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吳淑鈴
即時新聞獎分為平面及網路(文字)、廣播,和電視及網路(影音)三個組別,分別由《上下游新聞市集》、《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以及《TVBS》獲得獎項。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頒獎人高人傑表示,在現今濁浪滔天的新聞環境中,很樂見卓越新聞獎能匯集這麼多清流。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
文字類即時新聞獎由《上下游新聞市集》〈北農台北果菜市場休市風暴系列報導〉獲得。
2018年2月27日是北農休市後的第一個拍賣日,當日的蔬果總到貨件數卻創下歷史新高。暴量的農產品使得價格直落,不但嚴重衝擊產地,更使得許多農作物在缺乏倉儲設備的情形下,只能丟棄田野。《上下游新聞市集》的記者長期在農村蹲點,從產地發現問題後,於隔天(2月28日)發出獨家新聞〈台北果菜拍賣市場 12天內休市6天〉。
該報導指出批發市場由於休市排程不當,影響民眾購買蔬果食品的需求,同時也衝擊農產品銷售的流程和價格。此篇報導追訪中央、北市、北農三方的緊急應變措施,並到產地採訪農民屯貨、調配出貨等自救活動;在短時間內廣泛蒐集各方資訊、並從不同視角密集報導此事件的前因後果,充分運用網路媒體即時報導的特性。
《上下游新聞市集》的記者蔡佳珊、劉怡馨代表報導團隊上台領獎。蔡佳珊說,這篇報導的主筆李慧宜不只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個在高雄美濃耕作的農民,由於頒獎當天正值南部秋冬的農忙季節,因此無法到場。她代替李慧宜發表感言指出,在今年數不清的北農新聞裡面,《上下游新聞市集》不僅是獨家首發,更是少數可以避開政治口水、聚焦城鄉差距、關心農民與消費者的獨立媒體。希望上下游的得獎,可以提醒台灣社會,農村跟都市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而北農扮演全台灣最大拍賣市場的角色,更有無比的責任,要兼顧農業發展和消費者的權益。最後蔡佳珊更不禁哽咽地說,李慧宜特別謝謝每一個留守在農村的人,謝謝農民幫大家守護著台灣這片土地。
北農台北果菜市場休市風暴系列報導團隊:李慧宜、賴郁薇、劉怡馨
【廣播類】
廣播類即時新聞暨新聞節目獎由《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花蓮震災現場系列報導〉奪得。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發生7級強震,造成4棟建築物傾斜或倒塌,以及多人死傷。記者在第一時間即趕赴災區,並以新聞稿、現場連線和照片等方式,搶先報導當時情況、救災進度及在地觀察,報導內容包括最新傷亡人數、相關單位的訪談,以及善後措施,讓民眾能從不同角度立即了解災難事件的發展和搜救進度。此篇報導核心明確、採訪流程順暢、錄音品質清晰,內容即時且相當完整。
得獎人歐陽夢萍說,對她而言,廣播的即時新聞除了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訊息傳遞出去,另一個重要的意涵在於這些文字、聲音、照片,都是一個重要的紀錄,提醒每個人:「或許天災我們沒有辦法避免,但是大家可以做最好的準備以及因應。」
花蓮震災現場系列報導團隊:歐陽夢萍、劉品希
【電視及網路(影音)類】
影音類即時新聞由《TVBS》〈敬鵬惡火-吞噬6消防英雄〉獲獎。
2018年4月28日晚間9點26分,桃園敬鵬工廠大火奪走了6名消防員的生命,是近11年來消防員傷亡最嚴重的事件。TVBS報導團隊從火警一開始就持續報導,並長時間地追蹤到隔夜。除了報導消防員被救出的時間點、傷勢、個人背景,工廠的工安問題,桃園市府的處置等,也討論了電路工廠的危險性,並檢討過去相關工安事件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這系列的即時報導呈現不同消息來源的採訪內容,以完整的新聞報導角度分析火災事件,展現出新聞室的應變能力;此外也能在報導時以馬賽克處理受難人員的照片,充分展現對受難人員的尊重。
TVBS執行副總王結玲代表報導團隊領獎時表示,TVBS一直以來都希望在重大事件發生時,能站在第一線告訴大家最新、最準確的消息,同時也秉持客觀和公正態度報導新聞。王結玲接著說,「評審給的這個獎,讓我們的記者會更用心、更用力地往前衝,把所有最真實的事情呈現出來。」
敬鵬惡火-吞噬6消防英雄報導團隊:韓上棆、徐敬芸、廖宗慶、林耿賢、錢麗如、李潔、林旼叡、黃建國、陳儒桓、王華麟