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記者的新聞自由與勞動權益工作坊

2020年,COVID-19疫情徹底衝擊了全球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常態生活方式,在政治、法治、經濟、勞動與社會體制諸面向都造成例外狀態,滋長了威權統治與法西斯主義的動力。威權政體趁此時機打擊新聞媒體、對民眾施加更綿密的社會控制;民主政體亦以公共安全之名義,以立法或行政手段對新聞自由加諸多重的限制;焦躁的民眾可能自主地、或被動員去攻擊媒體工作者;媒體事業機構則可能藉此時機進行大規模的裁員或調整工作條件;新聞工作者持續以自己的身心健康與風險承擔,抵換新聞專業的勞動成果。

在此背景下,新聞記者的每日工作遭遇非比尋常的挑戰,新聞自由與勞動權利遭受的威脅比以往更甚,新聞工作者自身的維權運動卻面臨更艱難的處境。處在不同的媒體與工作崗位,新聞工作者權利受害的程度與樣態向來各有異同,而生存世代、組織文化、工作風格與勞動觀念等因素,或多或少阻礙了我們同理彼此的感受、拼湊各自的經驗。
然而,正是在非常態的時期,給予我們一個跨越固有障礙的機會,連結新聞工作中的各式勞動經驗,表達與感受那些隱而未顯的、重要或迫切的需求,共同探尋後疫情時代中新聞工作與維權運動的群眾意義。

本次工作坊由國際記者聯盟贊助,將邀請台灣主要新聞媒體的在職工作者、媒體工會幹部及成員、記者協會幹部及成員、獨立媒體的在職記者、獨立記者、新聞相關NGO工作者、新聞傳播科系應屆畢業生,我們期待透過不同社會角色的深度參與,走出跨組織與跨世代的互助模式。

誠摯邀請您的分享,與我們共同回顧過去一年走過的路,展望專業社群的出路。

場次一

Day 1 :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13:30-16:30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3樓-噶瑪廳(億光大樓,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
Day 2 :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10:00-17:00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大會議室(台北市松江路90巷3號7樓)

場次二

Day 1 :2021年1月23日(星期六)13:30-16:30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2樓-噶瑪廳(億光大樓,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
Day 2 :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10:00-17:00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大會議室(台北市松江路90巷3號7樓)

參與對象:
以主辦單位邀請對象優先參與,另開放自由報名。每場次共20位,以兩天都能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名額有限時,主辦單位會以參與者多樣性、符合活動宗旨綜合考量。
參與費用:全程免費參加。

工作坊主持人:
特別邀請審議民主與工作坊資深主持人 呂家華

開始主持到現在十五年,呂家華從「主持人(facilitator)」轉變成「中介者(mediator)」,從技術動作的追求到體認重點不是技術工具如何操作,而是能夠累積養成判斷何時、什麼樣的情境適用何種工具技術、怎麼探詢,背後需要更多對社會的認識與觀察。

主辦單位: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媒觀)

贊助支持:
國際記者聯盟(IFJ)

報名截止時間:
2020年12月9日(第一場)、2021年1月20日(第二場),報名截止後,主辦單位將會主動聯繫錄取之參與者。

如有其他問題,可來信或電話洽詢:
媒觀:chinwei@mediawatch.org.tw 電話:02-8663-3062 王秘書
記者協會:journalyatj@gmail.com 電話:02-2341-9944 曾秘書

※為了預防武漢肺炎病毒傳播,保障所有與會者的安全,敬請配合下列防疫措施:
活動場地符合防疫指揮中心8大類須戴口罩場所,請自備口罩穿戴。
如有發燒或經常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者請避免出席,以善盡自主健康管理責任。
依據指揮中心防疫新生活運動,實聯制措施指引,進入會議中心自6/1起需實名登記,故主辦方將提供來賓姓名與聯絡電話予集思會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