年,還得在新冠疫情肆虐下,作好自身防疫,衝鋒陷陣,為閱聽人提供第一手的資訊,現場採訪難度高於過去,但從各組評審的反應來看,參與競爭的各類作品,精彩程度更勝往年,獲得一致掌聲,給予相當多的肯定,首先我要代表評審團,向所有在第一線作戰的記者同業,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今年的卓越新聞獎共頒發十七個獎項,歷年來最多,參賽總件數達到697件,也創下十九年來新高,並不因疫情而有遜色,可看出今年重大新聞的採訪,固然困難度增加,但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卻也是多年難遇,各家媒體全力投入,積累了強大的動能,踴躍報名,競爭激烈,亦可反應出卓越新聞獎越加受到重視的程度。

丘岳

此外今年增設了兩個獎項:「新聞敘事創新獎」和「Podcast新聞節目獎」,這是主辦單位迅速對應最新潮流,反應當前現狀而增加的獎項,報名十分踴躍。「新聞敘事創新獎」就有83件作品參賽,評審召集人杜奕瑾老師表示,在激烈討論後,共有8件入圍,這些作品除了符合對創新的期待,更因為它們找到一種與敘事目的相匹配的創意,讓技術為內容服務,達成更好的溝通理解。這些作品也為這個全新的獎項創立了典範。

Podcast新聞獎」更是獎勵近來廣受歡迎的Podcasters,報名有42件之多,評審召集人許文宜老師表示,參賽作品從新聞議題切入法律知識、科技評論、財經分析、國際趨勢、流行文化等,專業程度都非常高,在Podcast平台上頗受歡迎。在媒體力求數位轉型的今天,「有聲」媒體作品數量增加,類型愈趨多元,值得支持與鼓勵。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有179件報名,評審召集人林翠絹老師認為在資源有限、疫情不安的侷限下,參賽作品仍展現出不同語言、種族、立場、視角等豐富特色,實屬難得,令人感動。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有251件報名,評審召集人陳浩老師也表達競爭激烈,分數都十分接近,評審不易,而疫情與港情是報名的兩大族類,入選佔比也相對較高。

「新聞攝影獎」召集人孫曼蘋老師同樣肯定攝影記者在這一年發生的新聞事件採訪中,搏命賣力的維護普世價值及信念,守望我們的生命及生活環境,新聞專業的展現,值得敬佩。

個人認為從今年的參賽作品可看出第一線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獻,但就刋播整體來看,這些優秀作品的佔比仍低,尚可大幅提高,也就是若有更多記者投入眾所期待的優秀作品產製,增加產能,即可在刋播的比例和比重上有所突顯和提升,進而改變閱聽大眾對現有媒體生態的批評和抱怨。

此外在參賽作品中可以發現,記者在報導現況、發掘問題的能力頗強,但較缺乏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也就是所謂「建設性新聞」的真義。曾應邀專程來台演講,推廣「建設性新聞」的丹麥學者哈格洛普就指出,「建設性新聞主張好的報導能激發對策,解決我們社會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建設性報導讓新聞有了全新而且更有意義的角色」。在今年的評選作品中,確實可以發現優質的建設性新聞報導,但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作品出現,設下更多更好的範例,除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啟發人心,激發對策,獲得大眾更廣泛的參與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